精选 打呼噜怎么治

2022.04.19 1256阅读 评论数 2 15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打呼噜?打鼾对身体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打鼾会影响人的正常呼吸,长期这样下去就会使大脑缺氧,可能会影响记忆力,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导致情绪急躁。中医可以调理打鼾,能够有效缓解打鼾症状,这样就不会出现这些副作用。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打鼾?
  一、中医如何治疗打鼾
  1.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打鼾一般是肺脾虚造成的,所以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能够补肺补脾的中药来治疗。一般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如果不想服用汤药的话,也可以直接服用参苓白术散。这些药物都能够缓解打鼾症状,而且还可以促进脾肺功能,帮助气血运行。
  2.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让气血运行变得更加通畅,当气血运行通畅之后,人就不容易出现打鼾的症状。所以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打鼾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需要服用中药来配合治疗。
  3.针灸治疗
  针灸能够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直接让气血运行更快,这样也不会让患者出现打鼾。针灸治疗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服用汤药联合治疗。
  二、打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睡眠呼吸暂停症
  睡眠呼吸暂停是引起打鼾的最常见原因,这类人在睡觉时呼吸会突然停止,然后又会突然喘气,这样就会让人发出鼾声。
  2.肥胖症
  身体肥胖的人在睡觉时是很容易打鼾的。因为肥胖的人睡觉时气管会放松,这个时候脂肪会压迫到气管,这样呼吸时就会发出声音,产生打鼾声。
  3.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也会让气管非常松弛,这样会产生打鼾的症状。这种打鼾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多注意休息就可以自行缓解。
  4.慢性扁桃体炎症
  慢性扁桃体炎症患者是很容易打鼾的,因为慢性扁桃体炎会让扁桃体肿大,这样就会压迫到气管,造成鼾声。
案例分享:
王某某,男,56岁,打鼾十余年,身体肥胖,神疲乏力,鼾声如雷,食少纳差,头晕,苔黄腻,脉滑数。开方如下:红景天15克,牛蒡子12克,麻黄9克,半边莲30克,薄荷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9克,桔梗12克,鱼腥草30克,焦三仙30克,半夏10克,陈皮20克,竹茹16克。七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十日后复诊,症状改善。
健康生活方式,减肥,加上药物调理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艳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硝石矾石散 李华歆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硝石矾石散!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烧)上二味,各等分,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 夏耀飞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聂某某,女,71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2年8月16日初诊。正如方名所示,养阴清肺汤即可清肺之热,又可养肺之阴。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酒。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