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走黄》案

2023.07.09 818阅读 评论数 7 31

朱某,男,42岁。
初诊:2023年4月10日。
口唇生疮,局部肿痛,突发高热12日。
患者口唇生疮,局部肿痛,突发高热,由急诊收入医院治疗。检查体温达39.9℃,心率120次/分,血压 103/61mmHg,白细胞计数18x109/L,中性粒细胞80%,血培养为金黄葡萄球菌,诊断为"脓毒血症",经用抗生素抗感染和激素冲击治疗,仍高热不退,欲以中药救治,察其精神萎靡,舌红苔薄黄,咳嗽膺痛,痰涎稠黄,脉象急数,此系唇疗热毒过盛,未得外透,入营犯心肺,证有"走黄"之势,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护营。拟方清营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
金银花30g,连翘15g,黄芩12g,野菊花20g,蒲公英25g,牛蒡子 15g,干生地黄18g,杭麦冬15g,川黄连5g,紫花地丁20g,重楼15g,鲜芦根30g。10剂,水煎服,日2剂,连服5日。

二诊:药后体温逐渐下降至38℃以下,局部红肿见好,精神转佳,唯咳嗽痰稠未减,胸部CT提示为双肺脓胸,此乃热伤于肺、痰浊上壅,并发肺痈(初期),考之热久阴伤,肺失清肃,予以养阴清热,清肺化痰。拟方千金苇茎汤合白虎汤加减。处方:
北沙参20g,杭麦冬15g,生石膏15g,苇茎30g,黄芩10g,杏仁10g,冬瓜仁30g,瓜蒌皮15g,牛蒡子10g,桔梗10g,车前草15g,鱼腥草30g,芦根30g,甘草5g。7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药后体温、血象正常,局部病灶消退,咳嗽基本停止,舌脉基本正常,准备出院。按其症情,给予石斛15g、芦根30g泡水喝1个月左右为宜,后痊愈未留余疾。
按:本例由火毒而生,然热毒、火毒都是阳邪、热邪,故临床上均可看到各脏器的热毒证候,因而在治疗疗毒"走黄"时一定要注意到对全身和局部症状的全面观察。拟按温病的卫、气、营、血的传变予以辨证,但首先抓住热毒炽盛这一主要矛盾,急以清热解毒,托邪外泄,以防邪毒内陷。值得一提的是:以日2剂,日夜进药,加大药力,提高了疗效,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这可为治疗本病的重要一环。可见只要据法处方,按方遣药,即使病情笃重,亦可化险为夷。即能使如此凶险之证化险为夷,其经验值得借鉴和传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胡松岩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梦多两年医案一 王建飞

    2023年09月08日秦某,女,51岁,初诊。肠息肉、手脚冷等说明素体阳虚,阳虚则阴翳自生,阴寒内守格阳于外则寐差梦多。服药后情况一般,继续服药治疗。2023年11月02日诉入睡改善,仍寐浅,梦多但早晨起床后就不记得梦的内容了。

  • 过年不打烊之经方实验录之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腰间盘突出者患者 张宝华

    某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老年男性,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治疗,时值年三十仍不适而不能归家,甚是痛楚。现除关节炎症状外尚有腰痛,左下肢麻木酸痛,干活及受凉会诱发。经检查后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神经受压迫而为。热盛于下焦,而成痿证者。

  • 咳嗽半年,中药四副见疗效 李娟

    张某,女,34岁,咳嗽半年,2023年10月初患者复阳,遗留咳嗽,中西医辗转治疗,无果。月经将至,平素月经量少,上方白术易麦冬10克,加大枣10克,继服一周。(嘱:咳嗽期间,1.饮食清淡,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及甜食。

  • 膏方调经心得3 谢江强

    膏方调经心得32.疏肝健脾膏:肝郁脾虚型《妇科膏方应用指南》。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肾、脾和肝。治疗原则为补益脾肾,清热调经,进而固摄冲任,调节月经量。每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20g,每日2次,早晚饭后开水调服。连续服2~3个月经周期。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气郁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6.气郁体质的朋友还可以借助中医理疗的手段,例如艾灸、推拿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全身放松,通过一定的手法排出体内的废气、痰浊,如果可以按到眼眶湿润甚至涕泪横流的程度,则说明这种按摩是非常有效的。

  • 脉法心悟(十三) 陈玉佳

    李右,32岁,自月经初潮始,每次行经均有多量瘀块,迄今已近20年左右。经前期开始服用,服至月经结束。末次月经2015年11月13日。李右,53岁,夜渴,带下多而有异味,少腹胀,尿频尿涩。患舌底边缘炎1年,以左舌底缘较重,时发。

  • 知中药,益养生 谢江强

    知中药,益养生中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使用中药养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氏时期。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肺心病医案一则 孙亮

    经住院给予强心、利尿、扩冠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病程中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精神欠佳,饮食一般,睡眠差。有"冠心病"病史10年,常感胸闷、心悸。

  • 纳呆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18岁主诉饮食不佳一年余,患者平素饮食不佳无胃口,三餐不知饥挑食无精神大便干燥三四天一次费劲无口干口渴无腹胀呕吐眠差不易睡面黄舌淡白苔白腻脉缓辨证:脾胃虚弱辨病:纳呆给予方剂:生白术30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0g炒麦芽30g炒谷芽15g焦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