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点药烙法,药摩…

2022.07.07 374阅读 评论数 0 5

《伤寒论》有点药烙法.药摩顶法.熨法.扑粉法.吹喉法.嗅鼻法.灌耳法.坐药法.浸足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王焘《外方秘要》都有很多用外治法的记载

明清的《本草纲目》用吴茱萸敷足心治疗复发性口腔炎的

清叶天士用平胃散炒熨肚脐治下利的方法

吴鞠通《温病条辨》用黄连水洗胸法,皮硝水搨胸法,芫花水拍胸治心

吴师机《理瀹骈文》外治方法近百种,标志着外治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他提出“外治必如内治者。

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

外治法具有简、廉、验的优点,避免内服药引起的副反应,受医患双方的欢迎。

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于肌肉纹理中,将药物的气味透达皮肤以至肌肉纹理可直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驱邪,从而治愈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皮肤作为给药入口,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生作用。

透皮吸收研究:膏药贴1~3小时后,其有效成分“士的宁”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即达稳定值范围

100小时内血药浓度维持在45~49.2μg/ml;

膏药作用于离体小鼠皮肤上,8小时内“士的宁”平均渗透速率为每小时40μg/cm2

说明外用药起效快,缓释效果好,作用时间长。

同时测得用药部位皮肤“士的宁”含量是非用药部位的7.5倍。

中药外贴,可在皮肤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所谓密闭状态,使皮肤角质层水量由5%~15%增至50%

同时皮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速。

离体皮肤试验表明:

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因此外治方药中/冰片/麝香/沉香/檀香/菖蒲/川椒/白芥子/姜/肉桂之类芳香药物/几乎每方必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武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三 韦秋凤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因为汗孔打开了,就不需要再用麻黄类方猛发汗了,而应该用桂枝类方。方用茯苓甘草汤,即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

  • 猪苓泽泻白术药解 韦秋凤

    五脏痞满,水湿互结于五脏胸胁成痞而满,泽泻清热利湿除痞满。泽泻热利湿通水道利小便。五苓散,肾气丸,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茯苓泽泻汤,这些治水方都有桂,诸家都说桂温阳化气兼解表,未免显得肤浅。

  • 桂枝汤类方二十二 韦秋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五苓散的方子用法,又点明了五苓散的主要症状还是表证,所以君药仍然为桂枝。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二十 韦秋凤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在清表的残留风邪的同时,导引津液各就各位,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就叫做使气得旁流。这种病,是个急病,大枣比较滋腻,会束缚桂枝药力的发挥。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