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咳嗽临床用药经验

2025.01.01 547阅读 评论数 0 0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
 
一、咳嗽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一)外感咳嗽
 
1. 六淫外邪
主要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多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而致咳嗽。其中以风邪为先导,常夹寒、热、燥等邪。风为百病之长,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如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咳嗽声重,痰稀色白;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咳嗽频剧,痰稠色黄;风燥伤肺,肺失清润,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2. 疫疠之气
时行疫毒,侵袭人体,肺卫受邪,肺气不宣,发为咳嗽。此类咳嗽病情较重,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
 
(二)内伤咳嗽
 
1.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失宣而咳嗽。
2. 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犯肺,肺失清肃而咳嗽。或情志不遂,悲忧过度,损伤肺气,肺失宣降而咳嗽。
3. 久病体虚
肺脏自病,肺气虚弱,肃降无权而咳嗽;或久病及肾,肾不纳气,气不归元,上逆于肺而咳嗽。脾为肺之母,肺虚日久,子盗母气,致脾气亦虚;或脾虚失运,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而咳嗽。
 
二、中医治疗咳嗽的基本原则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咳嗽强调辨证论治,根据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辨别咳嗽的证型,然后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常见的证型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肝火犯肺咳嗽、肺阴亏耗咳嗽等。
 
(二)治肺为本,兼顾他脏
咳嗽虽为肺系疾病,但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治疗咳嗽时,应以治肺为本,同时根据病情兼顾他脏。如肝火犯肺者,在清肝泻火的同时,应佐以润肺止咳;肺肾阴虚者,在滋养肺阴的同时,应补肾纳气。
 
(三)标本兼顾
咳嗽的发生往往既有本虚,又有标实。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别采取治标或治本之法。一般来说,新病多实,应以祛邪治标为主;久病多虚,应以扶正治本为主。
 
三、中医治疗咳嗽的常用药物
 
(一)解表药
 
1. 麻黄
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麻黄为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药,可配伍杏仁、甘草等,如三拗汤。
2. 紫苏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可配伍杏仁、桔梗等,用于风寒咳嗽。
3. 荆芥
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荆芥可配伍防风、杏仁等,用于风寒咳嗽。
4. 防风
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防风可配伍荆芥、杏仁等,用于风寒咳嗽。
5. 薄荷
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薄荷可配伍桑叶、菊花等,用于风热咳嗽。
 
(二)清热药
 
1. 黄芩
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可配伍桑白皮、地骨皮等,用于肺热咳嗽。
2. 知母
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知母可配伍川贝母、麦冬等,用于肺阴亏耗咳嗽。
3. 石膏
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石膏可配伍麻黄、杏仁等,用于肺热咳嗽。
4. 金银花
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金银花可配伍连翘、薄荷等,用于风热咳嗽。
5. 连翘
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连翘可配伍金银花、薄荷等,用于风热咳嗽。
 
(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 半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半夏可配伍陈皮、茯苓等,用于痰湿咳嗽。
2. 川贝母
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川贝母可配伍知母、麦冬等,用于肺阴亏耗咳嗽。
3. 浙贝母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浙贝母可配伍黄芩、桑白皮等,用于痰热咳嗽。
4. 杏仁
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杏仁可配伍麻黄、甘草等,用于风寒咳嗽;配伍桑叶、菊花等,用于风热咳嗽。
5. 桔梗
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桔梗可配伍半夏、陈皮等,用于痰湿咳嗽;配伍桑叶、菊花等,用于风热咳嗽。
 
(四)补虚药
 
1. 人参
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人参可配伍蛤蚧、胡桃肉等,用于肺肾两虚咳嗽。
2. 黄芪
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黄芪可配伍党参、白术等,用于肺脾气虚咳嗽。
3. 白术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可配伍党参、茯苓等,用于肺脾气虚咳嗽。
4.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山药可配伍党参、白术等,用于肺脾气虚咳嗽。
5. 麦冬
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麦冬可配伍川贝母、知母等,用于肺阴亏耗咳嗽。
 
四、中医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
 
(一)根据病因病机用药
 
1.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病因选用相应的解表药。风寒咳嗽用麻黄、紫苏等辛温解表药;风热咳嗽用薄荷、金银花等辛凉解表药;风燥咳嗽用桑叶、杏仁等清宣润燥药。同时,可根据病情适当配伍止咳化痰药,如杏仁、桔梗、半夏等。
2.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以扶正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药物。痰湿咳嗽用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药;痰热咳嗽用浙贝母、黄芩等清热化痰药;肝火犯肺咳嗽用桑叶、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泻火药;肺阴亏耗咳嗽用麦冬、川贝母、百合等滋阴润肺药。
 
(二)根据脏腑辨证用药
 
1. 肺脏自病
咳嗽以肺脏病变为主时,应选用宣肺、肃肺、润肺、补肺等药物。宣肺常用麻黄、桔梗等;肃肺常用桑白皮、地骨皮等;润肺常用麦冬、百合等;补肺常用人参、黄芪等。
2. 他脏及肺
咳嗽与其他脏腑有关时,应在治肺的同时兼顾他脏。如肝火犯肺者,在清肝泻火的同时,应佐以润肺止咳,可选用桑叶、菊花、川贝母等;肺肾阴虚者,在滋养肺阴的同时,应补肾纳气,可选用熟地、山茱萸、胡桃肉等。
 
(三)根据药物性味归经用药
 
1. 性味
咳嗽的用药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选用不同性味的药物。寒证用温热药,如麻黄、紫苏等;热证用寒凉药,如黄芩、石膏等;虚证用补益药,如人参、黄芪等;实证用祛邪药,如麻黄、杏仁等。
2. 归经
咳嗽的用药应根据病变脏腑的不同选用归相应经的药物。肺经病变常用麻黄、杏仁、桔梗等;脾经病变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肾经病变常用熟地、山茱萸、胡桃肉等。
 
五、结论
 
中医治疗咳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临床用药应根据咳嗽的病因病机、证型特点、脏腑辨证等进行综合分析,选用相应的药物。同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和用量,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此外,中医治疗咳嗽还应结合饮食调理、情志调节、起居有常等综合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国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黄褐斑 谢江强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多因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刺激局部黑素增加所致,此外还与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等有关。黄褐斑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黄褐斑影响美观,常使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 叶间 陈鹏

    叶间文/陈鹏2024.4.30暮春适雨天空在哀鸣如同我想你的心落下的眼泪我曾穿过大漠走过江南走进你心事重重的叶间曾经有一束光透过密密的叶间自从有了丁达尔效应光便有了形状自从心中有了你我便迷失在温柔乡斑驳了许多记忆把它交给回忆我曾如一缕风撞满你的胸怀银光点燃

  • 感冒3天,中药2剂症大减 宗琪

    诊断:感冒处方:伤风散合桂枝汤加减2剂方组:荆芥10g防风10g辛夷15g豆豉12g生石膏45g炙甘草6g桂枝12g白芍12g连翘6g桔梗8g紫菀6g生姜3片大枣3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药渣泡脚。

  • 经方实验录之呕吐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因感染,心肺功能衰退入ICU,病情稳定后入普通病房。主治《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方解生半夏降逆止呕,生姜和胃散痞,加茯苓导水下行,以定眩悸。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

  • 月经过多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月经过多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此外,尚有瘀血内阻,以致经量过多者。

  • 小儿发育不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小儿发育不良一般表现为囟门迟闭,牙齿迟出或少出,肌肉松软,以及反应迟钝,精神涣散,夜卧不安,烦躁夜啼等。或后天分娩时发生意外,或出生后调护不当,小儿患病后脑髓受损,乳食不足,喂养失调,从而导致脾胃亏虚,气血不足精髓不充而致使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 脑肿瘤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脑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脑内各种肿瘤的统称,又称颅内肿瘤。脑肿瘤的发生率为1.9~5.4人/,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脑肿瘤手术、放疗或化疗后,或是晚期体质虚弱、不任手术和放化疗的病人,都可用膏方进行调理及治疗。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杨某,女,53岁。主诉:确诊肺癌1年余。长期口服中药治疗。1月前复查,病情进展。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惧怕手术,决定中医保守治疗。CT显示:右下肺基底段见肿块影24x31mm,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影38x38mm。

  • 减肥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减肥肥胖是由于食用过多高热量食物,同时运动量不足等因素所导致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使得自身体重超过规定范围,同时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气短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可引发为其他疾病。治疗时以健脾祛湿,清热和胃为主,使湿邪祛,胃热消,达到减肥的作用。

  • 辩证论治乳房结节 张宝华

    2.个体化治疗: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