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临诊碎玉—伤寒经方的江湖风波

2022.02.23 1176阅读 评论数 1 8

   按教材的思路,任何疾病,我们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再配上五脏六腑,就是不看课本,都能给它辨证分型。这就导致我们辨证论治写得头头是道,但是开药的时候没有把握。如果碰巧有效,我们总是可以自圆其说。什么“扶正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什么“诸药合用共奏什么什么之效”,好像说得很有道理。一旦不见效之后,我们就变成“前医”了。“前医”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医案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前医”以何方治之不效,然后我灵机一动,换了一种治法,就治好了。但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治好,那么在下一个人的医案中,你又变成了所谓的“前医”。但是实际毕竟是事实,不能否定前医的功绩,这是素养道德。毕竟没有前面的诊疗不可能有你现在的成功。这就是孙思邈说过一句话“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道理所在。

   还有一本书叫《皇汉医学》。这本书是日本医家汤本求真写的,从清末民初起在中国的发行量很大,中国的伤寒大家,如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包括解放前的陆渊雷、祝味菊等,甚至针灸大家承淡安(除在针灸领域有极高的造诣外,对《伤寒论》也有很深的研究,著有《伤寒论新注》)等,都极大地受这本书的影响。在这些经方大家的推动下,近十余年来《伤寒论》及经方医学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医临床从业人员的欢迎,使仲景学术真正地走到人民大众中去。为什么要说这本书呢?在方证医学出现之前,《伤寒论》研究的主流方法并不是方证思路,而是以经解经。

   当时编书是用各种竹简写满字以后用绳子串起来,《伤寒论》这种条文式的著作,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尽量把一个条文写或一个方子写到一根竹简上,这样即使单独拿到一根竹简也可以得到一条完整的条文。汉朝的张仲景写出《伤寒论》之后,随着战乱这本书很快就散失了,后世的医家得到其中的一根两根竹简,可能是《伤寒论》其中的一条两条,或者一两个方子,但是每个人都搜集不全。然后他们就秘而不宣,根据自己独特的实践去总结它的方证,就是为什么孙思邈感慨“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利用他当太医的优势,对伤寒论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并进行了编次,所以说我们通常把王叔和作为传承《伤寒论》的第一大功臣。王叔和搜集的《伤寒论》,除了载入《脉经》的部分外,不久之后再次遗失。

   到了唐代孙思邈的时候,在他的晚年《伤寒论》迎来了第二次系统的搜集整理。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两本书,一本是《千金要方》,这一本写得要稍微早一点,到了晚年开始写《千金翼方》。在写《千金翼方》的时候,孙思邈对《伤寒论》又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搜集整理。因此说,在唐以前对《伤寒论》的研究只停留在搜集的阶段,只是将散失的条文搜集起来并对其进行排序,我们现在所说的《伤寒论》的条文顺序都是指王叔和对他进行的排序。


   宋朝虽然看历史剧比较窝囊,但是是一个开明的社会比较重视民生。宋朝的时候,太医孙奇、林亿等代表政府真正地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进行了整理、校注并正式出版。这是第一套伤寒金匮最权威的版本,在这个版本里,林亿等鉴于《金匮要略》上处方太少,不足以满足临床应用,就在每一个病证后面根据《金匮要略》处方的风格,在《千金》《外台》等著作里头又搜集了一些方子来,比如说我们经常用到的经方外台茯苓饮、近效术附汤等,附在《金匮》相应的条文后面,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金匮要略》的全貌。宋朝由政府组织编写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版本,我们统称为宋本。宋本到后来也散失了。  


    到了明代有个出版商叫赵开美,赵开美是个孝子,为了完成他父亲的期望,把宋版小字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版本,我们统称为宋本。宋本到后来也散失了。  


    到了明代有个出版商叫赵开美,赵开美是个孝子,为了完成他父亲的期望,把宋版小字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重新出版,命名为《仲景全书》。由于他几乎是完整地模仿宋版的书,所以说我们见到赵开美的《仲景全书》,其实也就相当于见到了宋版伤寒论。我们后面研究的《伤寒论》最常用的版本就是宋版伤寒论。



宋朝的时候还有一位医家叫成无己,他写了一本书叫《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和《伤寒明理药方论》。《伤寒明理论》等是中国系统研究《伤寒论》的开端,同时也研究《伤寒论》的一种经典方法奠定了基础,这种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就同时也决定了方证相应的理念不能在我们中国产生。这就是受古圣先贤不可超越的思路影响罢了。这种研究方法就是“以经解经”,即以《黄帝内经》所确立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众所周知,《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思维模式和基本架构,用以经解经的思路研究《伤寒论》的时候,就必须把思维模式固定在阴阳、五行、四气、五味这些基本概念上,用《黄帝内经》的理论去注解、解释《伤寒论》的症候和方药。从古至今,中国历代的《伤寒论》注家,包括我们一直延续的各个版本的《伤寒论教材》,都是这种思路。这种以经解经的思维研究《伤寒论》的时候,对于条文,他要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去一个症状一个症状,一个条文一个条文的解释;对于伤寒论的方子他要用君臣佐使、引经、脏腑虚实的角度去解释。对于药性,他要用本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寒热虚实,脏腑归经的理论去解释。这样一来,确实很便于编写教材,很便于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地去讲授,也很便于把一个个医案写得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经方派和医经派自古以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流派,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明确列出《医经七家》、《经方七家》两大学术特色迥异的医学流派,其中《黄帝内经》明确属于医经派,而《伤寒论》的前身《汤液经法》则明确属于经方派。在中国上古时期,这两个学术流派完全有可能发源于不同的地域或者盛行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比如一个在官方而另一个在民间。在交通、通讯都非常落后的古代,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非常有限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医经派中的《黄帝内经》这一家,部落首领坐朝堂,领着一帮子大臣不研究国家大事却专门研究医术,虽说这画面过于惊世骇俗而令人难以置信,但统观全书,其偏于官方、理论、成体系和形而上学的特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秦立志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为什么要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 吴春水

    在城乡基层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是我们采用“中国式办法”解决我国抗疫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汤剂在应对临时性结构性药品供需矛盾、减轻医疗机构就诊压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寒调脾胃这样做 吴春水

    小寒节气可做以下动作,以调养脾胃。即为,在晨起和睡前以双手互相摩擦令掌心发热,从上至下按摩身体,有防病的功效。这一动作有强健脾胃的功效。

  • 药膳 吴春水

    药膳是中医养生防疫的一大优势。这里推荐一些药膳调养:一、滋阴润燥药膳淮山枸杞子元肉炖乳鸽;百合沙参玉竹炖猪瘦肉;黄精炖瘦肉;石斛大枣炖甲鱼+鸡肉;无花果干炖猪肺+瘦肉;红枣炖银耳等。推荐2款补气、温阳药膳方。

  • 大雪节气养生药膳配方的理论依据 吴春水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北方大雪时节食用枣芡扁豆羊骨粥,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芡实可固肾涩精,补脾祛湿,防止大枣助湿气增长;白扁豆能够健脾化湿;龙眼肉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而羊骨头可补肾强筋骨。

  • 小雪养生,应注重以下几点: 吴春水

    小雪养生,应注重以下几点:起居防寒冬季正是睡懒觉的好时候。从立冬到小雪,自然界气候的寒冷刺激逐渐增多、增强,及时有效地增添衣物对于健康尤为重要。所以小雪节气的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 控制血压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 吴春水

    控制血压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70%~80%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高血压也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适当运动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改善内皮舒张功能,促进糖脂代谢,降低高血压意外的发生风险。

  • 一个补虚乌发的百年秘方,让脱发、白发一去不复返 吴春水

    有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肝肾两虚导致的脱发白发,叫七宝美髯丸,也是一张古方,出自明代的《本草纲目》。枸杞子、菟丝子和补骨脂,这三味药也是补肾的。

  • 养生四季: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二) 吴春水

    同时,坚果易引起口腔和咽喉干燥,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时不宜多吃坚果。将白菜根洗净切片与生姜、葱白煎汤服用,可治疗感冒初期的恶寒发热症状。

  • 养生四季: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一) 吴春水

    顺应时令,应多吃绿豆芽、黄豆芽苗、豌豆芽苗、韭菜苗、香椿苗等。立春后采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蔬中第一品”。

  • 治疗慢性胃炎对症煮药膳 吴春水

    治疗慢性胃炎对症煮药膳文/吴春水中医将慢性胃炎具体的划分成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虚型三大类,治疗时对症下药。药膳也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中医疗法之一,因此同样要对症下药。吃肉饮汤,常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