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里的芳香法宝
💝💝芳香中药的发现和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及香疗专职人员分工的记载,至周代已有佩戴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周礼》有薰香防治害虫的描述,《山海经》载薰草“佩之可以已疠”。随着理论探索的逐步深入,以及外来香药的引进,宋元及明清时期芳香中药的应用形式也更加丰富,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载外治膏药常以芳香药物为主,“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其所”,其理论使中医香疗学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现代以来,国外出现了芳香疗法、精油疗法,也与丁香、藿香、木香、白芷、薄荷、冰片、麝香等芳香中药的使用密不可分。芳香中药的实践与理论总结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祛病保健、调理情绪、增强活力、美容塑身的有效方法。
💝💝💝芳香中药有哪些
根据来源不同,芳香中药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合成类、植物提取物类等。
90%以上的芳香中药都是植物类,根据药用部分划分,有花类(菊花、金银花、合欢花、梅花等),叶类(藿香、青蒿、佩兰、紫苏等),果实类(胡椒、韭菜子、香橼、枳实等),全草类(鱼腥草、香茅草、芫荽等),根茎类(羌活、秦艽、山柰、白薇等),树脂类(乳香、白胶香、甘松、苏合香等)。动物类有麝香、九香虫等。合成类如龙脑(合成冰片)。植物提取类包括天然冰片、艾片、植物精油等。
💝💝💝💝芳香中药的性味归经
《神农本草经疏》云:“凡香气之甚者,其性必温热。”如木香、苍术、厚朴、肉桂、肉豆蔻等皆属温热之品。但也有部分芳香之品性属寒凉,如金银花、茵陈、青蒿等。此外,平性者也占一定比例,如佩兰、枫香脂、没药、荷叶等。
芳香中药多标辛味,芳香透散之效突出。如《神农本草经疏》载:“藿香禀清和芬烈之气,故其味辛。”
《本草纲目》载:“芳香之气助脾胃,故藿香能止呕逆,进饮食。”说明芳香中药主要通过脾胃,以“香”的中正之气,逐偏颇之邪,故以归脾、胃、肝、肺、大肠经为多,归心、肾者次之。
芳香中药中味辛、甘,偏温或热者,多具升浮之性;味酸、苦、咸,偏寒或凉者,多具沉降之性。比如藁本辛温香燥,性味俱升,善达巅顶;薄荷轻扬升浮、质轻宣扬,能疏散风热、宣散透疹;木香味苦、辛,“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本草纲目》),川芎味苦、辛,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本草汇言》)。
💝💝💝💝💝芳香中药的功效
中医香疗法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借助芳香中药的特殊功效对人体生理、病理、心理进行干预,施于局部或全身,以发挥预防、治疗或康复作用的一种传统疗法。芳香中药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功效。
①辟秽防疫
芳香中药有辟除秽浊疫疠之气、扶助正气、抵御邪气的作用,可达到辟秽养正、防病治病的目的。比如古人常用焚香、枕香、佩香等方法防病祛邪,今人亦用燃药香的方法防治流行性感冒等。
②解表散邪
芳香中药以其疏散之性,外走肌表,开宣毛窍,具有芳香疏泄、解表散邪之功,如薄荷、香薷、胡荽等,都是疏散表邪、解除表证的代表药。
③悦脾开胃
“土爱暖而喜芳香”(《本草纲目》),芳香药善入脾胃经,有加强运化、增进食欲、悦脾开胃的功效。如木香、檀香、沉香、丁香、香橼、佛手、甘松等都有悦脾开胃作用,是用治脾胃气滞、不思饮食的良药。有些药物自身香气不浓,但经炮制炒香后,同样可以增进悦脾开胃、纳谷消食的功效。
④化湿祛浊
芳香中药能疏通气机、宣化湿浊、消胀除痞,起到化湿运脾之功,如苍术、厚朴、佩兰、草豆蔻等。
⑤通窍止痛
芳香中药行散走窜、芳香上达,可通窍止痛,如辛夷、薄荷、白芷、细辛等。
⑥行气活血
芳香中药能疏通气机、透达经络,可以达到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如香附、玫瑰花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代表药,乳香、没药、麝香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散结消肿的代表药。
⑦开窍醒神
芳香中药有芳香辟秽、开窍启闭、苏醒神志的功效,如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等都是芳香开窍的代表药。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芳香中药辛香燥烈、香窜散气,有耗气伤津、夺血伤阴之虞。《玉机微义》载香药“香窜散气”,若应用不当,则“无不被祸”。可见,芳香中药虽好,但不可盲目使用,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桂枝汤笔记 黄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日再发较桂枝麻花各半汤一日二三度发轻。 -
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命运交织的智慧与科 崔国宁
从表面上看,《了凡四训》所传达的命运观与量子纠缠所处的科学领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一个是古老的智慧传承,一个是前沿的科学发现,它们共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刻理解世界和自我的大门。 -
邓铁涛论治肝硬化,创软肝煎 李文选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硬化早期可无典型症状,西医学的诊断手段,如生化、超声等检查值得借鉴。 -
再读《温热论》:“透”法-中医因势利导治疗的关键(杨文豪原创 杨文豪
就我个人所好而言,我对叶桂《温热论》更加青睐。整体而言,《温热论》关于病机的论述是基于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透邪于外的出发点,但就具体病例的分析又是非常详细,分两步走、或三步走循序渐进治疗,并非一个方子吃到底。 -
升麻鳖甲汤治各种疑难杂症的皮肤病 韦毓安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此段指出,升麻鳖甲汤是治疗阴阳毒的主要方剂。这都与升麻鳖甲汤治疗的阴阳毒的病机相符。综上所述,升麻鳖甲汤在皮肤病的运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免疫有关的皮肤病,另一类则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 -
养肝补肾生发乌发 韦毓安
是故,肝血充足,肝气才能随着春气把体内的气血生发出来。若是肝血不足,肝气无以生发,头发又怎么会好?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 -
腰痛→温肾阳、强筋骨方 韦毓安
三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体质较弱或肾阳不足引起的。仅温补肾阳是不够的,因为阴阳是相互制约的,阴阳互相依存。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阴阳两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和腰腿冰凉等症状。 -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陈玉佳
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栝楼桂枝汤主之。产后血虚生燥则大便干,水湿生寒则腹中痛,以当归补血,生姜散寒,羊肉补虚,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于本方加炮附子。 -
少阳传太阴之“痞” 郭文龙
而在传变过程中导致“痞证”的出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少阳病入太阴病转化过程中间状态的临床表现,阴阳进退则往来寒热,阴阳转变则上热下寒。“痞证”的病变部位在心下,心下位于中焦,人体中焦胃气正是对阴阳、气血、水火、气机的升降斡旋调整进而达到平衡状态。 -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治亚硝酸盐中毒 李文选
因救火,吸入亚硝酸盐类气体中毒,住某医院特护病房抢救。舌苔黄白而厚,脉来弦滑治法:辨为肝之气机疏泄不利,痰火交郁于上、中二焦。在中西医配合治疗下,此人终于转危为安。#刘渡舟医案#中醫不是慢郎中#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小陷胸汤#小柴胡汤#
最新文章
-
秋季养生注意“四不” 王振刚
#秋季养生秋天“四不要”,以防有损呼吸道①不吃辛辣呼吸道“喜润恶燥”,应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②不要着凉入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呼吸道不适,应适时添衣、不洗冷水澡等。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食管癌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食管癌致死的患者约为15万人。食管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出现吞咽时喉中有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吸烟者食管上段和中段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对而言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可能。
-
中药的四性、五味 谢江强
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平补阴阳,调和气血 韦毓安
气血阴阳,用他自己的话说"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四君子汤再加上四物汤,气血双补。紧接着又用了两味血肉有情之品来补阴补阳,分别是龟板和鹿角。"我们知道气血阴阳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气虚有哪些表现?
-
产后恶露不下 谢江强
三产后恶露不下胎儿娩出后,恶露应自然排出体外,如果停滞不下,或下之甚少,称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下,可引起血晕、腹痛、发热,甚至更为严重的症状,应及时调治。症状本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症状如下:血虚产后恶露量少或不下,色淡。
-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 谢江强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药酒◎阿胶酒阿胶400克,黄酒1000毫升。将前2味药捣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沸20分钟后,即可服用。适用于血瘀型产后出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出血。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与其他药同放入炖盅内,加入黄酒,隔水炖熟后,放入精盐调味
-
骨质疏松症 谢江强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
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瘀血痹阻型主症:疼痛日久,患处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且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暗瘀色。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中的骨痹、痛痹等范畴。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应归属于“痹证”范畴,又称为“顽痹”“骨痹’“风湿”“鹤膝风”等。“痹证”最早见于《素问·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提出痹证为行痹、痛痹、着痹三者合称。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