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临诊碎玉—《伤寒论》伤寒例第九条注解心得

2022.02.26 1144阅读 评论数 0 14
九、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1);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2)。夫如是,则神丹(3)安可以误发,甘遂(4)何可以妄攻,虚盛之冶,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5);承气入胃,阴盛以亡(6)。死生之要,在乎须臾(7),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讲解〕本条论述辨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重要性及汗、下使用不当的危害性。

(1)阳盛阴虚,……则愈:阳热内炽,阴液被耗之证,发汗则伤阴助热,故汗之则死。而泻下热实,即可保存阴液,故下之则愈。“死”当活看,可体会为病情加重,下同。

(2)阳虚阴盛,……则死:阴寒之邪外袭,阳气既伤且遏,自当发汗散寒则愈;因里无邪,而反下之,则徒伤里气,表邪乘虚内陷,病情必然恶化,故谓下之则死。(3)神丹,指具有发汗等作用的神丹丸。宋《太平圣惠方》卷八载一神丹圆方,附此供参考: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附子一两半,炮裂,去皮 脐 川乌头一两半,炮裂,去皮 脐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右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五圆,良久吃热稀粥一盏投之,以得汗为度。

从所录药物组成看,本方似是通过温阳益气,助正散寒,再配合饮粥法来达到发汗的目的,故对阳盛阴虚者不可误发。虽在炮制与制剂方法上易以后世语,但其方药当仍具古意。

(4)甘遂:指具有泻下逐水作用的甘遂散方。《太平圣惠方》卷八载一甘遂散方,附于此供参考:

甘遂散方,一名水导散。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白芷半两。

右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温水调服。

从药物组成看本方显系泻下逐水剂。

(5)桂枝下咽,……即毙:桂枝汤为辛温发散之剂,凡阳热内炽者,误用则助热伤津,使病益重,故曰“阳盛即毙”。

(6)承气入胃,……以亡:承气汤类为苦寒泻下之剂,凡阴寒内盛者,误用则伤阳气助阴寒,使病益重,故曰“阴盛以亡”。“承气”,泛指大、小、调胃三承气汤。
(7)须臾:时不久。
译注:凡是热甚而阴液亏虚的病症,应用汗法就会导致死亡,要是用攻下法治疗,往往就会痊愈。(寒)阴盛阳气(卫气)虚损的病症,就可以用汗法治疗痊愈,但是不能用攻下治疗,攻下可以导致疾病病邪入里加重病情,乃至导致死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般不要把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当作神丹一样乱用。也不能把具有攻下作用的甘遂随便攻下应用为啥?治疗疾病首先要辨别疾病的虚实,因为虚证和实证的治疗完全是相背千里的。病情的吉凶变化,是由于医生的治疗而如影随形的变化,可以立见祸福的。因此说致病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例如桂枝汤,条文里面说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问题不大,但是在古代没有输液条件下,一个阳热盛的病人,服用桂枝汤后,汗出加重,里热也加重,这样马上就进入休克阶段。一个阴寒内生的本身就乏力、怕冷、一天腹泻数次,再用承气汤攻下,也是上述道理。在古代低血容量休克,没有现代输液措施,确实是要死人的,不是在乱说的。书归正传接着说,所以古代在生死的关头,如同佛教上说的一样须臾之间,由于医生的大意,治疗不当,眼睛看这病人死亡,生死关头都不容你去思考不是用时日天计算的。这些都是阴阳虚实的错综变化造成的,有的是极其微小的改变,由于医生的大意才造成治法上发汗吐下的选择错误,从而造成的危害,急速转变祸福即至。让那些医道浅薄调理思路不清的不查病源所在的医生治疗。就会造成这些后果,以至于轻的加重,重的死亡。而他们还信誓旦旦认为本身疾病重就该死亡。使的由于这类方法而造成冤死之人充满阴间道路,死尸丢弃遍布旷野,善良的人看到这些悲惨的情景,能不痛心吗?
本田通过对伤寒为病,证候每多错综复杂,医者首先当分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证宜汗,里实当下。汗吐下相反,则变证丛生,其祸立至,实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而医术浅狭者,尚昏然不知其所因,造成不应有的失误,实是痛心。来说明至少在晋以前的人类就医环境和当时的医疗现状,告诫医生在证治过程中要重视病人身体微小的证候变化,并且要有扎实丰富的学习,更好的处理临床疾病,不要因为自己的学识和粗心妄识生命。自己的错误造成患者死亡,自己还不知道。

〔临证意义〕“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已成为后世对桂枝汤和承气汤类使用禁忌的警句,对临证很有指导意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秦立志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一个方四味药能打通各种瘀血,预防心梗、脑梗。 韦毓安

    瘀血堵塞的,有一个四味药的小方子,由三七、西洋参、丹参、天麻组成,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效果非常好。三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只不过活血的作用更大一些。四味药可以及时地帮你把瘀血化掉,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药膳七大烹饪法 谢江强

    药膳七大烹饪法药膳的烹饪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七种,可根据药膳原料的不同以及个人口味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④扣蒸,把药食整齐不乱地排放在合适的特制容器内,上笼蒸制的方法。

  • 中药的四性、五味 谢江强

    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治疗脾胃病的10种“三味方”,张仲景古方 韦毓安

    肝郁呕吐的用左金豆子汤,胃热呕吐的用清胃三味汤。用半夏来化痰,用黄连、黄芩来清热,三味药主要治疗痰热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等,这类人的舌苔大多是黄腻的。

  • 子宫复旧不全调养 谢江强

    ◎旱莲贞子汤墨旱莲30克,女贞子30克,乌贼骨30克,生地黄15克,地榆15克,鸡冠花15克,墓头回15克,黄芩10克。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黄芪益母汤黄芪15~30克,益母草30~60克,红糖适量。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适用于血瘀

  •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 谢江强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药酒◎阿胶酒阿胶400克,黄酒1000毫升。将前2味药捣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沸20分钟后,即可服用。适用于血瘀型产后出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出血。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与其他药同放入炖盅内,加入黄酒,隔水炖熟后,放入精盐调味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 谢江强

    将红参、黄豆放入煲中,煮成粥状,加入红糖,调匀即成。用油爆香猪蹄和生姜,放入锅内,加入其余用料及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猪蹄酥烂,加精盐调味。饮汤吃枸杞子、黑豆,每天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