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症 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证,中医病症名。是指肝失疏

2020.09.27 24阅读 评论数 0 7
肝郁脾虚症


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证,中医病症名。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肝脾不调证。多发生于女性,多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脏腑功能失调。常见于泄泻、胁痛、臌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病等疾病中。
中文名称 肝郁脾虚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ofstagnationofliverqiandspleendeficiency
其它名称 肝脾不调证
常见症状
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型泄泻
临床表现: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腹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方剂:痛泻要方。
常用中药:陈皮、白术、白芍、防风。
针灸泻法:足三里、中脘、公孙。
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型厌食症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拒食,便溏,月经不调或无月经,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细;烦闷,难入睡或失眠,多疑,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思虑。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化痰为主。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药: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
病因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成。
临床表现
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或大便溏结不调,舌苔白,脉弦或缓。
症情分析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气郁得散,故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肝失柔顺之性,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溏结不调;肝气犯脾,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故腹痛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则泻后腹痛暂得缓解;苔白,脉弦或缓,为肝郁脾虚之征。
常用中药
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青皮、黄芩、党参、人参、茯苓、陈皮、枳壳、木香、砂仁等。
针灸疗法
1、针刺
取足三里(补法)、期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一次。
2、艾灸
取上脘、天枢(双)足三里(双),每日1-2次。
3、推拿
以轻柔手法按摩两胁下,中腹,来回30次左右,每日1-2次。
常见病
1、泄泻
其病变特点为平素常有胸胁痞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影响,愤怒、抑郁或精神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此乃脾气素虚,或素有食滞与湿邪,每因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所致。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胁痛
临床表现以胀痛为主,疼痛走窜,疼痛每因抑郁或恼怒之时出现或加重为特点。其疼痛乃由肝失条达,气机不利,疏泄失职所致。日久肝气乘脾,除由胁痛外,尚可由食少纳呆,面目虚浮,肢困无力等症状。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酌加健脾药物如茯苓、白术等。
3、臌胀
临床表现偏重于气滞湿阻。故以腹大按之不坚,腹皮绷紧,胁下胀满或疼痛,小便短少,食少纳呆,食后作胀,嗳气不爽,苔白腻,脉弦为特点。本病可由感受湿邪,或饮食不节,饮酒过度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水湿蕴结化热,湿热流于中焦,脾虚湿盛侮肝,肝气失于条达,遂致气血凝滞,脉络瘀滞,渐成臌胀。治宜疏肝理气,除湿散满,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胃苓汤(《丹溪心法》)。
4、腹痛
临床以食少纳呆、脘腹胀闷、痛引少腹、攻窜不定、随情志变化而疼痛加剧,得嗳气或矢气则其痛可减为特点。此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所致。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舒肝散。
5、月经不调
其病特点为经期或前或后,经量多少或多,经行不畅,色暗有块,胸胁乳房胀痛,小腹涨甚,多伴有烦躁易怒,食少纳呆。此由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引起的肝气逆乱,疏泄失职,冲任不调;肝郁乘脾,脾虚不能统血,血海溢蓄失常所致。治宜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
6、带下病
临床以黄带绵绵不断,稠黏臭秽,或流黄水,或挟血液,阴中灼热或阴部痛痒,且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腹胀便溏等为特点。此因烦躁多怒伤肝,肝气横逆泛脾,脾失云画,湿浊内生,湿热内生,湿热郁久化热,湿热下注损伤冲带所致,亦有脾虚湿盛,反侮肝木,肝气郁结化热,湿热下注所成。治宜疏肝清热利湿,方用龙肝泻肝汤(《医宗金鉴》)。
预防调护
1、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转归预后
日久脾病及肾,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林文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推荐几种养肺、清肺食物 吴春水

    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近年研究还发现荸荠中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感病毒。

  • 转阴后要知道的10件事 仍然要做好呼吸道防护 吴春水

    转阴后要知道的10件事仍然要做好呼吸道防护1.目前正处于冬季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除了新冠还有其他传染病。“阳康”后仍然要做好呼吸道防护,不要降低防控标准。

  •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 吴春水

    恢复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推荐处方:射干9g、炙麻黄6g、干姜15g、紫菀30g、款冬花30g、五味子15g、法半夏9g、前胡15g、百部15g、苏子9g、葶苈子15g、川贝粉3g(冲服)。

  • 虚汗:小麦汤 吴春水

    虚汗:小麦汤材料:小麦15克,浮小麦15克,排骨250克,盐适量。气虚体质的女性,见明显大汗者最适用,如经常感到大汗不止、汗出后身体容易变冷、容易疲乏、气短者,一周可用2-3次;盗汗以及产后大汗的女性也适用。

  • 清肺排毒汤 吴春水

    清肺排毒汤来源于中医经典方剂组合,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性味平和。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 为什么要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 吴春水

    在城乡基层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是我们采用“中国式办法”解决我国抗疫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汤剂在应对临时性结构性药品供需矛盾、减轻医疗机构就诊压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正确选药中成药 吴春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成药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根据中成药的适应证,对病用药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准确使用对症的中成药治疗,以解除某些突出的症状、缓解病痛,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

  • 入冬后,让孩子多吃这三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吴春水

    入冬后,让孩子多吃这三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这段时间各地都袭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寒潮,入冬后疾病多发,家有萌娃不仅要注意给孩子增衣保暖,还要让宝宝快速提高免疫力,避免遭受疾病的侵扰。食补胜过药补,让孩子多吃这“三白”,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

  • 良好习惯要保持,个人防护不放松 吴春水

    良好习惯要保持,个人防护不放松1.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平稳。出汗后应尽快更换衣服,保持身体干爽,避免感冒。如出现持续不适无法缓解,应及早就医。

  •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 吴春水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文/吴春水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养生应去寒就温。大雪时节推荐养生汤枸杞百合小米粥材料:枸杞10克,新鲜百合30克、小米100克、冰糖适量。大雪时节推荐养生茶美颜黑茶材料:葡萄干20克、黑枣6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