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证宜寒热平调,药当温清并用

2021.05.10 196阅读 评论数 1 9
引经据典:
内经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此阴阳包括体质阴阳的偏盛偏衰,亦包括病邪性质的寒热胜负。中医治病不离调节阴阳,此扶正以祛邪也,然有感邪甚者,宜稍加祛邪之味也。当代人不避寒热,不节饮食,不调情志,致病之因尽占,故不病则已,病则阴阳难辨,药石难下。八纲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为其总领,故病则最难辨清。阴阳本一,不可完全对立,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极而阴,阴极而阳;人体阴阳中,表为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然病者,阴阳多显于本位,即表病多热,里病多寒,上病多热,下病多寒。临床中,笔者发现,并非阴阳难辨,实为阴阳交错不可细辨,病者多虚实夹杂,上热下寒,故治疗宜寒热平调,用药当温清并用。
验案举隅:
  患者冯某,女,60岁,间断性便秘、口臭30余年,伴小便赤涩,臭秽难闻。首诊:患者上症之外尚有腰酸乏力,面色无华,饮食及睡眠尚可,舌淡胖,苔白厚,脉沉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生湿化热。治疗给予泻心汤加减,7剂水煎服。7天后复诊:患者便秘症状很大程度好转,口臭减轻,小便基本正常,应患者要求,趁热打铁,再予汤药7剂,察其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遂在前方基础上酌加补益气血之味,服毕患者便立即反馈,治疗效果甚佳,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达到临床痊愈。
心得体会:
  首次诊病时观其脉症,会发现二者并不完全一致,表面看便秘口臭,小便赤涩难闻为实证,深察其舌淡胖苔白厚,脉沉无力乃虚证,综合分析,患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即脾肾阳虚运化无力为病之本,生湿化热阻隔脏腑为病之标,治疗宜标本兼顾,清热温寒。会有人问,阳虚怎会有热?既用温阳怎么清热?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应知道脾肾阳虚会导致运化无力,化湿生痰,湿盛则阻隔上下,导致下不能通,上不能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下为阴,阴不上交于阳则下焦独寒,上为阳,阳不下交于阴则上焦独热。此为阴阳分离,水火难容之证,沟通上下,平衡阴阳乃重中之重。笔者选择泻心汤作为基础方,正是此意,但需把握好温清比例。基本药味(部分):黄芪30g,当归15g,芍药20g,炒白术30g,茯苓20g,泽泻15g,砂仁10g,车前子15g,半夏15g,生大黄5g,黄连6g,黄芩15g,干姜6g,肉桂10g。方中芪归术芍,补益气血以滋润脏腑,干姜肉桂温补脾肾以助其运化,然患者痰湿尤甚,故用苓泽砂夏以祛湿化痰,此外仍有热象,又酌加黄芩黄连,以清上中之热,加大黄车前通利二便给邪以出路。此方寒热兼顾,温清并用,直指病所,不失为调节阴阳之良方。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杜耀文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十二指肠溃疡案 孙亮

    患者贾某某,男性,5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余"于2022年05月11日09时31分由门诊以"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偏头痛"收住我科。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3.偏头痛4.痔疮,热烤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