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加减治“打嗝伴胸闷汗出2年”案

2024.05.01 694阅读 评论数 6 21

患者:周某某

性别:女

年龄:65岁

初诊日期:2024年3月16日

主诉:易隔气伴胸闷2年余。

现病史:患者述近2年来隔气频繁,伴胸闷不适,按之则舒,时有胸口刺痛感,见风易隔气,2年来每日凌晨4时必出一阵汗(黏手),不敢吃凉,吃凉易腹泻,不敢吃多,吃多易胃胀,舌质淡,苔薄白,舌中凹,左脉:寸沉无力,关略沉滑有力偏涩,尺沉滑有力,右脉:寸尺沉力稍弱,关弦浮力弱。

诊断:汗证,胸痹,呃逆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玉屏风散加减7剂

方组:姜半夏15g  党参15g  炙甘草15g  生黄芩15g

   黄连5g     大枣4个   干姜15g    桂枝30g

   丹参30g    薤白20g  生黄芪15g   生白术15g

   防风15g

煎服方法: 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生冷瓜果,药渣泡脚。

3月26日二诊:述近1周来晨4时未在出汗,见风隔气减少,平时未在觉胸闷,但爬楼梯时会有胸闷,精神差,无事时可很快入睡,左脉:沉而无力,右脉:寸沉迟力弱,关沉弦力弱,尺沉迟力弱,舌质淡红,苔薄白略厚,舌中凹,予以上方加减续服7剂,方药如下:

   姜半夏20g  党参15g  炙甘草15g  生黄芩15g

   黄连5g     大枣6个   干姜15g    瓜蒌15g

   丹参30g    薤白30g  生黄芪30g   生白术15g

   防风15g    香附30g  茯苓15g    陈皮20g

   麻黄5g     附子10g  细辛5g

治疗效果:后续回访,患者述诸证安好,纳可眠佳,未觉明显不适。

按语:患者隔气,食后胃胀,不敢吃凉,吃凉腹泻(干姜证),脉滑考虑“呕痞利”的半夏泻心汤证,胸闷按之则舒左寸沉,考虑“心下悸欲得按”的桂枝甘草汤证,故加桂枝,薤白以温通心阳而散结,时有胸部刺痛,考虑内有瘀血,加丹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晨起必汗出,且4时为手太阴肺经当令,考虑是肺气不足,不能固涩肌表,故加芪术防合玉屏风以益卫固表,二诊患者症减,然精神差,但欲寐,考虑少阴之意,故在原方基础上合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振奋阳气,爬楼时仍有胸闷,苔厚寸沉迟而弱,考虑胸阳不足,痰饮内停,故去桂枝加瓜蒌,茯苓,陈皮,重用薤白,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之意以加强温化寒饮,鼓舞胸阳之功,右关弦,考虑肝木克脾土,加香附以疏肝解郁理气,诸药合用,治疗上述疾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喉科八味汤 潘洪波

    喉科八味药组成:荆芥10g防风10g连翘10g薄荷6g桔梗10g甘草6g僵蚕6g蝉蜕6g熬制时水煎十分钟左右,香气大出即可,因为方中药物气味轻清,熬制时间不宜过长,服药一日分三至四次,服完即可。

  • 中医治疗风疹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学认为,风疹属于中医的“疹证”范畴,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就中医治疗风疹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然而,中医治疗风疹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以更好地为风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 性激素六项:助力医生精准诊断 崔国宁

    本文将介绍六项常用的性激素检测指标,并详细阐述它们在医生诊断中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性激素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性诊断。

  • 少阳病兼虚证案一例 朱浩宇

    此为少阳病兼中焦不足,仲景采取的治疗方案是先予小建中汤,复予小柴胡汤。而此证是少阳病兼有肾阳虚,考虑到患者的主诉,采取的是“间者并行”的治疗方案。依据是李东垣所立麻黄人参芍药汤和张景岳所立大温中饮,前者为太阳病兼黄芪证,后者为太阳病兼地黄证。

  • 桑树的一身都是宝 夏耀飞

    以上都是桑树自身生产的宝贝,还有一些与桑树相关的宝贝,如白僵蚕、蚕沙、桑寄生和桑螵蛸,具体论述如下:白僵蚕,即蚕宝宝吃了桑叶,不小心感染白僵菌死后就是白僵蚕,可祛风化痰、软坚散结。

  • 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本文将总结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 经方实验实录 张宝华

    堂弟岳丈,五旬余,患耳痒两月余,自服多种药物不得释,颇烦恼。此披星载月不知摄生,寒凉袭体未能却步,内犯少阳,而少阳巡行于耳廓,今寒未得适散,盘踞少阳化热,其面青黄,舌尖红,脉弦之谓也。小柴胡颗粒两盒,一袋,日两次。一日知,未尽盒愈。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中医治疗月经过多临床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月经过多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内出血量明显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中医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在中医治疗月经过多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

  • 柴胡桂枝汤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一、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芍药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现代剂量桂枝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芍药大枣[擘](6枚)生姜柴胡二、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