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用“薏米红豆粥”?谎言快似骏马,但事实经验可以追上它

2021.07.01 117阅读 评论数 4 5
很多人体内都有湿气,寒湿乃万病之源,特别是在南方生活的人,体内的湿气更多。大家都知道祛湿要喝薏米红豆粥,但这样真的能祛湿吗?


湿气是什么?

湿气是水液代谢的产物。湿气属阴寒、易损阳气,性粘滞,很难去除。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因外界气候所致,因此沿海地区的人体内多湿。内湿则是脾虚的结果。脾胃虚弱,吃入的食物不能被很好运化,集聚在体内就形成了湿气。脾虚导致湿气,湿气使脾虚更严重,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

为何祛湿不用“薏米红豆粥”?


祛湿宜用温,薏米、红豆都是性微寒,寒性的食物还会使气运行不畅;祛湿要发汗,寒性的红豆和薏米也无法发汗;祛湿也要健脾,只有把薏米炒熟才可健脾。因为炒熟的薏米可使寒性降低,红豆则几乎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有的人一直喝红豆薏米粥,觉得祛湿效果很好。但湿气分湿热和寒热,湿热体质的人喝了红豆薏米粥,症状好像得到改善,但却伤脾。脾胃要运化食物需要阳气,含量的食物、药物,都会损阳气,因此身体对湿气的抵御力越来越小。


如果薏米红豆粥加上芡实,把红豆要改为赤小豆,就可起到既健脾又祛湿的作用,因为:

01. 红豆和薏米本身可祛湿,但祛湿必要用健脾理气的药来搭配,最推荐的是——芡实!芡实性平,可补肾固精,健脾止泻,祛湿止带,可复制治疗尿频遗尿、脾虚久泻、遗精滑精、白浊带下。

02. 红豆要改为赤小豆,薏米红豆祛湿是中医的方子,中医的“红豆”其实是“赤小豆”,赤小豆可高效健脾祛湿、解毒消肿,平时见的红豆主要供食用。

03. 赤小豆、炒熟的薏米、芡实这三样搭配起来,健脾祛湿两不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东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李东洋 资质认证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2021-07-02 10:38 评论数 0 0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食用的红豆又叫饭豆,吴鞠通主张用饭豆而不是赤小豆

    2021-07-02 12:51 评论数 1 0
    1. 李东洋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邓先勇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2021-07-02 10:36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赤小豆”古代本草有记载“久服令人焦枯”,也不可盲目久服。

    2021-07-01 12:29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阴阳和者,必以建中” 宁加银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反复胃痞不适8+年。

  • 感冒后咳嗽不愈半月余,中药三诊病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2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29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

  • 气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气虚质(一)体质特点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无力、气短、自汗、劳累后加重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二)膏方调理益气健脾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每日2次,服药时间在早晚饭后半小时。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小青龙加石膏汤 李华歆

    ——维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脉法新悟(二) 陈玉佳

    案6:工人男,因“右侧肢体无力”,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舌右偏,以某医院诊断:左侧脑出血,高血压病,病好转出院求治于某医。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一周后右侧肢体无力加重,有麻木感,又伴头晕、头痛。案7:农民青年男,素有头痛,头颅MRI检查无明显异常。

  •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 王飞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橘红汤出自《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其所提之方就是橘红配上甘草,如果配上炙甘草就叫二贤汤。此方无外乎就是橘红和炙甘草或橘红和甘草,按照4:1的比例,就是橘红8、12克,炙甘草2、4克,水煎服或代茶饮,是中医治痰理气的好方法。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从心肾相交说失眠 罗沿印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人体不能正常夜寐的异常表现。人体正常夜寐,与心肾这对阴阳的相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临床中对于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调理心肾相交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