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论治脂肪肝
一、脂肪肝的中医辨证
1. 痰湿内阻型
主证:形体肥胖,腹部膨大,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脾虚湿困和脾失健运致使痰湿内停,出现以上临床表现。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
方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陈皮、法夏、苍术、厚朴、甘草、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等。
2. 湿热内蕴型
主证:形体肥胖,右胁胀满,胀痛,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口干口苦,胃纳佳,大便干稀不调,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出现以上临床表现。
治法:清热祛湿。
方药:茵陈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茵陈、栀子、大黄、龙胆草、柴胡、车前草、滑石、甘草等。
3. 瘀血内结型
主证:形体肥胖,胁下刺痛,日轻夜重,胁下痞块按之疼痛,口干不欲饮,纳呆消瘦,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细涩。
证候分析:瘀血内结,肝络痹阻,出现以上临床表现。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牡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香附、甘草等。
4. 脾肾阳虚型
主证:形体肥胖,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胀便溏,小便清长,舌质胖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弱。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常,出现以上临床表现。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用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熟地、山茱萸、车前子等。
二、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1. 针对肝胃不和、肝脾不和或肝郁气滞所引起的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明显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川芎、枳壳、陈皮、白芍、砂仁等。若肝胃不和者加合欢皮;肝脾不和者加乌梅;肝郁气滞者加郁金;胁痛重者可加川楝子;食后腹胀重者加鸡内金;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疲乏无力者加焦山楂;口干者加沙参。病程较久而症情复杂者可参照寒热虚实标本并见等情况用药同时加入养血柔肝药如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药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药用当归15g芍药1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川芎1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焦谷芽15g炙甘草6g。
2. 针对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所引起的疲乏无力或精神萎靡者可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等。若疲乏无力较重者加焦山楂;精神萎靡者加焦神曲;脘腹胀满者加焦麦芽;胁下胀痛者加川楝子;胁下刺痛者加丹参;食欲不振者加焦谷芽;大便溏泄者加焦山药;大便秘结者加焦大黄;口苦口干者加焦栀子;舌苔厚腻者加焦苍术。同时可配合食疗进行调养。若辨证属肝胆湿热者可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常用清热利湿药有茵陈栀子大黄等。若辨证属瘀血内结者可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常用活血化瘀药有桃仁红花丹皮赤芍五灵脂等。
3. 针对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所引起的胸胁胀满或疼痛者可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陈皮半夏茯苓等。若胸胁胀满较重者加川楝子;疼痛较重者加玄胡索;食欲不振者加焦谷芽;大便溏泄者加焦山药;大便秘结者加焦大黄;口苦口干者加焦栀子;舌苔厚腻者加焦苍术。同时可配合食疗进行调养。
4. 针对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所引起的失眠多梦或食少纳呆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川芎枳壳陈皮白芍甘草党参白术茯苓等。若失眠多梦较重者加合欢皮;食少纳呆较重者加焦山楂;恶心呕吐较重者加姜半夏;疲乏无力较重者加焦神曲;大便溏泄较重者加焦山药;大便秘结较重者加焦大黄;口苦口干较重者加焦栀子;舌苔厚腻较重者加焦苍术。同时可配合食疗进行调养。
5. 针对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所引起的面色晦暗或面目肌肤呈黄色(光)白色者可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泽泻猪苓等。若面色晦暗较重者加桃仁;面目肌肤呈黄色(光)白色较重者加茵陈栀子大黄等。同时可配合食疗进行调养。
6. 针对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所引起的口渴欲饮或饮不解渴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川芎枳壳陈皮白芍甘草党参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若口渴欲饮较重者加天花粉;饮不解渴较重者加石膏知母等。同时可配合食疗进行调养。
7. 针对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所引起的心烦意乱或精神抑郁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川芎枳壳陈皮白芍甘草党参白术茯苓等。若心烦意乱较重者加麦冬五味子;精神抑郁较重者加合欢皮郁金等。同时可配合食疗进行调养。
总之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为基本原则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中药和食疗方案进行调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二 张宝华
青春年少也曾,指点江山激昂。几经风雨秋如故,春江逝水莫愁。诗中数位燕雀,词里几尊骚客。比不过酒中真儿女,情肠十八弯。太公八旬西伯望,丹溪四十方研医。李广绝功难封,冯唐机至已老,好个造化弄人。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己巳日于家中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
小柴胡汤 李华歆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体内有湿气的孩子,可以多吃点儿萝卜萝卜具有帮助身体通气行气、排湿的作用。还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可能是吃了寒凉的药物导致的。c.给孩子外用藿香正气水祛水湿对于孩子体内有积食,脾胃虚弱,水湿重的情况,我还建议家长外用藿香正气水。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还可以把藿香正气水兑到热水里,给孩子泡脚,也能让孩子有效地吸收药性,化掉体内的水湿。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热性药物,有振奋脾胃的作用,当孩子体内的水湿化开之后,它的热就会显现出来。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1 张训景
患者食凉食辣均腹泻,辩证为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证,采取疏肝解郁、调理肠胃、寒热平调,给予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合方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伤寒论》149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
中药泡脚好处多 谢江强
中药泡脚好处多中药泡脚是指在水中加入中草药煎剂后,利用水的温热刺激、机械刺激和药物协同作用,通过浸泡人体的双小腿和双足部,以达到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的一种疗法。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读书丸 潘洪波
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孙一奎的医家,在他的《赤水玄珠》里面收录一个方剂,名为“读书丸”。这就是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读书丸,虽然药方组成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灵丹妙药”。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精神分裂症 张宝华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
桑叶性寒,明目清肝,又兼凉血 李家合
桑叶的第三个作用在于其能够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功,所以能够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合用,例如羚角钩藤汤。现代研究表明,桑叶能够对链球菌、金葡菌等细菌具有拮抗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糖的作用。
-
体质调理用膏方 谢江强
体质调理用膏方1.气虚体质指元气不足,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等为主要表现。
-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李家合
泽泻这味药,能够利水通淋,泻火存阴,《药性论》中所说:“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痛水。”与白术相配,即为泽泻汤,具有利湿健脾化痰的作用,治疗痰饮引起的眩晕、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
-
中医再起沉疴,治疗积聚(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康复医案记实 李绍武
发现乙肝小三阳30余年,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6年,出现过严重腹水。至此,韦总所患积聚的治疗已获得康复的效果,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目前仍在继续巩固疗效中。
-
遗尿症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遗尿又称“尿床”“夜尿症”“遗溺”,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自遗小便,醒后才知晓,或在白天不能自行控制排尿的一种疾病。遗尿通常发生在小儿熟睡过程中,时常在梦中排尿。该疾病的病因主要是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颈椎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
-
中医十二大消炎药 潘洪波
中医认为,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