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医案分享

2025.01.19 550阅读 评论数 0 0

王某某,男,42岁,初诊:2024年3月11日

焦虑2年,心慌,心跳,记忆力减退,汗出不多,口中和,乏力,眠可,有时失眠,手足温,胸闷,有时心区痛,湿疹时作。苔白,边有齿印,脉细弦。

辦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苓桂术甘汤加荆防白苡仁半夏汤证

桂枝10g 茯苓18g 生白术18g炙甘草69

白蒺藜15g 生薏苡仁30g 防风10g 荆芥10g

姜半夏15g,7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皮肤湿疹,时有瘙痒,为太阳表证;里有水饮内停,水饮上冲,则见心慌、心跳,阻碍气机则出现胸闷,甚则出现心区痛;水饮夹气上逆,扰乱神明,则出现失眠;手足温为水饮化热;结合苔白、舌边齿印、脉弦,为太阳表不解,里有水饮夹气上犯。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脉证合参,辨方证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加姜半夏燥湿化饮,生薏苡仁清热利湿,加荆芥、防风、白蒺藜以祛风止痒。


2024年3月18日二诊

刻下症见:眠好转,心慌无变化,心跳好转,胸闷已,心区疼已,湿疹腿、腹部发痒,早泄。苔白,脉细。

辨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桂枝加荆防白薏仁苓术夏汤证

处方:上方加白芍10g,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7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一诊疗效显,胸闷、心区疼已,睡眠、心跳好转,仍心慌,湿疹较前明显,腿、腰部瘙痒,仍为太阳表证。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白芍、大枣、生姜,即桂枝汤加荆防白汤证,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止痒。

2024年4月1日三诊

刻下症见:耳鸣2年,心慌胸闷已,湿疹已,眠易醒,口中和,汗出不多,偶胃酸,受涼腹胀。苔白,脉细弦。

辨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风引汤去寒滑赤白紫膏加苓术夏证

桂枝18g 炙甘草6g 生龙牡各15g 姜半夏30g

茯苓15g炮姜10g大黄3g生白术18g

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复习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证

鉴于苓桂术甘汤的重要性,有必要对该方证进行巩固复习,以期全面掌握应用。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胡老解读:该条文以"伤寒"两字开头,指无汗的太阳伤寒,依法当发汗,不可吐下,"若吐若下"都属于误治。若误治后表仍不解,所以要奋起解表而见气上冲。如果此时里有停水,非挟气上冲往上犯不可,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若里有停水,那么心下(即胃)就逆满。

吐下都伤胃气,胃气虚损,所停之水就往胃上来,因此心下这个部位便觉逆满,就是从下往上来。


"起则头眩"一动就要头晕,这是胃有停水的一个主要症候。"脉沉紧"说明里有水。里有水饮,就是水饮入胃,所以这个脉大都会现沉象。紧脉也主饮、主痰。脉沉紧,里有寒饮。

《金匮要略》:"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本来这个病就是里有停水,但大夫在伤寒这个阶段给患者吃泻药、吃吐药,这全是误治,就使得气上冲,于是水也伴着气上冲,所以就出现了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这些症候。

原文讲治疗禁忌"发汗则动经",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更不能发汗。本方证注意了这一点,里有停饮不能发汗,这个病本来是伤寒,误用吐下后其气上冲,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表证未解,所以还得解表。解表的常规思路就是发汗,但目前这个情形反而不能发汗,而是非利水不可。所以,正确的方药就是苓桂术甘汤,切不可再发汗,不然就是错上加错。虽然问题是表未解,但是你通过利水治其气冲,这表自然就解了。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以上三条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核心病机均是外邪里饮,饮气上冲出来的系列症候群。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常随气机升降出入,随处为患,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所以其治则即为解表祛饮。

苓桂术甘汤降冲气,关键在桂枝的用量。在《冯世纶经方医话》书中第三部分第一节记载老师治疗的一位老年女性患者,15年来暖气未曾间断,桂枝增加至20g时症状全消。因此,临床应用本方时,应根据病情灵活调整桂枝用量。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阳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医家应行至。 张宝华

    六祖慧能闻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颈椎病 潘洪波

    颈椎病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在中医里面颈椎病主要有4大证型:痰湿阻滞型、外邪瘀滞型、肝肾不足型以及血瘀阻络型。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颈椎增生,经治疗没有太大的好转。方中半夏能降逆止呕,泽泻能利水渗湿,茯苓能健脾利水,砂仁可以温脾化湿。所以方中又用淫羊藿温通阳气。

  • 旋覆代赭汤治疗嗝气医案 张训景

    魏*男年龄:42岁2024.04.27初诊主诉:嗝气2月余。时有低血糖,心慌、汗出,饮食后好转。乌贝散治疗反酸。《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亚健康状态 张宝华

    董某某,男43岁。既往有鼻炎,性功能下降等病病史。年末时值立春,春阳生发,素来劳累心身,精气耗于前,适值少阳生生之气生发,无以为基耳。

  • 从中医角度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心得 白成振

    从中医角度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心得白癜风又名“白癫”“白驳”,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多年来,本人运用庄老法配合外用,治疗白癜风70%以上效果可以。尤对少年白癜风效果更佳。这与现代学者提出的白癜风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相吻合。

  • 想降尿酸,可以试试中药代茶饮 于军

    中药代茶饮,又名以药代茶,是在中医辨证思维的指导下,选用一两味或数味中草药,用沸水冲泡或短时煎煮后饮用,在补水的同时,起到防病治病、病后调理、养生保健的作用。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来说,使用中药代茶饮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头晕原来因痰湿,温阳利水身清爽 代民涛

    患者,女,60多点。患者是来看头晕的。这正对应仲景爷爷在《金匮》痰饮篇记载的“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仲景爷爷也在《金匮》中给了我们治痰饮之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治疗眩晕,仲景温阳利水,利水治标,温阳固本,痰湿所致眩晕可除。

  • 栀子柏皮汤 李华歆

    条文说的是这次患者找你看病的原因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觉得自己的身体发黄,当然之前患者的皮肤你也没看到过,你只从脉证去考虑患者可能是因为热重夹湿引发的,所以你考虑使用“栀子柏皮汤”!

  • 《金银花:中医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的神奇瑰宝》 白成振

    我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此法,效果显著,尤其在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时,金银花的清利和收敛功效能发挥双重止泻效果。

  • 泽泻汤 李华歆

    说的是位于心下的位置本有停饮,因为水饮的异常停留导致中焦不能有效行使“升清降浊”的功能,所以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此时考虑可以使用“泽泻汤”!泽泻汤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