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节日病
以下八大措施,敬请谨记:
1、加强血压监测: 节假日期间,由于招待客人等活动内容繁杂,加之熬夜等不规律的作息,从而易造成疲惫并引起血压增高。因此首先应注意血压的监测。特别是既往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更应当引起重视。否则由于血压的升高会引发脑出血等危重疾病。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q以下;老年人(≥65岁)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低于150mmHg;但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低。
2.控制好血糖:节假日期间,因亲朋好友聚会较多,暴饮暴食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血糖的升高,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危害极大。因此节假日期间不能忘记定量饮食。对于正常成人来说,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同时,也不能因劳累等不吃饭,否则易引起低血糖昏迷。
3.不要过度饮酒:节假日期间,招待亲朋友好友免不了喝酒,但不应当过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减半。
4.减少脂肪摄入:生活中应少食动物的皮肤、内脏等,避免血脂增高。
5.不要吃过咸的食物:节假日期间,参加聚会增多,尤其在餐馆饮食,很容易造成摄入食盐超量。因此在外就餐时,应当嘱咐厨师少放盐,成年人推荐的食盐摄人量≤6g/天,钾摄入量>4.7g/天。
6.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对于正常人来说,仅仅低盐低脂饮食还不够,还应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每天应吃5种以上的水果和蔬菜才有能利于健康。
7.适当体育锻炼:锻炼可以减轻压力,愉悦心情,如果没有禁忌症,每天应至少持续40分钟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8.患者应按时服药:节假日期间,因为生活节律与平常发生较大变化,许多患者会忘记服用药物,从而增大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设置闹铃等提醒按时服药。国庆将至,超长的假期,促使国人出游意愿持续增长,旅游需求旺盛。
过节出游在外,离开常住地,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气候、环境的巨大变化会让人产生不适应,加之车多、人多、聚会多,狂吃、狂喝、狂玩、狂开车,容易出现发烧、感冒等情况,也会因为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腹泻。
因此,提早做好健康出游攻略,备好旅行小药箱,应对常见节日病,对长时间出游出行的您就显得尤其重要。
节日常见病一
开车出行,头痛昏重节假日开车出行,车多、人多,堵车是常有的事。走走停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连续赶路,通风受凉,饮水偏少,加之车辆密集,释放过多尾气,头痛、头部昏重是常有的事。
那么在开车的时候出现头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健康攻略: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驾车,长时间开空调,保证充足睡眠。
或者在连续驾驶两小时后下车放松,补充水分,做10分钟保健操来活动颈部。上车前喝一支藿香正气液,对预防晕车有效;如果开车途中,出现严重头痛头晕,影响驾驶安全,及时服用藿香正气液,吸收快,起效更快。
节日常见病二
饮食不注意,肠胃不适国庆期间,亲朋好友都免不了聚一聚,各种美食轮番吃,加上频频饮酒,肠胃负担加重,很多都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急”病。专家提醒,出游时要注意饮食卫生,要管好自己的嘴,切忌饥一顿,饱一顿,不能吃得太杂,尽量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少吃零食饮料,注意饮食卫生。
同时,旅途中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少吃辛辣、酸性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肠胃。切忌空腹喝酒等,都能避免肠胃疾病的发生。
健康攻略:未雨绸缪,常备一些吸收快、疗效好的肠胃药,除此之外,国庆长假出行,安全第一,健康至上。
第一:记住切勿酒驾、醉驾。
第二:当心“药驾”,“药驾”是隐匿的“交通杀手”。驾车出行,记得服用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液,为旅途健康保驾护航。
杨家强主任供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二)糖尿病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糖尿病波动症。善持堂认为某君无糖尿病家族史,有血糖波动史。眼下血糖升高多属血糖波动,应按血糖波动症来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终身服药。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一)高血压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高血压波动症。某君男年过半百,去年底来善持堂就诊,主诉眠不安五年近二年来加重,入睡虽快但有早醒,早则子时,晚则寅时,复难再睡。善持堂认为,某君血压升高无家族史多因长期不寐所致,应按高血压波动症来治疗。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口苦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0余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07月24日初诊以“腹胀伴口苦数月”为主诉求诊!患者述其于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口苦,时有嗳气,自觉晨起时口苦症状明显,患者曾自用不明药物效果一般,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治疗故来诊求治! -
瘀血不除,孩子有可能会生怪病 谢江强
根据舌象,我判断这个孩子的体内有瘀血,进而推断这有可能就是引起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当然,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导致孩子患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不是简单地给孩子化掉瘀血就能治好的。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子时(胆经当令) 张训景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往往在子时容易出现不适症状。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子”在月份中又代表阴历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
脾胃病或宫寒的忌口 陈鹏
1.不吃零食冷饮2.晚上少吃,或者是不吃3.每天七杯热水4.适当运动5.少熬夜6.不吃油炸食品/烧烤/夜宵7.保持心情愉快比吃药管用多了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在熟悉条文的基础上就要开始对某些条文进行比照研究,逐字逐句分析理解,逐步领回仲景经方思想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天,小编会利用自己薄弱的理论基础为大家试着介绍自己发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几个具有对照意义的经典条文…… -
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治失眠背凉案 宗琪
诊断:失眠,痹症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5剂方组:葛根60g麻黄5g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6g茯苓20g党参15g生白术30g制附片15g远志15g焦神曲10g生黄芩15g生姜3片大枣5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 -
头晕目眩医案一则 曹雪盼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该患者属于阳明太阴合病,治疗清热温中并用方可。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医案26孙某,女,37岁。医案27张某,女,68岁。主诉:夜寐出汗、口干1个月余。外院查血糖正常。故治疗仍守前法,滋阴降火生津,补气升清布津,加白芍生津养阴,葛根升清布津,增强治盗汗、口干之力,炙甘草调和药味。
-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李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耳后疼痛1月。黔驴技穷之际,笔者想到了针刺,想到了黄帝内针,于是建议患者以此治之,患者也欣然同意,前后针刺10次,临床治愈。
-
基于壬水癸水治疗水肿 罗沿印
临床中,水肿病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壬水、癸水也密切相关。水肿一般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水液潴留,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浮肿的病证。壬水、癸水学说是十天干与阴阳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而成。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西医用中药,不明寒热,误人子弟 陈玉佳
今日要讲的是一个误治案例,西医用中成药治口疮。嘱咐其另行购买半夏泻心丸的中成药服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求治其本。但是西医用中药,不熟悉寒热虚实,根据说明书使用,难免失误,有事也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中成药的滥用,一方面降低了疗效,使患者诟病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