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案】足跟痛,一针定

2020.07.14 912阅读 评论数 34 57
一老者左侧足跟疼痛月余,影响行走,之前已于骨科等科室就诊无特珠检查与治疗。如此小疾竟收科室可去,可发一叹!2020年7月7日逢我科义诊,宋联进主任推荐患者来找我治疗,以黄帝内针治之,一针痛消,老者大呼神奇,旁观者无不惊叹。分析:症在左下肢,选右上肢治疗;症在足跟,于手掌根找阿是穴。同气相求,有求必应。针下即嘱感受患处变化,当下痛除,行走自如。留针3刻钟。《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夫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经典所言不虚,贵在信之行之。感谢将黄帝内针广传的杨真海老师,感谢刘力红老师的整理与推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马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谷进孝 资质认证

    学习了,感谢分享

    2022-09-01 04:48 评论数 0 0
  • 夏耀飞 资质认证

    这足跟痛取健侧手掌阿是穴,我验证过,确如君之所言一针搞定!

    2022-07-22 07:55 评论数 0 0
  • 华仁强 资质认证

    学习了,受益匪浅

    2022-06-21 06:16 评论数 0 0
  • 余伟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4-19 11:47 评论数 0 3
  • 许应星 资质认证

    为纯中医治疗点赞👍

    2020-08-24 09:37 评论数 0 0
  • 彭聪 资质认证

    你应该详细说明此针如何进针,方向,刺激量,还有深浅。

    2020-08-14 02:12 评论数 1 0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彭聪

      您说的这些问题,黄帝内针都不太在乎。

      2020-08-14 05:15 评论数 0 0
  • 党浩骐 资质认证

    我就一个问题,哪个版本的《四气调神大论》里有这么句话?

    2020-08-11 11:05 评论数 2 2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党浩骐

      果然有心人👍👍

      2020-08-11 06:19 评论数 0 0
    2.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党浩骐

      《阴阳应象大论》

      2020-08-11 06:19 评论数 0 0
  • 吴泽筹 资质认证

    八字疗法或称对称疗法,短时间有效,容易复发,如有冒犯之处,请多包涵!

    2020-08-07 04:18 评论数 1 3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吴泽筹

      谢谢。此为黄帝内针,非其他疗法。

      2020-08-07 04:20 评论数 0 0
  • 杨涛 资质认证

    马师兄是善用针者。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

    2020-07-23 06:48 评论数 1 2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杨涛

      多谢杨老师。

      2020-07-23 07:22 评论数 0 0
  • 李星烈 资质认证

    马兄道术俱佳👍

    2020-07-23 04:55 评论数 1 2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星烈

      李师兄过奖

      2020-07-23 05:2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皮肤瘙痒五年一案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及肩背瘙痒昼轻夜重5年现病史:胃纳一般,入睡困难,寐浅易醒,梦多,时有便秘,头晕。皮肤瘙痒处抓后有小疙瘩出现,剧痒难忍。此案皮肤瘙痒兼心律失常、早搏等,乃心阳不足之兆。服药后瘙痒稍减轻,自诉经常用上海硫磺皂洗澡,每周一次。

  • 阴痒并带下过多一案 李格铬

    初诊2023/12/22王某28岁主诉:外阴瘙痒、分泌物量多1周。现病史:1周前无诱因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量多,要求诊治。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3-12-7,行经如常。平素怕冷,纳寐可,小便可,大便1-2日/次。舌淡苔白,脉细。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头痛对方 夏耀飞

    头痛对方治疗头痛,有两个方子寒热相对,可以相互参照对比记忆,属风热者头痛桑菊饮主之,属风寒者,清上蠲痛汤主之。不仅罗芷园用此方治愈了自己多年的偏头痛,岳美中也用此方治愈了女儿感冒引起的剧烈头疼。

  • 骨质疏松症常用有效中成药 张宝华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常用于治疗的中成药包括骨疏康颗粒、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 辩证论治脂肪肝 张宝华

    若辨证属瘀血内结者可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常用活血化瘀药有桃仁红花丹皮赤芍五灵脂等。总之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为基本原则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中药和食疗方案进行调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中医临床治疗哮喘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本文将结合中医临床治疗哮喘的实践经验,总结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和常用药物,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然而,中医治疗哮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临床验证,以完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