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2024.04.29 598阅读 评论数 2 3

李某,女30岁。

初诊:受风寒感冒后,嗓子发痒发炎,干咳,有痰,轻微鼻塞,眼睛充血,输液俩天未得缓解,现精神疲倦;感觉怕冷;爱吃饭,挑食,吃生冷食物胃肠感觉不适;喝水多,喜喝热水;长期便秘;大便成形,大便黏马桶;排便时放屁多;小便次数增多;小便量增多;小便淡黄;眼睛干涩;鼻塞,鼻干;长痘痘;痘痘长在额头,痘痘长在下巴;有白头粉刺;咽干,咽痒,咽痛;体表怕冷,体表怕风;稍微活动就出汗;出汗后怕风吹;头晕;口干,口苦,口渴,口黏;胸口有憋闷感;肚子发凉;手脚冰凉;关节僵硬;干咳;无痰颜色;痰量少;痰难咳出;易怒,易烦躁,易焦虑;梦少;舌边齿痕,尖略红,苔白。

既往有便秘,腰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病史。

此乃风寒致病,输液等皆益邪助贼之举,所幸两日无效后,迷途知返于中医处,观其舌症初乃风寒客表,未及时发散,邪寇境无有治之师御敌,且有括之流谈兵于纸上,助深入家园而犯于内庭,今太阳,少阳,阳明尽是刀兵,当遣中正之帅,派得力先锋靖难以保内攘外也。枢机少阳为主,兼顾他阳也。柴胡桂枝汤加生石膏,桔梗主之。

处方:

柴胡30克、生黄芩15克、葛根2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生白芍15克、生党参15克、石膏30克、桔梗15克、姜半夏15克

5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二诊:一剂知,三剂减,五剂去三分有二,诸症皆减,眼已不充血,口渴,咽痛等除,首诊方去石膏,桔梗五剂。

 柴胡30克、生黄芩15克、葛根2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生白芍15克、生党参15克、姜半夏15克


5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药后反馈曰:感冒诸症几无,遗关节不适,大便不调,时情绪不稳,舌淡苔白。此乃邪去,旧疾依存之证,宜桂枝汤加苓术等调和营卫气血去湿为治,患者苦于草木之味不欲再治,是故嘱之,日常保暖,清淡易消化饮食饮食,规律生活为之将息调养。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用药总结 崔国宁

    本文旨在总结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用药,为医学界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 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本文将总结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生姜泻心汤 李华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 咽痒咳嗽1月余,经方加减诸证愈 宗琪

    患者:董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9日主诉:咳嗽、咳痰伴咽痒1月余。条文学习:《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

  • 养养血祛祛皱 谢江强

    养养血祛祛皱,鹤发依旧童颜在众多被我诊治过的女性面斑患者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年纪稍微有些大但非常注重外表的歌唱家严女士。因此我初步判断,她的情况属于气虚血瘀证。

  •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 谢江强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免疫力低下的调养方法患儿元元(化名)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只要园里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肯定会被传染。随访3个月,孩子都没有再因幼儿园中其他孩子的传染而患上感冒。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杂病诊治(二十八)头痛,自汗,高血压等 张宝华

    乔某某,女,69岁。右侧头痛数月,以太阳穴部位为著,且此部位易汗出,汗出范围在太阳穴、耳后,枕部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