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全解十四

2022.11.26 462阅读 评论数 0 0

第一种情况,太阳病八九日后,像疟疾一样时不时发热恶寒,发热的情况多,恶寒的情况少。其人不呕(没有少阳病的胸胁部症状),说明没有传少阳,不是少阳病的往来寒热。大小便正常,说明津液伤的程度相对轻,未影响到里,邪气还是在表。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作两三次,此种情况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毕竟病了八九日,正气会受影响,因此用二分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份越婢汤清寒、热邪。

第二种情况,太阳病八九日之后,脉微缓,微缓脉是指有点缓,和真正的缓脉还有一段程度上的差距,是邪气已除,病欲痊愈的表现。此处的微并不是28脉中的微脉,若是微脉,则就是严重的坏病。

第三种情况,太阳病熬了八九天,病情加重,脉微弱而恶寒,是已经传变为少阴病了,此阳皆虚,不要可发汗更下更吐,不然成坏病,那怎么办?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甘草大枣补阴,桂枝生姜附子温阳。芍药凉且攻,脉微弱而不适宜用。当然这条也有用四逆加人参汤的可能。

第四种情况,太阳病得了八九日,没有向坏病传变,太阳病的症状已经不明显了(比如有的还会有轻度的恶风、恶寒等),但是面有热色,热色即是红色,说明正气还胜不了邪气,邪气郁在表(正气与邪气绞着),未欲解,又身若没有汗出,一定会痒,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汤调和营卫,麻黄汤发散风寒。荨麻疹可以参考这个方,但很多荨麻疹是有汗出的,多考虑麻黄配石膏类方,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续命类方。荨麻疹、身痒我治过多例,都是遵循无汗麻黄配桂枝,有汗麻黄配石膏的原则。当然也会有少阳、阳明证等类型的荨麻疹,少见些。

 

麻黄桂枝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林亿交待了仲景麻桂各半汤原来的样子和宋本此方的量是他们经过计算得出来的。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十一。(用前第一方。)

 

太阳中风证刚开始用了桂枝汤,病不仅不解,还反烦(感觉更加不舒服,身心更加难受),要先刺风池、风府,再给桂枝汤才会痊愈。这个是什么原理?《内经》阴阳者,神明之府也。明是主观意识,神是神经电化学信息系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秋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二 韦秋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五苓散的方子用法,又点明了五苓散的主要症状还是表证,所以君药仍然为桂枝。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