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七篇大论学习系列二
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
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
帝曰:请闻其所谓也。
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语译]黄帝说:我希望听你讲五运主四时是怎样的规律?鬼臾区说:五气运行,每运各主一年,并不是只主一个时令的。
黄帝说:请您讲一讲这方面的道理。
鬼臾区说:我长期反复研究《太始天元册》一书,文中记载:太空广阔无垠,造化原始基本物质——元气,万物由此而资生。五运循行于天地之间,六元真灵之气敷布,统主着世间万物生长的本源。九星高悬闪耀于太空,七曜周期性循环旋转着,有阴有阳,有柔有刚,昼夜更替,寒暑往来,由此而产生的连绵不断生化力量,就使形形色色的世间万物及其生长变化都彰显出来。我家祖上十世承传,研究的就是这方面的理论和规律。
黄帝说:善!什么叫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说:阴气阳气各有多有少,所以才有三阴三阳的说法。形有盛衰,指的是五行主管岁运,各有太过和不及。因此,岁运开始是太过的,下一年就是不及的;岁运开始是不及的,则下一年就是太过的。懂得太过不及之理,就可以预知运气特点与气候变化规律。岁运与司天之气相符则为“天符”,岁运与年支相符则为“岁直”,岁运、司天、年支三气相符则为“三合”。
[心得]黄帝与鬼臾区探讨五运六气主时规律,并引用《太始天元册》加以说明。那么,《太始天元册》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呢?
《太始天元册》,古书名。太始,最早、最古。天元,自然界发生变化的根源。
据《周易·乾凿度》:“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质,有实质形态的自然界生物。
可见,太易,是形成气之前的状态,太初,是形成气而未成形时“形而上”状态。太始,是侧重于研究“有形而无质”的领域,如天体星辰、自然气候等;而太素,主要是研究有实质形态的物质世界,如地上的万物,包括人类及疾病规律等,隋(唐)·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现已残缺),专门分类注释研究《黄帝内经》,是现在最早的珍贵的《内经》全注本。
通过引文,可知《太始天元册》是鬼臾区家十世祖传承下来的研究天文气象宇宙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学问。认为辽阔无垠的宇宙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生长变化的基础,万事万物都是源自于太虚元气而产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变化周而复始,亘古不变。五运之气敷布正常而协调,天地万物就会有生机,从而成为大地上一切物质正常生化的主宰(孕育生化万物的内在力量)。无数星辰悬照于太空,日月五星循环运行在太空之中,使自然界有了寒暑往来的四时变迁、白昼和黑夜的明暗交替,这些都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正因为如此,万物才能不断地进行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纷呈的万千变化。指出宇宙辽阔无际,太虚元气是万物生化的基础,而日月星辰的运行与自然界的气候、生态密切相关。这种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动态整体观,就是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态观,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卓越的超前的正确的认识!
在《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还有如下的记载:“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指出位于四方的二十八星宿的名称,认为天地阴阳规律产生于实际观测,运气理论来源于实际天文观测。
因此可以推测,《太始天元册》应该是《素问》中所引用的上古天文学书籍,虽然已失传,但从引用的内容来看,当是古代研究自然变化规律的专书。此书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待续)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七篇大论学习:《素问•天元纪大论》(三) 张焱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这六者上应于天,主司(管)天气,六年为一个周期循环。 -
素问七篇大论学习系列一 张焱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一)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医论中记载五运依次相承而主管一定的时段,周而复始并有规律可循,这些我已经掌握了。 -
熵增定律与量子纠缠的奇妙关联 崔国宁
在物理学的广袤领域中,熵增定律和量子纠缠是两个引人深思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熵增定律主要关注宏观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而量子纠缠则侧重于微观粒子的量子行为。然而,要明确指出熵增定律和量子纠缠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或者定量的数学联系目前还面临诸多困难。 -
熵增定律与读书的深度关联 崔国宁
在探讨熵增定律与读书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晰熵增定律的内涵。从本质上看,人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被视为一个与熵增定律不断抗争的过程。总之,熵增定律揭示了事物自然趋向混乱和无序的趋势,而读书则是我们对抗这种趋势的有力武器。 -
量子纠缠与中医阴阳关系的探讨 崔国宁
动态平衡在量子纠缠系统中,粒子的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动态调整之中。 -
茶叶与食材的美妙交融 崔国宁
红茶的醇厚口感与玫瑰花的香甜气息完美融合,茶汤色泽红润,香气四溢。入口后,绿茶的清新与茉莉花的芬芳相互交融,口感醇厚回甘。 -
量子纠缠与肺癌的精神治疗 崔国宁
##五、量子纠缠与肺癌精神治疗的理论联系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量子纠缠与肺癌的精神治疗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但从理论上可以进行一些推测。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同时,参加了基于量子纠缠的精神治疗课程。 -
桂枝汤临床用法变化 崔国宁
总之,桂枝汤的用法变化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表现及脉象等进行灵活加减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治疗反酸烧心中药有奇效 王振刚
患者1年多前出现反酸,饮食稍有不适则出现严重反酸,食管至胃脘部胸骨后烧灼难耐,曾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多处求诊无效。按语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属中医学“吐酸”“烧心”等范畴。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生活、饮食习惯,正所谓“ -
浅析百合病 代民涛
百合病是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特征;本病可见于当现代的癔病,神经官能病等。但由于各自医家认识的不同,对百合病的命名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是不同原因所致的百合病和不同体质的患者所患的百合病,其症候互有差别,治疗也应因人而异。
最新文章
-
IgA肾病 崔移明
西医检查lgA肾病尚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或实验室诊断性检查。
-
慢性肾衰竭 崔移明
近年来CKD尤其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发病率、住院率均有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慢性肾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癃闭””关格”“溺毒”“肾劳”等范畴。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七 韦秋凤
有肌肉拘挛紧急,则芍药补津液。汗出伤津液,津液濡养不足,则额上下陷。下焦失津液所养,小便后尿道受到刺激而疼痛。伤寒证用下法,导致里阳气虚成里虚寒而出现下利证,且是下利清谷,清水及未消化的食物。一般身疼痛,是伤寒证,此处宜当结合实际情况用药,非一味地桂枝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六 韦秋凤
伤寒五六天,出现阳明证,但太阳表邪未尽,医者下过猛。导致邪陷上焦,形成湿热阻滞于胸部而疼痛,还是用栀子豉汤治疗。大下伤中焦胃家则胃家虚寒,用栀子干姜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五 韦秋凤
伤寒汗出,此汗出为中风汗出或经发汗后汗出。渴者形成五苓散病机及证。用前第三十四方。五苓散也常常用于湿热在下焦泌尿系统而小便不利。
-
伤寒论全解三十四 韦秋凤
此条为发汗后,导致表的津液虚和少阴阳气虚。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的水热阻在胃肠道,导致胃家无法化生津液而渴。用前第三十四方。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三 韦秋凤
造成此证有三个因素,第一表虚,阳气津液皆虚,第二心脉失养而血管收缩夹窄,第三里之浊饮因表虚需紧急补给而随气血循环上逆于心,导致心悸。津液不足,水饮盛,发汗会导致津液虚而把水饮带向表,阻滞于表,身体的组织得不到充分的津液濡养而振振摇。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二 韦秋凤
东汉末年,连年战乱,饥寒交迫,药物是稀缺滋源,仲景用药能省则省。桂枝汤成分解表,身疼痛以津亏为主,但也有表邪残留。汗出而喘又容易误诊为白虎汤,但白虎汤证为高热证,所以仲景强调身无大热。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一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有发不出汗而衄者,有自衄者,有不发汗解表而致衄者,若病不愈,皆可用麻黄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 韦秋凤
脉浮紧者,为太阳伤寒病,理应会身疼痛,应当用汗法解之。或许有一些病,是脉浮的,又非太阳伤寒证,如表的某些地方有不舒服,关节痛等,见脉浮无汗,可用麻黄汤发汗治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用桂枝汤,补营卫,加强卫气抗邪的作用,把邪气从汗发出去。
相关医书文章
-
肝郁脾虚症 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证,中医病症名。是指肝失疏 林文强
又称肝脾不调证。多发生于女性,多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脏腑功能失调。其疼痛乃由肝失条达,气机不利,疏泄失职所致。日久肝气乘脾,除由胁痛外,尚可由食少纳呆,面目虚浮,肢困无力等症状。此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所致。
学习
谢谢关注!互相学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