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2024.11.05 6阅读 评论数 0 2

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学专著,其理法方药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钱乙在该书中的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分析:

1. 用药注重顾护脾胃
- 理论基础:钱乙认为小儿“脏腑娇弱,行气未充”,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且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较大,因此脾胃的健运至关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正常,小儿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治疗小儿疾病时,他处处顾护脾胃的升降功能。
- 具体用药体现:益黄散是钱乙顾护脾胃的常用方剂。其药物组成为陈皮、丁香(木香)、诃子、青皮、甘草。方中陈皮、青皮理气健脾,丁香温中散寒,诃子涩肠止泻,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理气药物为主,通过调理气机来达到运脾的效果。例如,对于脾虚证,钱乙常以益黄散进行治疗。如“伤风手足冷”,因脾脏怯弱,阳气不达四末,导致手足冷,钱乙认为应先和脾,用益黄散调理脾胃,使阳气运转,再行发散之法驱邪外出。又如“夏秋吐泻”,根据不同季节小儿吐泻的特点,钱乙灵活运用益黄散来调理脾胃。在七月七日以后,小儿吐泻、身温凉,钱乙主张食前多服益黄散以健脾胃。
- 临床意义:钱乙注重顾护脾胃的用药经验,为后世儿科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小儿脾胃功能易受损,无论是外感疾病还是内伤疾病,都可能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因此,调理脾胃是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 用药善于滋阴补肾
- 理论依据:钱乙提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阳气旺盛,但阴液相对不足。因此,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应注重滋阴补肾,以平衡小儿体内的阴阳。
- 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钱乙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组成。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健脾益肺,固肾益精;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茯苓健脾渗湿;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三补三泻,补中有泻,泻中有补,共奏滋阴补肾之效。钱乙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肾阴不足所致的多种疾病,如小儿发育迟缓、囟门闭合迟、牙齿生长慢、夜间盗汗、手脚心发热、眼睛近视等。
- 临床价值:钱乙的滋阴补肾理论及六味地黄丸的应用,为后世儿科治疗阴虚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在现代临床中,六味地黄丸仍然是治疗小儿肾阴虚的常用方剂,并且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3. 用药遵循辨证论治
- 五脏辨证纲领: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创立了小儿五脏辨证纲领。他以五脏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将风、惊、困、喘、虚归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所主,并根据五脏辨证确立相应的治法方药。例如,对于肝主风证,钱乙认为肝风内动可引起小儿抽搐、惊痫等症状,治疗时应清肝熄风,常用泻青丸;对于心主惊证,小儿心神不安、易惊悸,钱乙常用导赤散清心泻火;对于脾主困证,小儿脾胃虚弱、食积不化,钱乙常用益黄散、消积丸等健脾消积;对于肺主喘证,小儿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钱乙常用泻白散宣肺平喘;对于肾主虚证,小儿肾气不足、发育迟缓,钱乙常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 灵活化裁方剂:钱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于根据小儿的具体病情灵活化裁方剂。如在治疗小儿咳嗽时,若属风寒咳嗽,可在宣肺止咳的基础上加入温肺散寒之品;若属风热咳嗽,则加入清热宣肺之药。在治疗小儿腹泻时,若属脾虚泄泻,以健脾止泻为主;若属湿热泄泻,则清热利湿止泻。这种辨证论治、灵活用药的方法,使钱乙的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 对后世的影响:钱乙的五脏辨证纲领和辨证论治方法,为中医儿科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后世儿科医家在钱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儿科的辨证论治体系,使中医儿科的临床治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4. 用药轻巧灵活
- 药物选择:钱乙在药物选择上,多选用性味平和、功效专一的药物。他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因此不宜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例如,在治疗小儿发热时,钱乙常用黄芩、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物,但用量较轻,以免损伤小儿正气。
- 剂型多样:《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剂型丰富多样,有丸剂、散剂、汤剂、膏剂等。钱乙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和服药特点,选择不同的剂型。对于年龄较小、服药困难的小儿,多选用丸剂、散剂,便于服用;对于病情较重、需要迅速起效的小儿,则选用汤剂。例如,对于小儿食积不化,钱乙常用消积丸、保和丸等丸剂;对于小儿外感风寒,发热恶寒,钱乙常用大青膏等膏剂发散外邪。
- 服药方法:钱乙在服药方法上也有讲究。他根据小儿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确定服药的时间和剂量。例如,对于一些需要饭前服用的药物,如益黄散,钱乙主张在饭前服用,以增强药物的健脾功效;对于一些需要饭后服用的药物,如玉露散,钱乙主张在饭后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脾胃的刺激。

5. 用药敢于创新
- 大胆运用毒性药物:钱乙在用药上敢于创新,大胆运用一些毒性药物。例如,他在治疗小儿疳积等疾病时,常用到使君子、芜荑等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但他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做到中病即止,避免药物的毒性对小儿造成伤害。
- 创立新方:钱乙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小儿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需要,创立了许多新的方剂。如泻白散,是钱乙为治疗小儿肺热咳喘而创立的方剂。方中桑白皮清泻肺热,地骨皮凉血退蒸,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泻肺热而不伤阴,止咳平喘而不敛邪,对于小儿肺热咳喘具有良好的疗效。又如异功散,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陈皮而成,具有健脾理气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气滞腹胀等症。

总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临床用药经验丰富,注重顾护脾胃、滋阴补肾、辨证论治、轻巧灵活和创新用药,这些经验对后世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儿科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国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脂肪瘤 韦毓安

    首先说,绝大部分脂肪瘤都是良性的,并不会癌变,这一点大可放心。"到这里,你就明白了,脂肪瘤这种东西跟痰湿有很大关系。通常来讲,包块的治疗既要化瘀,又要化痰,脂肪瘤呢就是化痰,它里面基本没有什么瘀血。更不要说小小的脂肪瘤了。

  • 关于伤寒论太阳病及太阳病变条文梳理 李格铬

  • 从汤液经法分析温氏奔豚汤组方 曹雪盼

    本方由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草组成,是山西省中医学校温碧泉老师遗方,与《金匮》奔豚汤名同方异。温热灵动,彻上彻下,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

  • 牙痛第一神方 韦毓安

    所以清胃散,不仅用于治疗牙周炎,胃火牙痛,一切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三叉神经痛,只要是胃火上攻,皆可用之。

  • 保护心脏的小良方 韦毓安

    我们来聊一聊心脏的问题。桂枝甘草汤:桂枝12克,炙甘草6克桂枝色红,实际上是偏橙色,红色也好,橙色也罢,都属于暖色调,和心脏热情洋溢的性格是比较合得来的。总之,大家记住了,桂枝甘草汤可以为心脏保驾护航。

  • 运气方(3) 曹雪盼

    紫菀.炙桑白皮黄芪地骨皮炒杏仁白芷甘草(炙)3.六丙年川连茯苓汤心虚为寒冷所中:身热心躁,手足反寒,心腹肿痛,喘咳自汗;甚则大肠便血。

  • 运气方(2) 曹雪盼

    五之气,阳明燥金加临阳明燥金,民病皮肤寒气及体。初之气,乃阳明燥金加临厥阴风木,民病寒,于右胁下痛。终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水克上火,民病瘟疠。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

  • 运气方总结(1) 曹雪盼

    静顺汤治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方解按《内经》运气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终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温。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所谓平其上者,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也。

  • 药性赋摘录1 曹雪盼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 一方搞定带状疱疹后遗症 韦毓安

    在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里记载了一张方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就叫止痛如神汤。就是皮肤表面的带状疱疹已经消退,但疼痛依然还在。这就得从带状疱疹的病因说起了。一说到带状疱疹,中医往往会把它和湿热联系在一起。止痛如神汤其实不仅对带状疱疹后遗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