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中西成药合用,止咳效果甚佳

2021.10.09 965阅读 评论数 2 15

由于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过敏性、咽源性的咳嗽(急性化脓性咽炎扁桃体炎伴有高热者除外),常见症状:咳嗽,伴有咽喉痰阻感不利,痰粘,或白或黄,或多或少,或咽痒作咳,或咽干咽痛,肺部CT一般无明显问题,或少许感染。此时应注意按咽炎治疗,如果单纯按支气管炎、肺部感染(CT示)来治疗则效果不佳或咳嗽反复发作,尤其是西医打针吃药治疗往往收效甚微,此时则适合中药或中成药治疗。

中医认为,此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四季可发,春秋尤甚,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痰、或夹燥。以前我一般开几剂内服中药给患者——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效果很好,后来我发现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的组成与此方十分相似,于是便以之代替中药,方便服用,效果亦佳,但比较适合初起和轻症患者。为了避免中药汤剂煎服不便、口感不佳,中成药组方固定、效果有限,故而我常用中西成药二联、三联(最常用)或四联疗法,收效甚佳:

①一种祛痰利咽消肿药——桔贝合剂(偏于咽喉不利);或莲芝消炎软胶囊(偏于咽痛喑哑)。

②一种祛痰止咳平喘药——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偏于干咳少痰),或肺力咳胶囊/合剂(偏于痰多咳喘),或苏黄止咳胶囊(偏于风寒)。

③一种抗过敏药——氯苯那敏片(抗敏止痒),咽痒明显者加用。

④一种抗病毒或抗菌药,必要时配合(根据血常规/血培养等判断)。


举例:

  • 单药疗法:连花清瘟(感冒咳嗽初起,轻症,稍有咽干咽痛咽痒,痰少或无,或伴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连花清瘟含有薄荷脑,有一定的清凉止痒抗过敏的功效,服用后患者感觉咽喉清凉舒适,但是对于咽痒明显、过敏较重的患者单用效果欠佳。


  • 咳嗽半月及以上,或反复发作:

  • 二联疗法:桔贝合剂+连花清瘟(咽痒咳嗽轻症,痰少而粘)

  • 二联疗法:连花清瘟/苏黄止咳+ 氯苯那敏(咽痒明显,痰少或无)

  • 三联疗法:桔贝合剂+连花清瘟+氯苯那敏(咽痒明显,痰少而粘,咽喉不利)

  • 三联疗法:桔贝合剂+肺力咳+氯苯那敏(咽痒明显,痰多咳喘,或胸闷胸痛)

  • 三联疗法:桔贝合剂+苏黄止咳+氯苯那敏(咽痒明显,痰少或无,遇风寒或异味易发)

  • 三联疗法:肺力咳+莲芝消炎+氯苯那敏(咽痒咳喘,咽痛痰多)

  • ​三联疗法:桔贝合剂+连花清瘟/肺力咳+氯苯那敏+金刚烷胺/头孢(咳嗽咳痰,咽喉不利,但无咽痒,血常规示病毒/细菌感染)

  • 联疗法:桔贝合剂+连花清瘟/肺力咳+氯苯那敏+金刚烷胺/头孢(咽痒明显,痰少而粘,血常规示病毒/细菌感染)

  • 四联疗法:肺力咳+莲芝消炎+氯苯那敏+金刚烷胺/头孢(咽痒咳喘,咽痛痰多,血常规示病毒/细菌感染


  • 注意事项:

  • 咳嗽久不愈,一般建议先行CT检查,排除肺炎、肺结核等。

  • 一般到中医门诊就诊的咳嗽患者常是经过打针吃药治疗后已经无明显发热咽痛,但咳嗽仍无好转或未痊愈的患者,所以上文中蓝色标记的三联疗法最为常用。

  • 一般服药三天起效明显,建议服药6-7天(一疗程),若未痊愈者,继续服用一疗程;若一疗程无效者,改为中药治疗。而长期鼻咽部分泌物多、鼻咽症状明显的慢性鼻窦炎、慢性鼻咽炎及鼻后滴漏综合征,合并咳嗽咳痰的患者,用中药鼻炎效方治疗效果极好(具体可见笔者发表的鼻炎文章)。

  • 其他功效类似或随证治之的中西成药,亦可搭配选用,但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如: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不能与头孢同用。

  • 建议所选中成药和西药均不超过2种,否则不如直接开中药汤剂或配方颗粒剂,一方搞定。

  • 中成药与西药一般隔开半小时服用,以免发生副反应。

  • 其他注意事项(如饮食注意),详见各药品说明书。


  • 桔贝合剂,由桔梗、浙贝母、苦杏仁、麦冬、黄芩、枇杷叶、甘草组成。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

    连花清瘟颗粒,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肺力咳胶囊,止咳平喘,清热解毒,顺气祛痰。用于咳喘痰多,呼吸不畅,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见上述症状者。

    苏黄止咳胶囊,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临床用于感冒后咳嗽,咳嗽反复发作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符合上述症候者。感冒后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见上述症候者。

    莲芝消炎软胶囊,清热,解毒,消炎。用于支气管咳嗽,扁桃体炎,咽炎。


    温馨提示:

  • 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选购药品。使用中成药时,首先需要请中医进行辨证,做到合理应用。

  •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使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 发生不良反应时请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调换药物。

  •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 谢江强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人参含有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人参酸、葡萄糖、麦芽糖、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钾、钠、铁等成分。食用宜忌陈皮气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泡茶的材料,但不宜长时间饮用大量的陈皮茶,以免损伤元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2月29日第52期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作者/吴春水1.罗布麻降压片方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组成。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