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便秘伴入睡困难、口渴尿频多年”案
患者:高某某
性别:女
年龄:64岁
初诊日期:2024年11月8日
主诉:头晕伴失眠、便秘、小便勤多年。
现病史:患者述头晕不适,久坐后站立不稳,伴右膝关节疼痛,睡眠差,以入睡难为主,颈椎不适,纳一般,大便干呈羊屎状,小便勤,白天及夜间皆多,夜尿4-5次,易口渴、口干,饮水不解渴,老是端着杯子喝水,左脉:寸浮略滑有力,关弦浮滑有力,尺沉弦有力,右脉:寸沉略有力,关略沉滑有力,尺沉有力略弦,
诊断:失眠、便秘、痹症
处方: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3剂(代煎)
大扶正+左内透+右膝5
方组:柴胡24g 清半夏15g 党参10g 生黄芩10g
炙甘草10g 桂枝20g 赤芍15g 生姜15g
苦杏仁20g 厚朴30g 怀牛膝20g 制附片15g
葛根60g 大枣6个 猪苓30g 茯苓30g
生白术30g 泽泻50g 醋元胡30g 生大黄6g
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药渣泡脚。
11月11日二诊:述口渴无,小便顺畅了,次数减少,纳増,头晕明显好转,颈椎好转,大便仍干不好解,入眠差,腹诊:左下腹压痛,小腹正中压痛,脉同前变化不大,舌质淡红,苔薄白,予上方合桃核承气汤合交泰丸加减,方药如下:
柴胡24g 清半夏15g 党参10g 生黄芩10g
炙甘草10g 桂枝12g 赤芍12g 生姜15g
黄连3g 肉桂1.5g 骨碎补15g 制附片10g
葛根60g 大枣4个 猪苓30g 茯苓30g
生白术30g 泽泻50g 醋元胡30g 生大黄15g
桃仁15g 芒硝15g 茯神20g 夜交藤30g
11月14日三诊:述小便次数尽乎正常,入眠大好转,膝关节痛较前明显好转,未在头晕口渴,大便日一行,排便通畅,自觉身体很轻松,予上方续方3剂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初诊时口渴,小便不利,饮不解渴,脉浮滑,考虑五苓散证,左关弦浮,纳一般,考虑病在太阳少阳,以柴胡桂枝汤治疗,加杏仁厚朴以开宣肺气,治痹兼以通便(厚朴可放松肌肉),加元胡、牛膝以活血止痛强筋骨,葛根起阴气以治颈椎,加少量大黄活血兼通便,二诊患者诸证大减,唯睡眠及大便不行,入眠难考虑心肾不交,合交泰丸,加失眠对药:茯神、夜交藤,左下腹痛,考虑其人如狂…少腹急结的桃核承气汤证,三诊患者睡眠明显改善,大便已下,诸症好转,故续方治疗。
条文学习: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临证丨长期哺乳致头晕头痛案 翟争
本案并未以头晕头痛的部位为依据辨证,更注重患者个人基本情况。乳汁乃母体气血化生,长期哺乳精血耗伤,以八珍汤补气血为要务;《医宗金鉴》产后门:产后头痛面黄白,无表无里血虚疼……二诊时停止服用布洛芬,睡眠也好转,遂守方。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四篇心得 刘仲书
疟病证脉并治第四篇,共五条条文,方六首,疟病弦脉主之,可分为疟母,瘅疟,温疟,牡疟,劳疟。我个人认为学习此篇应该结合医学三字经中的疟病篇来学习,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治疗慢性胃炎验案 吴春水
张某,男,48岁。因反复胃脘胀痛3年,加重2个月。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慢性胃炎,经西医治疗后症状反复。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属湿热中阻证。 -
顽固皮肤病1年余,7剂柴龙显奇效! 宗琪
诊断:三焦瘀滞,湿毒为患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生大黄15g生姜20g(切)大枣6个(擘)土茯苓20g仙鹤草60g制附片15g煎服方法:冷水180 -
眼睑癣斑,中药疗效显著 李娟
病案分享:患者女,32岁,2024.7.21初诊,麦粒肿2月,右眼上眼睑有一花生豆大小癣斑,吃各种消炎药效不佳,也吃过一次中药,自觉无果,经朋友介绍来诊。遂开中药一周,告知患者复诊一次。现眼睑癣斑已消,患者告知,吃完一周药后就痊愈,这几次来例假也没有痛经。 -
口臭良方甘露饮 陈锦辉
口臭良方甘露饮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而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近年来,我应用该方治疗口臭,同样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对甘露饮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并有了一些体会。但是,对于时间较久的口臭症,则非甘露饮不可。 -
皮肤泻心汤治验录 陈锦辉
皮肤泻心汤治验录(一):多发性毛囊炎治验案患者:陈某伟,男性,16岁,2024年1月20日来诊。采用皮肤泻心汤进行治疗。皮肤泻心汤通过调和心火、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皮肤泻心汤以清热泻火、利湿止痒。 -
地狱中的牛马 陈鹏
地狱中的牛马文/陈大爷本该桂花飘香的季节桂花也保持了沉默秋雨绵绵的季节空中竟传来雷声雨里没有善良的味道这一世的牛马在地里你还是要继续拉磨原本的神仙还是神仙地狱里没有吴广白天的真相太阳不会告诉你夜晚的真相月亮也不会告诉我此生和前世一样都很清凉 -
桂枝汤治疗怕风、怕冷、汗出医案 张训景
徐某某,男,32岁,2023.06.16初诊主诉:怕风、怕冷、汗出3年余。2023.07.07三诊怕风、怕冷、乏力好转,汗出改善不明显,眠差。汗出,怕风,怕冷,紧张均消失。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最新文章
-
脾肺同治治疗小儿痰湿久咳 陈积武
赵某,男,1岁2月,反复咳嗽咳痰1月余。
-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 白成振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痄腮,中医亦称为“腮肿”“颐毒”等,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控制疾病传播和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
急性腰扭伤怎么办?——按压手部穴位试试呗 于军
大过年的,亲朋团聚或外出旅游,如果突发急性腰扭伤或腰痛,疼痛难忍、腰部活动受限,想去医院都动不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急性腰痛时,在此四点附近找最痛或最酸胀的部位,即为此次的腰痛穴。用拇指对穴位进行用力的垂直按压,同时慢慢活动腰部,直至腰部活动正常。
-
痛风 潘洪波
主治:关节炎或痛风、有寒,有湿,有热,有痰,有血,之不同皆为通治,針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湿性关节炎。
-
口干口苦案二则 王建飞
案一2023年10月19日秦某,女,82岁,初诊。邪热劫阴则口干口苦、舌红少津苔薄黄。案二2023年11月14日缪某,男,31岁,初诊。主诉:口干口苦3个月。胃纳可,夜寐尚可,时有便溏,晨起时口干口苦明显,喝水多,常一口气喝完一瓶500ml矿泉水。口干口苦
-
浅述痞满及其治疗预防 张宝华
浅述痞满及其治疗预防痞满是指胃脘部痞满,患者自觉胃脘部堵塞、胀满不舒,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本文将浅述痞满的病因与及其治疗预防。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痞满的发生。
-
特禀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特禀质(一)体质特点1.整体特征特禀质可分为过敏性体质和身体缺陷两类。
-
不明原因身痒,中药一周疗效显 李娟
治则:健脾胃,清内热,消积食处方:保和丸加减2024.1.6二诊,患儿大便可,每天一次,身不痒,饥饿感减轻,怕热不甚,上药稍作调整,继服一周。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