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
处方:柴胡12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黄芩8克,太子参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石菖蒲6克,葛根30克。每天一剂,水煎服。
随症加减:头痛加白芷6克,玉竹15克;自汗出怕风加桂枝6克、白芍10克,浮小麦15克;腹泻加茯苓10克,白术10克;耳鸣甚者加磁石12克,丹参10克;失眠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
用药感悟:葛根虽能解肌升阳,但是它升阳气的同时,还会把下焦的阴水也往上调。当肾水的封藏功能比较差的时候,阴水往上泛,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对于这种情况时,可以加入牡蛎15~30克,则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处方依据:
通耳方(自拟方)选用了治耳鸣耳聋专方“通气散”,少阳病专方“小柴胡汤”,以及定向专药石菖蒲、葛根等组合而成。
一、通气散治疗耳鸣耳聋依据;由柴胡,川芎,香附组成的通气散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用于治疗“耳聋不闻雷声”。他认为;“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方中以柴胡为君,疏肝理气解郁,宣通阳气,直走少阳而通耳窍;臣以香附辛香走散,微苦清降,疏调气机以开郁结;佐以川芎升散透达,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达血海,使一身气血通顺畅达。《内经》曰:‘非升降,无以生长壮老已。’耳聋常见原因有二;一是脑气与耳气不相衔接,气为之不通。二是耳窍通脑之路被阻,血为之瘀滞。因此,行气活血,通之则聪,这就是通气散的由来。
二、小柴胡汤治疗耳鸣耳聋依据:小柴胡汤是少阳病方,“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之阳证,阳热在胸腹腔间,半表半里之处,既不可入里,又不可出表,只可向上行于孔窍之间。”(《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中提到:“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所闻”“目赤”等,皆属于孔窍病变。故对耳窍的治疗,从半表半里之少阳入手,使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顺应人体疗病的自然规律。
三、定向专药的选择:
1、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袪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谓其有“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之效,主要用
于耳鸣耳聋兼有神昏头沉者。
2、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李东垣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本草正义》:“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因此使用葛根的升阳作用来治疗耳鸣耳聋。另外,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葛根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有活血通窍,引诸药随病所之功。
上方经过临床多例验证,效果很好,故编录于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圣人不器,大师可现 张宝华
圣人不器,惟道是从,所为皆是随境说法,而世人多是断章取义,近名利而趋之,诸若仁义亦是口应心非,呜呼!古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殹”为治病时之扣击声,“酉”乃用以医疗之酒。因医者之职责为治疗,故“医”又引申为治疗,复引申为医术。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在用药上也是“一药之差”! -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 -
经方实验录之泻泄 张宝华
今逢仲夏,湿热蕴蒸,旧疾作强,复有蚊咬伤。观其面、舌、脉、证,乃寒热错杂之厥阴病,不可随众与抗生素、止泻剂,宜半夏泻心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面舌此乃拨乱反正之际,正渐强,邪欲退却,志不可移也,首诊方去厚朴与之。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根据两个条文的对比,我们知道仲景之学的奇妙之处往往就是在细微之处才能见到真谛!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在熟悉条文的基础上就要开始对某些条文进行比照研究,逐字逐句分析理解,逐步领回仲景经方思想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天,小编会利用自己薄弱的理论基础为大家试着介绍自己发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几个具有对照意义的经典条文…… -
栀子豉汤 李华歆
小编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个方子——栀子豉汤!发汗,下法解上津液,胸中有郁热,可以用栀子豉汤治疗!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下利后伤津,热郁成烦,心下濡者尚无实证,可以栀子豉汤! -
过于活泼未必是好事 谢江强
过于活泼未必是好事刘氏夫妇是我的邻居,老来得子,两个人都快40岁了才有了宝贝疙瘩明明。看着明明长大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孩子似乎是有点过于活泼。我也曾经委婉地和刘氏夫妇提过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认为这只是孩子过于顽皮、精力旺盛的原因,也没太放在心上。 -
条文 李华歆
1SPRING2024第77条中患者在经过“吐法”、“下法”后出现心烦、恶热并觉胸中郁闷不舒等不是,这可能是因为邪热乘虚而入,上焦有了郁热,治疗上要以“宣透”为法,仲景告诉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栀子豉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栀子豉汤汤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亚健康状态 张宝华
董某某,男43岁。既往有鼻炎,性功能下降等病病史。年末时值立春,春阳生发,素来劳累心身,精气耗于前,适值少阳生生之气生发,无以为基耳。
-
远程开方,调理月经一个月后怀孕 李文选
医案:贺某某,女,29岁,安溪人。
-
打败疾病的是你的免疫力 陈鹏
治病就和打仗一样的。♟中药和西药,只是你手中的武器♟而膏方是干粮。。其实真正打败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你自己的免疫力。。→→→
-
今天收到一面锦旗,右侧三叉神经痛4年,吃了34副中药,不疼了 于军
今天收到了今年的第一面锦旗。83岁老先生,右侧三叉神经痛4年,经熟人介绍都我这儿看病。我给患者是纯中药治三叉神经痛。我算了一下,一共吃过34副中药。今天,他想治治腿痛。
-
针灸治疗受凉后项背疼痛1天案 宗琪
按语:患者因受凉后诱发项背疼痛不适,恶寒无汗,精神佳,脉浮紧,考虑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先以针灸救急,取合谷以解表发汗,风池以祛风散寒,列缺以解肌散邪,重灸大椎以温经散寒,逼邪外出,术后患者症状好转,但仍未痊愈,因家中有葛根汤颗粒,遂嘱晚上顿服2袋善后。
-
胸闷胸痛医案整理 谢江强
2019年9月15日二诊:服药后胸闷胸痛,十去八九,继以上方7剂治之,煎服法同前。医案105王某,52岁。
-
口干口苦案二则 王建飞
案一2023年10月19日秦某,女,82岁,初诊。邪热劫阴则口干口苦、舌红少津苔薄黄。案二2023年11月14日缪某,男,31岁,初诊。主诉:口干口苦3个月。胃纳可,夜寐尚可,时有便溏,晨起时口干口苦明显,喝水多,常一口气喝完一瓶500ml矿泉水。口干口苦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医案55陈某,男,28岁。此案嘈杂,肝胃郁热使然。方中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助柴胡散肝郁解郁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瓦楞子对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有制酸止痛作用。医案56吴某,女,36岁。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