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眼中之竹茹

2024.07.03 670阅读 评论数 4 12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之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之中间层。本品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则称“齐竹茹”。本品常用别名有竹皮、青竹茹等。《金匮要略》中称竹皮;《本草经集注》则谓青竹茹;《别录》曰淡竹皮茹;《食疗本草》言淡竹茹;《草木便方》称为麻巴;《上海常用中草药》则名竹二青。

《神农本草经》曰竹茹:“气味甘、微寒,无毒。主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

注:“主呕,温气”即呕气,“寒热”,张隐庵曰∶“此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为热矣。脉络不和,则或寒或热矣。”“吐血,崩中”,张氏又曰:“充肤热肉澹渗皮毛之血,不循行于脉络,则上吐血而下崩中矣,竹茹通脉络,竹茹皆治之。”

早在魏晋时,竹茹就已经用于养生。如《别录》曰竹茹“主呕啘,温气寒热”,其以明确提出竹茹以止胃气上逆而治呕;后之《药性论》指出竹茹养生可清肺热。

《本草述》曰竹茹“除胃烦不眠”;《本草纲目》新增“血液妄行”。而在《化义》有“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胃热噎嗝,胃虚逆呕,热呃咳逆,痰热恶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心烦燥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热痰之象,悉能奏效”。已是相当完备已。

《本草再新》总结为“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化瘀”,虽竹茹有治“血液妄行”之功,然临证用之鲜见,李频湖言之或为之药物性味推演络绎。《本草汇言》言:“竹茹,清热化痰,下气止呃之药也。如前古治肺热热其,咳逆上气,呕哕寒热及血溢崩中诸证,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如诸病非因胃热切勿用。"

按:竹茹有记端于《本经》,不啻于治病,魏晋后亦用于养生,依其良能佳效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今仍为常用中草药之一,其甘,性微寒,气降,清热化痰除烦而不伤气,下气止呕而不伤津,甘寒而润肺胃,洵为药养之佳品。

竹茹入方疗疾首见于《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9条:“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注:妇人新产不久,密室乳子,斯时汗多津伤,气血未复,乃乳中虚症。须留意“乳中虚”处,此非真正之虚热,而为太阳阳明合并之热,所谓之“虚”乃相对于阳明里实之大便难来言而为里虚、中虚。故尔以桂枝甘草汤加大枣解太阳之表,降冲下气而平呕逆,甘草重用在益气;竹茹,伍石膏、白薇等在清阳明里热以解烦乱。竹茹于竹皮大丸中,主清热除烦,下气,安胃止呃。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3条:“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此方即橘皮汤而重用苦温之橘皮行气和胃,以辛温之生姜暖胃化饮散寒,益以甘微寒竹茹降逆气,甘草、人参、大枣等皆味甘,能安中缓急,是故本方治橘皮汤证其哕逆剧烈而急迫者。参、草、枣之甘用,足见其适应证为胃虚所致呃逆,或呕哕咳逆者。半夏辛温,能辛化水饮,开痰涎,温而不碍脾胃,若益于本方,其治呕哕诸逆更妙。有医家临证得验,百日咳哕逆者本方亦验。上可知竹茹于橘皮竹茹汤方中,主在咳逆,能安胃降逆。

按:经方用竹茹见于以上2方,主在清热除烦,安胃降逆,化痰止咳等。本药端于《本经》,组方于《伤寒》,藉其甘不碍胃,寒能去热,性降可下气,于虚而有气逆痰热证尤宜,是故历代医家推崇备受。若《医学入门》谓:“治虚烦不眠,伤寒劳复,阴筋肿缩腹痛,妊娠因惊心痛,小儿痫口噤,体热。”《本草汇言》:“竹茹,清热化痰,下气止呃之药也。如前古治肺热热其,咳逆上气,呕哕寒热及血溢崩中诸证,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如诸病非因胃热切勿用。"由经方应用看窥,竹茹与竹叶性味相近,皆味甘,性平和,能清热化痰,可除烦止呕下气止呃。

附:现代医家竹茹共识。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功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主治: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及用量: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中医上所说的津液是什么? 王晨阳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崔乐

    治疗抑郁症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人中、间使、太冲、合谷、大陵、劳宫、丰隆、涌泉、大椎、陶道、身柱、哑门。李某,女,22岁,患者诉情绪抑郁4年。初起头眩,注意力不集中,后则倦怠寡言,情绪抑郁不舒,发病时独语。精神卫生中心诊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