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的多样性符合中医“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沈金鳌云:“痰饮其为物,流动不测,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现代疑难杂病症状的多样性符合中医“怪病多痰”之说,如朱丹溪所说:“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
现代疑难杂病治疗的棘手性和康复的缓慢性符合中医痰邪重浊黏滞胶结、治疗困难、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及缠绵难愈的特点。
辨证思路
痰证诊断以脉为重。李士懋从“脉诊辨证大纲说”“虚实脉诊大纲说”“气血脉理大纲说”之“脉诊三纲鼎立说”入手,统领痰证的诊断。
李士懋认为,痰证的典型脉象是滑脉。脉何以滑?因为痰邪阻遏,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则激扬气血,故脉滑。犹如河中有石,水流经过时,则与石搏击,激起波澜。正如其在《脉学心悟》中说:“或问既为邪阻,脉何不沉、迟、细、涩、结而反滑?盖邪阻重者,气机阻滞亦重,气血通行艰难,故脉见沉迟细涩结之类,甚至脉闭伏而厥。若虽有邪阻,但邪阻不甚,气血与邪搏击而波澜涌起,则脉可滑”。
在滑脉的基础上,滑而有力为实证,滑而无力为虚证。若脉滑实坚搏弹指,乏和缓之象,乃胃气败,此为真脏脉,乃大虚之象,不得误认为实脉。
在滑脉主痰证、痰证分虚实的基础上,结合形体肥胖、素胖今瘦、素瘦今肥、头面肿胀、颜面黄胖、眼睑肿胀、目胞肿胀、皮下可见颗粒或绵软包块、头昏沉重、眩晕耳鸣、咳喘痰多、失眠惊悸、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口不知味、肠鸣腹泻、身体某一部分突然疼痛不已、手足麻木、舌肿胀麻木、局部冰冷或灼热、阳强不到、阳痿不举、癫痫、狂躁、抑郁、舌苔浊腻等症状,即可考虑为痰证。
治疗原则
古代医家治痰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如明代医学家王纶在《名医杂著》中说:“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末在肺也,贮于肺”。
但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脾肺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
在脾者,虚证多为脾气亏虚证,方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实证多为痰湿蕴阻,方用二陈汤、越鞠丸、保和丸、六郁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加减。
在肝者,虚证多见肝血虚、肝阴虚证,方用四物汤、一贯煎等加减;实证多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所致,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
在心者,虚证有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证,方用生脉饮、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真武汤等加减;实证多见心火亢盛证,方用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清营汤、清宫汤等加减。
在肺者,虚证多见肺气虚和肺阴虚证,方用生脉饮、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加减;实证多见痰湿阻肺、痰热蕴肺证,方用止嗽散、泻白散、千金苇茎汤、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等加减。
在肾者,可见肾阴虚、肾阳虚证,方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左归丸、右归丸等加减。
李士懋治疗痰证反对不加辨证,便用二陈汤统治诸痰,特别是对于阴血津液亏虚、虚火上逆、炼液为痰者,更是主张不能妄用。他认为,痰证治疗贵在加减,应根据痰的不同性质,给予灵活的加减变化,正如《医林绳墨》所言:“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在下者提之”。
其中:
湿痰者,可加苍术、白术、木瓜、生薏米、晚蚕砂、厚朴、枳实等;
风痰者,可加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天竺黄、僵蚕、地龙、蜈蚣、全蝎、白矾、皂荚等;
寒痰者,可加半夏、白芥子、苏子、天南星、白附子、白矾、皂荚、杏仁、旋复花、紫苑、款冬花、白前、桂枝、细辛、干姜、生姜、川乌、川椒、麻黄、火硝等;
热痰者,可加瓜蒌、竹沥、荆沥、竹茹、天竺黄、浙贝母、川贝母、郁金、桔梗、射干、前胡、天竺黄、天花粉、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连翘、栀子、青黛、朱砂、牛黄、雄黄等;
郁痰者,可加川芎、香附、郁金、玫瑰花、代代花、川楝子、元胡、柴胡等;
食积痰者,可加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焦槟榔、木香、砂仁、枳实、青礞石、皂荚、牵牛子等;
痰核者,可加海浮石、海蛤壳、生牡蛎、昆布、海藻、夏枯草、黄药子、瓦楞子、五倍子、皂荚等;
皮里膜外痰者,可加竹沥、荆沥、竹茹、天竺黄、浙贝母、白芥子等;
气虚者,可加生黄芪、党参、人参、红参等;
血虚者,可加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黄精、玉竹、枸杞子等;
阴虚或津液亏虚者,可加生地、元参、麦冬、女贞子、天冬、龟板、鳖甲等;
阳虚者,加炮附子、桂枝、干姜、补骨脂、吴茱萸等。
此外,李士懋治疗痰证反对过用攻利,因过用攻利,或伤脾胃,或伤肝肾,或伤气血,或伤阴津,反致正气伤残而痰愈多。正如《丹溪心法·痰》中所说:“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张景岳亦说:“善治痰,惟能使其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从瘀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不仅符合中医痰邪的特点,亦符合瘀血的特点。
瘀血的产生,既可以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致,也可因寒邪凝滞、热邪伤阴、气滞血停、外伤瘀阻等邪气阻滞而致,正如王清任所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
现代疑难杂病的病程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特点,其迁延日久,病情较重,病邪深入,由气及血,伤及血络。正如叶天士所说:“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的多样性符合中医“络脉分布广泛”之特点。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孙络,遍布全身,无处不有。正如张景岳《类经·经络类》所说:“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
现代疑难杂病症状的繁杂性和多样性符合中医瘀血特点。瘀血的临床表现亦纷纭繁杂,仅王清任就总结了50余种血瘀病证,其中不乏紫黑印脸、交节病作、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食自胸后下、心里热(灯笼热)等奇病和怪病者。
辨证思路
李士懋认为,瘀血证无定脉。他说:“典型的瘀血脉象为涩脉。因瘀血阻塞,故脉涩,但又不可以未见涩脉而否认瘀血的存在——随瘀血阻塞的程度不同,脉亦异。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沉滑相博,血结胞门’。血结何以脉滑?这是因为瘀血阻痹的程度不同。如石阻水道,轻者,水流经时,与石搏击,激起浪花,则脉滑;阻痹重者,水道畅通,则脉涩”。
无论瘀血证表现为涩脉,还是弦脉、细脉、滑脉或迟脉,都是瘀血闭阻气机的表现。在这些脉象的基础上,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结合痛处不移、刺痛夜剧、癥瘕痞块、肢体疼痛、麻木、拘挛、萎废、水肿、如狂发狂、失眠、健忘、痴呆、但欲漱水不欲咽、口唇干燥、幕则发热、手掌发热、骨蒸劳热、面色黧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毛发焦枯脱落、唇甲色暗、小腹鞕满急结、大便干色黑反易、妇女经水不调、崩漏或闭经甚至不孕、舌暗瘀斑瘀点、下络脉紫暗等症状,即可考虑为瘀血所致。
治疗原则
治疗瘀血当活血化瘀,正如王清任所说:“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李士懋在临床上治疗瘀血证,推崇仲景和王清任逐瘀诸方,如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鳖甲煎丸、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同时,他还强调,应用活血化瘀法必须辨证论治,或清热活血,或通络活血,或化痰活血,或温经活血,或温阳活血,或逐水活血,切不可一味活血。
此外,瘀血证治疗亦贵在加减。
李士懋在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芎、赤芍、丹皮、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郁金、益母草、泽兰、蒲黄、元胡、姜黄、三七、干漆、地龙、土元、水蛭、牤虫、蜣螂、蛴螬、穿山甲等。
火热内蕴者,配伍连翘、栀子、元参、柴胡、升麻、葛根、蒲公英、夏枯草、皂角刺、桔梗等;
经络不通疼痛者,配伍辛香走窜、通络透窍的冰片、老葱、生姜、黄酒、羌活、白芷、藁本、蔓荆子、海风藤、威灵仙、桑枝等;
肝郁气滞者,配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香附等药物;
寒凝气滞者,配伍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桂枝等;
气虚者,配伍党参、白术、炙甘草、生黄芪等;
阳虚者,配伍炮附子、干姜、肉桂、仙灵脾、巴戟天等;
血虚者,配伍当归、白芍、何首乌、黄精、玉竹等;
津液亏虚者,配伍麦冬、元参、天花粉、葛根、知母、天冬等;
肾精亏虚者,配伍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狗脊、骨碎补等。
从痰瘀互结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有痰邪为患者,有瘀血为患者,但临床最为多见的,却是痰瘀互结为患者——痰证日久,阻滞经络,导致瘀血;反过来,瘀血日久,阻滞经络,也可导致痰湿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之证。
辨证思路
痰瘀互结证诊断以脉为重。李士懋从“脉诊三纲鼎立说”入手,统领痰瘀互结证的诊断。
首先,他将痰瘀互结证分为两种类型: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和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其中以前证为多见。
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脉象以滑脉为主,滑而有力为实证,滑而无力为虚证,结合形体肥胖、头晕昏沉、胸闷黏痰、胃脘痞满、肢体麻木、癥瘕痞块、带下白稠或黄稠、舌胖大舌苔浊腻等痰证症状加以判断,再兼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甲色暗、舌暗等其中一两个症状,即可诊断。
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无论是涩脉还是弦脉、细脉、滑脉、迟脉,均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结合局部疼痛、癥瘕痞块、面色黧暗、两目暗黑、唇甲色暗、经色紫暗血块、舌暗等瘀血证症状加以判断,再兼有形体肥胖、口粘有痰、头晕昏沉、苔浊腻等其中一两个症状,即可诊断。
痰瘀互结者多病情深重,可造成全身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多脏腑功能失调,甚至危及生命。如痰瘀阻滞心胸的胸痹心痛,可导致真心痛甚至致死;痰瘀阻滞心窍的中风证,可导致神识昏迷、语言蹇涩甚至导致骤然死亡;痰瘀毒阻滞脏腑经络,可导致癌肿难消、胸腹水内生、肌肉瘦削、神识昏迷甚至死亡等。
痰瘀互结为患,胶结难解,阻滞气机,阻塞脉道,病情深重,病位广泛,因
而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导致病情缠绵,迁延不愈。如肺胀患者,由于痰瘀互结于肺,肺气不利,日久导致肺脾肾虚损,表现为胸中满胀、痰涎壅盛、面色晦暗、唇舌发绀、四肢浮肿、动则气喘等,致使病程漫长,迁延难愈。
治疗原则
李士懋提出,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和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治疗方法有所侧重:前者以化痰为主,后者以活血为主。方剂常选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有陈皮、清半夏、茯苓、瓜蒌、薤白、浙贝母、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郁金、竹沥、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丹参、降香、苏木、刘寄奴、泽兰、僵蚕、地龙、土元、水蛭、蜈蚣、全蝎、蜣螂、牤虫、露蜂房、乌梢蛇等。
李士懋指出,上述两种证型的虚证多兼气虚和阳虚,因气虚无力推动和阳虚失却温煦,都容易导致痰瘀的产生和停滞。痰为阴邪,血属阴类,痰瘀互结形成后反过来更会损伤元气和阳气,从而加重元气和阳气的耗伤,当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要注意配伍补气药和温阳药,如生黄芪、党参、炮附子、干姜、桂枝等。
上述两种证型的实证多兼火热,因火热易炼液为痰和热入营血烧炼成瘀,此时,可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配伍清热泻火和养阴生津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生栀子、蒲公英、生地、元参、麦冬、沙参、石斛、葛根、知母、天花粉、白茅根、芦根等。
李士懋认为,痰瘀互结证较之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加顽固难化和缠绵难愈,难求速效,故治当缓图,应善于守方,既攻逐邪气,又不伤损正气,方为王道之法。同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一切辛辣厚味及助湿生痰、碍气留瘀之品均当慎服,方能取得佳效。
I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再康。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6—巳时(脾经当令) 张训景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所以体内缺乏蛋白质严重,免疫系统就出问题了,如果惧怕针灸,艾灸解溪穴也可以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解溪穴同时还是补充能量的一个穴位,9点到11点针灸解溪穴,宇宙间能量源源不断的从针上把能量补进去。 -
经方之脾虚腹胀 郭文龙
主诉:腹胀满不适6个月。治疗方药:厚姜半甘参汤具体方药如下:厚朴40清半夏20生姜40人参5炙甘草107剂颗粒剂每日2次辩证分析:老年患者体型偏胖,素体脾虚,痰湿体质。又因情绪波动“肝郁乘脾”导致脾气进一步虚衰,运化无力,痰湿内生,有形痰湿阻滞气机故见腹胀 -
孩子的“五行”缺什么? 谢江强
过去算命的人总说一个人五行缺什么,我认为这个孩子最缺的是玩。我对孩子的父亲说:“孩子放假时你能不能带他到农村去玩一次,像这样的孩子,到农村疯玩两个月,身体绝对会有变化。”您给孩子这么大压力,让他这么痛苦干什么?孩子考试是不是第一名,也不是最重要的。 -
小柴胡 李华歆
而简单来说“小柴胡汤”的组方思想其实在于调和“木”与“土”的关系!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叶某某,男,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4年1月18日初诊。1月22日电话随访,脐下胀痛未再出现,而且睡眠明显好转。 -
方子越大越有效? 李华歆
是因为小编平时接诊患者时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对中医有些误解,有些人会主观的认为中医开方,方子开的越大说明医生越有水准,方子开的越大也预示着疗效越显著,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不是方子开的越大越有效呢? -
性激素六项 曹雪盼
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会开性激素六项的检查。接下来分别论述一下性激素六项的意义:1、促卵泡生成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随便聊聊中医 李华歆
而经方是“辨证论治”的经典体系,所以让大家了解经方、学习经方才能推广经方,这样才可能让更多人愿意相信中医,这才是发展中医的底气! -
腰突 潘洪波
服用1周,腰背肿胀疼痛大有缓解。
最新文章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元旦的灯 陈鹏
又一个元旦文/陈鹏2024.1.1月亮圆了又缺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腊梅花悄然的开放庆幸的是你还在最大的龙也灭不了佛祖的灯我对你的思念亿万年不会变杯中的酒都化作财富的眼泪我手酸了梦里钱太多了,怎么数也数不完梦醒了佛还在,我也在一切都成真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咳嗽小记 张宝华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的《皇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对于咳嗽中医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解除了咳嗽带来的困苦,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
皆言是火,余独为虚劳湿郁 张宝华
刘某某,男,61岁。五剂,日一剂,水煎服。药后未来面诊,反馈曰,诸症几无,唯性功能仍低下如旧,因生计奔波,无暇复诊,嘱清淡营养饮食,调畅情志,适寒温,避免劳累,将息调养善后,病情变化随诊。无从得知,本就虚劳之体,就患之症焉有实火之征欤?
-
中药调理小儿尿床 谢江强
小小药方来帮忙:学会用中药调理小儿尿床小儿尿床,指小儿不自主地于夜间熟睡时排尿,尿床后并不一定发觉并未醒来。情绪管理不当是小孩子尿床的原因之一。小便的管理取决于肾和膀胱的功能,倘若孩子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就会影响肾和膀胱功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遗尿等。
-
孩子吃饭香,妈妈不担心 谢江强
孩子吃饭香,妈妈不担心:小儿厌食的速效调理法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欲饮食、食欲不振,甚至拒绝饮食的一种常见疾病,也可作为伴随着夜惊啼、情绪问题、感冒等疾病而出现的症状。8岁的林同学,平时吃饭挑食,不爱吃蔬菜,而且脾气急躁,耐性不足,十分好动。
-
我心中的独活寄生汤 张宝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独活(三两)桑寄生(二两)杜仲(二两)牛膝(二两)人参(二两)茯苓(二两)甘草(二两)干地黄(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川芎(二两)防风(二两)细辛(二两)秦艽(二两)桂心(二两)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
-
表现为背肩胸前疼痛的一类颈椎病,也会痛到肋侧和腰 钟金桥
如果查颈椎X片有C5-7的颈椎下段关节紊乱,结合具体体查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可初步判断为颈椎病导致的胸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为主时表现的症状往往诊断为颈肩综合征,但区别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个手臂麻木流胀疼痛。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感冒后咳嗽不愈2月余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1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厚朴30g苦杏仁20g大枣6个连翘20g甜叶菊1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煎),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
提供了一条解题思路
痰证不好去,主要因为水道不畅通,运化津液恢复,痰证可以治疗一大半了
李士懋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国医大师。精于脉诊。著有《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
百病多由痰作祟,可以从痰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