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2023.12.15 945阅读 评论数 4 8

张*,女,48岁,2023.07.05 初诊
主诉:过敏性鼻炎病史1年余,加重伴过敏性哮喘1月。
现病史:1年前起出现遇凉后出现喷嚏、流涕症状,涕为白色清稀,量较多,晨起为著。后发展为遇凉遇热均喷嚏流涕。1月前饮食不慎即出现咳嗽、咽痒、喘憋。平素畏寒,乏力,时有烦躁怕热。时有头痛。纳眠可,二便调。
舌脉:舌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厚腻略黄,脉沉。
中医诊断:哮病(外寒里饮兼郁热  肺脾两虚 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1.过敏性哮喘
         2.过敏性鼻炎
方剂:小青龙加石膏汤
方药:蜜麻黄6g 桂枝9g   白芍 9g    清半夏 10g
     干姜 6g   细辛 3g   醋五味子6g 石膏 30g
    川芎 10g  白芷10g  伸筋草 15g  炒芥子 10g
    炙甘草9g  炒苦杏仁10g

                      3付 自煎 日一剂
2023.07.18 复诊
症状好转,曾发作1次喘憋,较前减轻。
上方+炒鸡内金 15g 白术 15g 桔梗6g 茯苓15g 薏苡仁15g 5付
2023.08.18 复诊
症状明显好转,偶有喷嚏,流涕量少。偶喘憋轻微。效不更方。 5付

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

哮喘概述

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不仅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了治疗方药,而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渊薮(sou)。
《时方妙用·哮证》:“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ke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
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为-与喘病区分故定名为“哮病”。

小青龙汤条文

1.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2.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3.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

 4.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

5.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

小青龙汤组成




小青龙加石膏汤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哮病的辨证论治


发作期:

1.寒哮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白色粘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遇寒而发,形寒怕冷,或有恶寒,喷嚏,流涕等表寒证。
舌脉: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
细辛、半夏、生姜:温肺蠲饮降逆;
五味子:收敛肺气;
紫菀、款冬花、甘草:化痰止咳;
大枣:和中。

2.热哮
症状: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
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以平喘;
黄芩、桑白皮:清肺热而止咳平喘;
半夏、款冬花、苏子:化痰止咳,降逆平喘;
白果:敛肺气以定喘,且可防麻黄过于耗散之弊;
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缓解期:

1.肺虚证
症状:气短声低,动则尤甚,或喉中有轻度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觥白,常自汗畏风,易感冒,每因劳倦、气候变化等诱发哮病。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
黄芪:益气固表;
白术:健脾补肺;
防风:屏蔽御邪。

2.脾虚证
症状:平素痰多气短,倦怠无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于腹泻,每因饮食不当则易诱发哮病,
舌脉: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
陈皮、半夏理气化痰。
脾肺两虚者,可与玉屏风散配合应用。

3.肾虚证
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或喉中有轻度哮鸣,腰膝酸软,脑转耳鸣,劳累后易诱发哮病。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
舌脉: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
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肾摄纳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预防调摄

注重宿根的形成及诱因的作用,注意天气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致过争的灰尘、花粉、食物、药物和其他可疑异物。
戒烟酒,饮食清淡而富营养,忌生冷、肥甘、辛辣、海鳣发物等,以免伤脾生痰。
防止过度疲劳和情志刺激。
适当运动,选择太圾拳、内养功、八段锦、散步或慢跑、呼吸体操等方法长期微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哮病发作时,密切观察哮鸣、喘息、咳嗽、咯痰等病情的变化,哮鸣咳嗽痰多、痰粘难咳者,用拍背、雾化吸人等法,助痰排出。对喘息哮鸣,心中悸动者,限制活动,防止喘脱。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训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李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耳后疼痛1月。黔驴技穷之际,笔者想到了针刺,想到了黄帝内针,于是建议患者以此治之,患者也欣然同意,前后针刺10次,临床治愈。

  • 基于壬水癸水治疗水肿 罗沿印

    临床中,水肿病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壬水、癸水也密切相关。水肿一般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水液潴留,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浮肿的病证。壬水、癸水学说是十天干与阴阳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而成。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气血足则百病无 谢江强

    气血足则百病无痛经患者不可不知的调养方我的一位患者靳女士,因为贪凉饮冷,经常痛经,饮食也不是很规律。另外,靳女士的面色非常晦暗,这正是贫血的征兆。另外,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去掉阿胶,并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2至3小时。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蛇串疮小记 张宝华

    蛇串疮一、概念蛇串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引发水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