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临诊碎玉—伤寒经方的江湖风波

2022.02.21 1216阅读 评论数 2 13
 自从汉代张仲景总结书写《伤寒论》经历了将近两千年的时间岁月,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学术上的学派,更像一个武林江湖,门派林立,众说分云,依旧是在比试竞技。《伤寒论》的前身《汤液经法》为代表的经方派,完全有可能是发源于另外部落,或者同一部落的不同阶层。这些部落或氏族代代相传的就是一个一个的方子,比如可能我这个氏族首领一代一代地往下传桂枝汤,他那个氏族首领可能一代一代往下传麻黄汤。然后慢慢地氏族联姻,形成了部落,部落联姻形成部落联盟。整个部落联盟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把方子汇集起来,记录下来,这可能就是一本原始的经方派的书。记录每个方子有哪些药物,如何配制,主治什么,有什么样的使用标准,可能就是这么传下来的。他里面可能没有太多的理论,只有使用的指征和历代使用的体会。就这么传,传着传着就传到张仲景的手里了。据说张仲景的老师是张伯祖,这个张伯祖到底是姓张名伯祖,还是说张仲景叔伯辈里头的一个人,现在不好确定。张伯祖的手里可能就有一本经方秘卷,记载有每个经方的使用指征,他用这本书里的经方治病救人,有治好的,也有治不好的,但无论如何这些临床经验连同秘卷最终一定是传到了张仲景的手里,而且这本书的名字可能就是《汤液经法》。今天这个问题发表以下个人观点。

图片

    最古老的目前在中医这个国粹专业里面地位第一的是《黄帝内经》。他的问世确立了,中医的基础理论核心思想,一直在指导这中医的发展和理论思想的完善,虽然百家证明,但是还是万世归宗。《黄帝内经》是基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采用类比思维,以比类取象的方法研究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而创立的一套医学体系。这一医学体系的特点,一是在理论体系上高度完备,二是主要的干预手段是针灸而并非方药。比如,《内经》中讲“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这种对治的理念我们乍一看以为是讲寒证要用热药,热证要用寒药,但事实上这两段话全是讲针灸的。特别“宛陈则除之,陷下则灸之”,他一个是讲放血疗法去瘀血,一个是讲灸法。其他的表述也都是针对针灸疗法的,只有针灸才能明确地针对经络进行补泻。

   还有一本书,叫《辅行诀》,是南朝一个道医“陶弘景,他在经方里面找了一些方子写到这本书里,辅助于修道的人调理身体,让身体完全没有毛病,为修道筑基奠定基础,所以叫辅行诀,所以《辅行诀》就是辅助修道的一本书。从这本书来看,研究经方的最高境界就是修道的入门境界,二者之间是衔接的。因此,如果将经方的六重境界全部突破了,就可以把身体一直炼到返璞归真、返老还童,然后就具备修道的基础了。

    我们目前学校开始学中医的,起始学习的是阴阳、五行、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经络等辨证方法,到了《内科学》不管什么疾病都分了好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后又有治法,例如感冒分为偏实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燥感冒、暑湿感冒,还有偏虚的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但是真正的临床上用《内科学》上的方子有效率有多高大家心知肚明,我们如果用这种推理方法来应付考试做题是没有问题的,但临床中很难具备这么对仗工整且典型的症候,这就导致学校的学生一出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证候不典型。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病人到药房抓药,拿了四说每个方子各抓三副。药店的人就很好奇,问你给几个人抓药啊?结果呢病人说就他自己一个人吃。店员就问他一个人为什么要吃四个方子?这病人说他找了个大夫,大夫看了内科书说他这个病分四型,每个型都不典型但每个型都像,大夫辨不出证来,就四个证型的方子各开了三副轮换着吃,哪个方子效果好就接着抓,别的方子就不要吃了。教科书只不过教会我们诊断思路罢了。并不是经典书籍。还有一本书叫《医宗金鉴》虽然是清朝的书籍,但是也是教材,虽然已经几百年,但是现在还是行之有效。只不过我们现在学医都要为考证而努力,不得不遵循大纲和教材,这才是中医真正的悲哀!
其实这个问题不单纯是学习方法造成的,更是教材体系造成的,其结果就是理事不能相融。理就是理论,事实就是治疗具体的病人、实际的疗效。理论和事实不能相融,没办法就去找老中医验方,治好了觉得老中医经验厉害,治不好就认为老中医也不行。这样的人做科研没问题:如某方治疗某病某证188例,有效率98%,显效率多少,其实他自己心里都不信;也可以写论文;活的年纪够大也能当名老中医。为什么呢?只要名气够大,年纪够老,记录下来的病例都是有效果的。所以有好多科班出身的医生,好多科研的大拿,乃至于一级教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晋升副高、正高,虽然头衔是名医的。这种人理论学得很多,但独自出门诊打不开局面,只能到病房管病人,让老中医开方子。网络上按照病名搜方子,等到熬上好多年,晋了中级、晋了副高,然后开始出诊,名气也大了,头衔也有了,自然有了很多患者,他就觉得终于得道了。他们的一生就是这样,终生在这个境界的人,学了好多东西,也进行过大量的实践,但是没有真正迈进中医的大门,他身上没有建立起中医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所以说叫理事未融境。不管你是教材派、科研派、论文派、住院医师派、老专家。只要他治好了,他用什么理论都能说通,治不好了就是辨证不对,重新辨,总有对的时候。所有证型都不对,那就说这个病本来就病程长,有器质性病变了,短期内不能见效,或者说这是中医本身的局限,或者说这个病不是中医的优势病种。甚至说中医在医疗体系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中医应该发展治未病。等等,不一而足罢了。

   真正学习经方还是要从条文学起,只有熟悉条文你才能理解真正的意义。因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都在《伤寒论》条文里面,伤寒经方最实用的是方证对应,但是条文不熟,你就不知道啥叫方证。因为这是最实用的江湖门派。方证相应境开始,每一层又是一个横向的层面是无限大的,值得终生去完善,终生去学习。方证相应境后面的三层是三个维度、三个境面,是个立体的系统,多一个境界就多一个维度,从低维到高维,每一个维度又可以无限扩展。一旦迈入方证相应境,即使方证相应做到不好,但已经是理与事开始融合了。而且真正的方证相应境是一个很广阔的层面,现在好多名医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在方证相应境里头,所以下一次我要抽出大块时间来给大家讲方证相应境。
未完待续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秦立志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常用药对 吴春水

    常用药对砂仁、白蔻仁;均为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的要药,但砂仁香浓气浊,温燥之性较强,蔻仁芳香气清,温燥之性较弱,两药合用,以增强化湿和胃醒脾之功。八月札、路路通:均为理气要药,但八月札疏肝理气而散结,路路通行气宽中而活血,两药并用,相得益彰。

  • 新冠病毒感染阳康后药膳方 吴春水

    新冠病毒感染阳康后药膳方新冠退热后,很多人还有鼻塞、流涕、乏力、头痛、咽痛、咳嗽、有痰等不适的症状。牛蒡加橄榄,清肺利咽、生津止渴效果加倍,对新冠高烧后的咽喉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所以,新冠后汗多的调理,关键在于补气血。

  • 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中成药 吴春水

    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常用的中成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小柴胡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 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寒调脾胃这样做 吴春水

    小寒节气可做以下动作,以调养脾胃。即为,在晨起和睡前以双手互相摩擦令掌心发热,从上至下按摩身体,有防病的功效。这一动作有强健脾胃的功效。

  • 正确选药中成药 吴春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成药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根据中成药的适应证,对病用药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准确使用对症的中成药治疗,以解除某些突出的症状、缓解病痛,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

  • 良好习惯要保持,个人防护不放松 吴春水

    良好习惯要保持,个人防护不放松1.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平稳。出汗后应尽快更换衣服,保持身体干爽,避免感冒。如出现持续不适无法缓解,应及早就医。

  • 小雪节气最值得吃的食物 吴春水

    小雪节气最值得吃的食物:一、水果类1.山楂山楂是冬日的应季食材,能开胃、消食、活血。既是食物,也可入药。

  • 山药煲靓汤,居家也可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 吴春水

    山药煲靓汤,居家也可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提到山药,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作为一种常见食材,山药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炒着吃,都非常的美味。山药入肾,可以补肾纳气。将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清鲜绵软,香甜可口。

  • 控制血压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 吴春水

    控制血压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70%~80%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高血压也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适当运动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改善内皮舒张功能,促进糖脂代谢,降低高血压意外的发生风险。

  • 中医古籍常见典故 吴春水

    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后遂将青囊喻医书。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后世称行医为“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