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针灸治疗

2021.11.22 233阅读 评论数 0 0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带状疱疹经常会让患者疼到痛不欲生,而且愈后还可能遗留神经痛,反反复复折磨着患者。疼来疼去,到底何时是个头?带状疱疹愈后神经痛,中医王振刚大夫针灸治疗疗效佳!




案一

姜某,男,69岁。

初诊时间:2017年2月18日。

主诉:右下肢疼痛3月余。

病史:3个多月前出现右下肢剧烈疼痛,并伴有团簇状水疱,由小腿外侧经膝关节蔓延至大腿内侧。在市某院诊为“带状疱疹”,住院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出院后右下肢水疱消退,然疼痛仍不可忍,慕名而来寻余诊治。既往患痛风病多年,发时右足大趾内侧红肿痛,可波及踝、膝关节。

来诊症见:面容痛苦,右下肢剧烈刺痛、灼痛,影响行走,右下肢从足踝外侧经膝关节内侧至腹股沟部有散在色素沉着斑,呈条带状,未见疱疹,不能触摸,触摸后明显刺痛,头晕乏力,失眠,耳鸣,大便粘黏。舌红苔黄白,脉弦滑。

诊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蛇丹痛)。

证型:肝经湿热,脉络受损。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取穴:阿是穴、丰隆、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曲泉、太冲。

针法:诸穴皆用泻法,留针1小时,隔日治疗1次。每周1次在起针后穴位局部拔罐。

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疼痛大减,可正常行走。3个月后大腿、小腿疼痛基本消退,独膝关节周围疼痛加重,下楼时尤为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查血尿酸584μmol/L,结合病史诊为“痛风”。取穴加犊鼻、阿是穴(右膝红肿部),仍用浅刺法。又治疗1个月后,疼痛尽除,终告痊愈。




案二

孙某,女,76岁。

初诊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主诉:右头顶颞部痛3年余。

病史:3年前,头右侧顶颞部不明原因突发集簇状小水疱,疼痛难忍。经市皮肤病医院诊为“带状疱疹”,住院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疼痛未消,时重时轻。后多方治疗皆无显效,经亲戚介绍而至中医院寻余诊治。

来诊症见:头带布帽,面色晦暗,表情痛苦,阵发右侧头刺痛、灼热痛,痛无定时,却有定处,位于目窗穴周围,触则痛甚,影响睡眠,心烦易怒,情绪焦虑,口干喜凉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舌下脉络青紫,脉象沉弦。

诊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蛇丹痛)。

证型:毒瘀阻络,瘀久化火。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取穴:承光、正营、目窗、头维、头临泣、阳陵泉。

针法:诸穴皆用泻法,头部穴位用浅刺法。承光、正营、头维、头临泣针尖刺向目窗。隔日1针,每次1小时。

治疗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头部疼痛不再发作,触碰亦无痛感。



按语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或“火带疮”等,多因气血亏虚,肝郁火旺,湿热毒蕴而发病,此期多以火毒为主。本病疱疹好转后仍多伴有神经痛,中医称为“蛇丹痛”,此期则多见正虚邪恋,脉络瘀阻。

案一患者疱疹发于下肢且患痛风多年,可见其为湿邪久恋之体。故用丰隆、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健脾化湿以治其本。多选阿是穴浅刺以通络止痛,配以太冲撤火止痛,三阴交活血祛瘀,曲泉利湿止痛,以标本兼治。至其后期痛风又作,因其病机未变,仍为湿热毒蕴,故继用浅刺阿是穴为主,以清热透邪,活络止痛。案二患者病程日久,症见头顶颞侧灼热刺痛,痛处固定,心烦易怒,情绪焦虑,口干喜凉饮,舌红少苔,舌下脉络青紫,脉象沉弦。可知是疱疹毒邪未净,余邪留于少阳,久郁化热,灼损脉络而痛。因其痛点固定,故选目窗为主穴,直刺毒邪之所留,并以承光、正营、头维、头临泣四穴围刺之。仍用浅刺法泻之,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辅以胆经之合穴阳陵泉清泻肝胆火毒。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病位在肌肤浅层之浮络、孙络,故选穴多以阿是穴为主,多用浅刺、半刺法疏通络脉,透邪外出。此时应注意呵护患者气血,不宜再使用刺血法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振刚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风湿性心脏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引起心脏炎后,累及心脏瓣膜,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

  • “阴阳和者,必以建中” 宁加银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反复胃痞不适8+年。

  • 感冒后咳嗽不愈半月余,中药三诊病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2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29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

  •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 谢江强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尽管服用膏方的对象不同,又有体质、病情的差别,但膏方的总体要求是以平和为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切合个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继续服用膏方不仅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之症经久难愈。因此只有当新病痊愈,才能继续服用膏方。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归芪通络膏 谢江强

    归芪通络膏水煎药:生黄芪200克、茯苓150克、当归150克、砂仁100克、黄精100克、桃仁100克、陈皮100克、姜黄100克、炒白术150克、炙甘草60克、瓜蒌120克、白僵蚕60克、川牛膝150克。

  • 经方适应方证治支气管炎 张宝华

    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常用量:麻黄桂枝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甘草,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效,支气管炎现本方证者用之极验。

  • 你也吃完午饭就想躺着休息吗? 王晨阳

    脾还主升清降浊,脾附着在胃上,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转运枢纽。因为脾气虚了就在饭后特别想躺着或者靠着,因为刚吃完饭,全身的气血会大量集中在胃去消磨它,导致身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劲儿。

  •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 王飞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橘红汤出自《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其所提之方就是橘红配上甘草,如果配上炙甘草就叫二贤汤。此方无外乎就是橘红和炙甘草或橘红和甘草,按照4:1的比例,就是橘红8、12克,炙甘草2、4克,水煎服或代茶饮,是中医治痰理气的好方法。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