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医的成就和未来

2022.04.07 1168阅读 评论数 3 10
一、中医出身高贵
    一部《黄帝内经》妥妥将中医送上天启之位,黄帝亲自撰写,神农氏亲自尝遍百草,为中医奠定中药的疗效机理,说真话,《黄帝内经》博大精深,一开始就是系统的辨证的,肉身与情志双循环地解构了人,以及人的三维空间,几千年过去,现在来看还是有许多神奇的不能完全知悉的道理。

二、中医有哲学为根基
    中医是跟随《周易》中的思想而生发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孙思邈
   《黄帝内经》在于将阴阳哲学结合于医学,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阴阳与辩证在中医里得到最高级别的重视,身体是有阴阳的,而阴阳之间的变化,是否平衡成为诊断身体是不是健康、正常的辨别标准,中医为身体的各个器官构建起相当复杂的关系,不仅有阴阳,还有五行;而对各种症状也区分表里、虚实等,关于医术医生们有许多可以探讨的,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一定是将阴阳,以及相互的关系、变化当做坐标,来标的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成因与缘由,当然也是施治的依据,而施治绝对不是完全一样的方子,中医尤其讲究辨证施治,同样的症状,成因也许是不同的,那么治疗的机理与着手点就会不同。

三、中医是将环境与情志等统筹考虑的三维医术
    当然,中医不只是阴阳五行,还有精、气、神等一系列的理论,人的情志也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就牵扯出“天”的概念来,因此四季变化,大自然的寒暑交替都对身体产生影响。从阴阳两分出发,中国人认为阴阳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互为转化的,阴阳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相对应中医会认为有病的状态是阴阳失调的。而施治用药只是手段,是为了调理人体的各个脏器的运转状态,同时调整它们的相互关系,有火则泻之,有寒则驱之,胃不好,可能会去健脾,因为脾脏的消纳运化功能强大后,胃口自然会变好。眼睛昏花,中医或许会认为肝脏需要条达疏导……
四、中西医也许是相互平行的
    精气神的说法在中医里很基础,中医的望,就是主要检验精气神的状况,往往病人还没有开口,中医就会说看起来你的气色不好,是不是哪里有什么问题了?这在中医是常见的判断,但西医就不会承认,气色不好,请问是哪几项指标有问题?超标多少?还有,中医会认可经络的存在,凡是经过针灸的人都知道那穴位就是经络存在的明证,并且认为是人体生命运行的基础。还有气的概念,只要人活着,就有一般气在人的周身运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气血都有差别,比如说年轻人气血方刚,说女性气血两虚,说老年人气血不足;说这人喜气洋洋,那人杀气腾腾……而经络也好,气也好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通过实验证实的,却都是感受得到的。西医不会认为各个脏器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阴阳虚实,更是想都不会想,西医有一说一,见招拆招,靠科学诊断,用数据说话。西医是从解剖开始的,人体构造要看的见摸得着,而且要能够经过千百次的验证,构造是怎么样?位置如何?如果生了病,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里?病因是什么?比如发烧症状,会通过各种化验的检查的手段。找到有状况的器官位置,是扁桃腺发炎?还是肺炎?或是什么原因?然后需要清楚知道是什么病菌?病菌的习性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治疗是最有效的?必须找到具体的病因再有针对性的治疗。

    西医绝对不会像中医那样用药,中医讲究多味调和,共同煎煮,将各种药材的功能综合匹配,而西药一直追求的是正面对抗,精确打击,有炎症,上抗生素,有肿瘤,咱就开刀摘除。有脱水症状,那就输液,高烧的原理很清楚,药物也直击要害。西医为了寻求真理,可以对身体一直追溯下去,到细胞,到分子,到原子,到基因DNA。
还有一个重要区别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形的观点,中医认为“天”是高于人的,是心存敬畏的。中医认为身体是天赐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机能,自身运转有序,所有的治疗是帮助身体恢复到自己最佳的状态,阴阳有序,平衡和谐。而体质好坏是与元气相关,这个元气是天给的,人一诞生就有的,养生的核心是固精培元,让元气少受损害,就可以延年益寿。而西医绝对没有天的概念,更不存在对其的敬畏,生命就是一个物理加化学的过程,多的,可以去之,坏了可以修补,更换、移植,甚至改造基因也不是不可以,没有禁忌,更没有敬畏。
    说了这么多,中医真的是有一套理论体系做支撑的,是科学,而且是充满智慧的科学,然而二选一的难题来了:要么对全体中国人进行阴阳五行的理论复习与辅导——相当于文言文级别考试;要么换一套语言体系进行阐述——普通话考级。中医需要与时俱进,不然,就真的以为你是哲学了,哲学跟医学打擂台,好似鸡与鸭讲啊。
中医未来
    围绕中医中药,我们做的太少,中医教学,削足适履,按照西医的系统教授,最后只能不伦不类,中药的生产,基本没有现代化,反而植物入药,东邻日本以及许多国家走在我们之前。中医讲究防病重于治病,养生调理,食物调理,情绪调理,情志与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都属于最尖端的免疫学;中医讲究的对七情六欲的管理与疏导,正是心理学的范畴,针对西方现代众多的精神领域、心理领域的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可惜,这些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国土上,西医西药与中医中药的PK,中医中药一直以自己的劣势来博西医西药的优势。在医学领域,在世界范围,在中国,中医中药以及其中包含的中国文明中国智慧不受重视,因为中医中药不能用西方的语汇解释或阐述自己,同时不能标准化,不能反复试验验证……
没有理论的维护与进步,中医就是佝偻的
    中医与西医,在照顾信奉之民众健康方面,本来是平等的,后西医进入原本中医的地盘,双方从井水不犯河水到逐渐同场竞技,现在的情势看西医优势明显,中医之教学多采用西化的体系,而中医中药脱离不了《周易》的哲学精神,不知易不足以言医,现在的教学是釜底抽薪似的行为,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中医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了中医所依托的文化认同,不相信中医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中医中药这么多年没有发展,更不能走出经验积淀的模式(缺乏标准与可复制,而这怡是现代科学的基石),面对西医的各种武艺与十八般器械,就不能赢得信任,而西医快捷的显性的治疗效果更与中医以调理为主的综合起效无法同场竞技。

把中西医的比较投射到文化领域,境况相同,中医,千百年了没有什么进化,还停留在老中医经验之上,说不清,道不明白,能治好病,但不能肯定是哪位药在起关键作用。时代变了,既没有踩上商业的风火轮,又不能将自己进化到“科学”的层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命运如同中医一样堪忧,没有经过认真的批判,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复兴,更无建设,于是中国文化像泥潭酱缸般的存在着,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看不到新生的生命力,只能用泥沼陷落着不太适合中国的西方理念,让人们在泥潭中感受着窒息,架构在泥潭上方的源自西方的文化架构,敷衍着中国人的精神,也许一场地震或一场暴雨就会让有着如此这般根基的文化东摇西晃。这就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写照。
未来堪忧
    中医中药在与西医比较的擂台上是弱势,处于下风,前篇说过,中医没有进化到“科学”层面,这里不是说中医也要像西医那样又是化验又是设备检查,而是要能够将自己的判断机理治疗根据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医一定很委屈——我可以说清楚啊我可以讲明白啊,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就有自己的方法论了,了解中医的都认可——中医有自己的理论支撑——阴阳五行等,关键的关键是这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在中国已经被遗忘了或者说不适主流,不被大众认可了。

总结一下吧,中医历史悠久,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化,更重要的是中医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已经被整个国家和民众抛弃了,阴阳两分,相互转化相互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都是中医存在的理论基础,还有人体与自然是相互依存,是一个共存共生的关系……而这一套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已经被遗忘或者否定了,所以,中医就是想进化也没有了抓手,只能站在断崖之巅要么遗世孤独,标本般的存在,要么向前一步,万丈深渊,也许就万劫不复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医中药的成就,基本都是盗墓者的逻辑,从机会主义出发,盗出那点我需要的东西,好好研究,发扬光大,也许就功成名就,比如青蒿素。而中医却已经从科学,坠入黑洞,没有谁可以拯救。除非时光倒流,让阴阳五行学说还阳,也许还可以让中医续命。其实,我们的祖先从夏朝之前就有了阴阳五行的思想与学说,而且,这套学说找到了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方法论,从此,我们的祖先不再匍匐在神的脚下,也不再对鬼神无条件的膜拜,二是客观地解析天地之运行,并将天、地、人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起来。只是,等到我们否定阴阳五行学说的时候,否定的那样决绝;更只是,我们革其传统文化的命的时候,也是那么决绝,都认为中华文明延续而不曾中断,其实,我们已经几次折叠了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并欣欣然。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刘剑锋 资质认证

    是,要加油

    2022-04-08 07:59 评论数 0 0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中医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不可能再成为主流,但也不会消亡

    2022-04-08 08:53 评论数 0 0
  • 马亮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4-08 12:22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有那么多想死的人,还有那么多想活的人 赵中华

    人,生不易,活更不易。能好好“生”的人,谁会想死?很多病人,心态阳光,即使重病,仍能带病生存,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也有很多病人,终日抑郁、不甘,想不明白为何生病的是自己,看到病名上网一搜,似懂非懂的吓个半死,精神垮了,还何谈生活。

  • 学医二十年,外治解迷途 李晓华

    近十年来,感恩遇见,感恩《遇见中医》,感恩遇见中医后的十八大,借此“大风”,传彼“大学”。忆及二十年前,己卯年,壬申月,吾秉前辈家人之愿,传“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救死扶伤”之志,始入医门。

  • 学好中医,造福百姓! 宗琪

  • 自愈力 武邵

    黄芪先熬水,然后煮饭,一天量在100克内激发胃肠道自愈力:胃肠道细胞是人体更新速度最快的细胞,平均一两天就会更新一次。用食-为胃部自愈力激发提速。肺部自愈烟雾等严重污染会加重肺脏负担,破坏自我修复.视黄酸有助于肺脏自愈激发。

  • 打膈与碳排 武邵

    从牛的打嗝放屁,科学家认真研究,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让牛少打嗝,少放屁,是一个特别严肃的环保课题。让牛吃进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甲烷的呼出与排放。这个数字,是人类所有碳排放的0.4%①是做饲料添加剂。

  • GPT-4 武邵

    GPT-4本周发布,能力大幅升级。OpenAI的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GPT-4正式发布。而GPT-4的排名在前10%相当于几个月没见,从学渣变成了学霸,而且水平超过了90%的人类考生。对GPT-4,总体还是很看好的。据说OpenAI的一位联合创始人说:GPT

  • 浅谈小儿抽动症 杨文丽

    小儿抽动症具体病因不明,中医认为主要和肝有关临床上小儿抽动症我都是采用纯中药治疗,主要为息风止痉,平肝熄风药物治疗,疗效可靠,治疗及时预后很好,很多孩子不再复发。

  • 医治有缘人 杨文丽

    中医医生和西医医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医生使用中药,好的中医会自己开方子对症给患者用药,通过患者用药后的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和思路,目的就是解决患的痛苦。

  • 中医病案中的人文关怀 于长振

    中医一度被质疑为人文学科,而非自然学科。在这种基础上,尤其是西医的大趋势下,常常中医也被牵引的关注于指标,关注于客观事实。西医的病历书写,是客观的书面的语言,就是症状体征化验用药。从中医病案的书写中,体现出来的更详细的治疗过程,实际是正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

  • 脾肾阳虚泄泻一例 杨文丽

    所以中医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就是没有严重疾病但是要及时调整,把身体调整到正常状态,有了疾病要防止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上述病历的脾肾阳虚泄泻,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会进一步发展引起心阳不振,出现心脏的不适症状!

相关方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