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
陈某某,男,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丈北村,2023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胃中刺痛10天。
现症见:胃中刺痛,痰白稠,口舌干燥,口渴喜冷饮,饮水较多,口苦咽干,大便偏干,烧心,胃中灼热,食多则胃痛。
腹诊:心下按之有压痛,胁下按之有压痛,左肓俞和脐下压痛较甚。
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瓜蒌牡蛎散与四逆散合方证”,宜此三方主之,其方如下:
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
西洋参10天花粉10牡蛎10柴胡10
炒枳壳10白芍18
结果:2023年11月9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
按语:本案除了准确的方证辨证外,其中腹诊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看现症的一系列表现,“口苦咽干”似乎有少阳病的一点痕迹,但是不足以以此确诊少阳病,最多算是“嫌疑犯”,此时当求之于腹诊,故笔者养成了一个习惯,当怀疑少阳病时多从腹诊之中找证据,本案即是明证。
当笔者腹诊得之“胁下按之有压痛”时少阳病便一锤定音了,此时当在柴胡剂中求之;腹诊得之“心下按之有压痛”和“左肓俞压痛较甚”时,基本上“四逆散证”便跃然纸上。因为胡希恕先生曾讲过“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不可下者,四逆散主之”,反而言之,“大柴胡汤证”可下且呕比较明显,故张仲景在《伤寒论》第103条明言:“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显然本案不属于“大柴胡汤证”,而属“四逆散”兼有阳微结之证,故言“基本上”属于四逆散证。它的原方药物剂量为等分,若柴胡是10克,那么枳壳、白芍和甘草皆为10克,胡希恕先生认为四逆散可治下利,根据就是《伤寒论》第318条中之“泄利下重”,故他在治疗慢性无黄疸性肝炎时,常以大便的干与溏选方用药,若大便偏干时常以柴胡桂姜汤主之,若大便偏溏时常以四逆散主之。其中柴胡桂姜汤可治阳微结,阳微结即大便偏干,本案即是如此,故两者均含有瓜蒌牡蛎散,而本案用的是四逆散,本来是治疗下利的,那么出现阳微结怎么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芍药甘草汤的剂量便可,即增加白芍至18克,其实重用白芍也有通便的作用,要不然白芍为何又称之为“小大黄”呢?将白芍和大黄这两味药联系在一起,不是笔者的发明,也不是现代的发明,而是医圣早有明示,看一看《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其实本案白芍的这个剂量就取自桂枝加芍药汤中芍药的剂量,既然加大黄可以治大实痛,那么加芍药治的就是小实痛,虽然仲景在条文中没有明言,但是言外之意即是如此,这6两芍药不仅可以治痛,而且可以治实,但是与大黄比起来程度要轻,故言小实痛,若“大实痛”,在6两芍药的基础上再加大黄2两,即桂枝加大黄汤,显然本案是小实痛,故只加6两白芍即可,既可治胃痛,又可治便干,一药两用,岂不美哉!方中之芍药、枳实和大黄皆为阳明病用药,看一看大柴胡汤的方药组成便知矣,它是小柴胡汤去补益之人参和甘草治少阳,再加上这三个药治阳明,故《伤寒论》第279条中的“属太阴也”应为“属阳明也”,仲景之所以如此乃示人有鉴别之义,因为太阴病也有腹满时痛,见《伤寒论》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对于太阴病,这三个药是禁忌的,故在接下来的第280条中仲景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这个减字,不是减少而是减去之义,为什么呢?“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易动即下利不止,这还是轻的,甚则“胸下结硬”。
“口舌干燥,口渴喜冷饮,饮水较多”,这是典型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口舌干燥是石膏的药证,饮水较多是人参的药证,合在一起岂不是“白虎加人参汤证”,粳米改为山药这是张锡纯的经验,人参改为西洋参这是沈绍功的经验,再合用“瓜蒌牡蛎散”这是胡希恕的经验,作用有二个,一则清热止渴以助白虎加人参汤,二则缓下通便以助四逆散。如此则没有专门治胃,只是简单的方证对应,则胃痛烧心霍然而愈!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若细想一下此方治胃热也是恰如其分的,石膏可以清胃热,故能治胃中灼热烧心;芍药甘草汤可以缓急止痛,故能治胃中刺痛;枳实芍药散和瓜蒌牡蛎散可以通便,故能治大便偏干,如此则胃病焉能不愈?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上热下寒 李华歆
治疗“上热下寒”有许多方子! -
血府逐瘀汤合炙甘草汤合陈皮枳实(橘枳姜汤)治疗心慌乏力案 张训景
检查亦无明显检查。现乏力全身不适,自觉胸部压迫感。患者效果良好,无不适感,原方继续服用巩固疗效。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
疑难杂症之痹症、月经不调案 张宝华
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卵巢囊肿,新冠感染等病病史。月经稀发数载,赖激素方可有信,不则杳无音讯,西学断为卵巢囊肿,属中之闭经。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余心中之小建中汤及其衍生汤 张宝华
然亦有异者,“不差者”即是常中之异,或源于天赋异禀之差异性、或陡遭“伤寒”,机体应对失序,故曰“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余义,此乃小建中汤之真谛方证。故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以小建中汤,此乃王道之治也。 -
梅雨 陈鹏
梅雨文/陈鹏2024.6.19那随风飘扬的细雨绵柔且长像极了遥不可及的爱情雨落在肩上如蝴蝶停留在花瓣将爱轻轻传递垂柳锁在江南的烟雾中蛙也不住鸣那是一场自编自演的梦或雨或泪那桥上落魄的身影早已没了魂河里的鱼儿会不会被雨滴打疼那是一条河流的眼泪岸边的山色青朦朦 -
长高(陈医生) 陈鹏
长不高的原因有两种中央因素:大脑分泌的生长激素太少太低了地方因素:乱吃零食冷饮,或者是脾胃功能不好,或是是小的时候用激素抗生素用多了导致的。。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 -
肥胖 潘洪波
中医认为,造成肥胖的最大问题是“肝郁”和“脾虚”。肝郁造成胆汁分泌不足,脾虚则导致胰腺功能减弱,而胆汁与胰腺正是消解人体多余脂肪的两位干将,只有将这两位干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 -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 王健
中医治病的手段有很多种,例如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艾灸,拔罐,膏药,正骨等等,是因为针对不同病症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每种治疗方法都有最佳适应症。推拿联合针刺后,患者当即可以感觉到疼痛和活动范围有很大改善。
最新文章
-
肺部疾病 谢江强
肺部感染则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包含肺气肿、肺心病在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球慢性肺病患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肺炎常呈现非特异性表现和隐袭性发病的特点,容易漏诊和误诊,且常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症,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佐金平木治疗咳嗽一案 曹雪盼
患者女四十岁余主诉咳嗽伴咳痰三月余自述三月前生闷气后夜间着凉感冒感冒好后一直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声响沉闷后出现咳痰由白变黄伴有胸闷饮食不佳纳呆大便费力眠差白天乏力小便可舌暗红尖红有齿痕苔黄脉象双关弦滑右寸浮大无力辨证肝克脾土反侮肺金给予方药:柴胡18g白芍15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证已解,而身犹热,咳不已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生姜人参(三两)大枣甘草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剂量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化裁:1、咳多可加橘皮;2、热甚者可加生石膏;3、咽痛可加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