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10余天,中医辩治2诊痊愈。

2025.01.30 517阅读 评论数 3 10

患者:蒋某某

性别:女

年龄:55岁

初诊日期:2025年1月18日

主诉:咳嗽10余天。

现病史:患者述感冒后遗留咳嗽不愈10余天,伴晨起鼻中干,咽痒,一咳即有痰,咳白痰,晨起咳至干呕,舌质淡红,舌尖红,苔薄略腻,左脉:沉滑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尺沉滑有力。

诊断:咳嗽

处方:小柴胡汤合麦门冬汤加减3剂

方组:柴胡24g 姜半夏20g 北沙参12g 生黄芩15g

干姜10g 五味子6g 甘草6g 麦冬50g

山药10g 蝉蜕8g 僵蚕10g 紫菀10g

款冬花12g 白前15g 大枣3个

1月22日二诊:述鼻塞,稠鼻涕,鼻咽处有痰(黄),胸骨柄处有痰不好上,晨咳明显,舌质淡,苔白腻,舌尖红,左脉:略浮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浮力稍弱,尺沉有力,更方伤风散加减5剂,方药如下:

豆豉15g 辛夷15g 杏仁10g 桔梗15g

甘草8g 射干10g 浙贝15g 胆南星15g

紫菀12g 款冬花15g 枳实20g 全瓜蒌20g

陈皮20g 前胡15g 炙百部15g 白芷15g

生石膏30g

1月30日回访:诸症尽愈。

按语:患者初诊时咳嗽不适,鼻中干,考虑咽干之意,且咽喉为少阳孔窍所过,故以小柴胡汤治疗,遵小柴胡汤治咳之法“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因咳嗽日久,故用沙参养阴润肺,晨咳至干呕,舌尖红(上热明显),考虑是“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的麦门冬汤证,加僵蝉合升降散之意调节气机,加强肺脏的宣发肃降之功,加止咳对药紫菀、冬花润肺下气止咳,白前降气化痰止咳,二诊患者症状加重,入里化热明显,更方伤风散治疗,加射干消痰利咽,浙贝、胆星以清热化痰,枳实、瓜蒌、前胡以宽胸散结,清化痰热,陈皮理气化痰,百部止痒化痰,白芷解表通鼻窍,石膏生津,综上诸药合用治疗此症。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叶政 资质认证

    感谢分享

    2025-02-05 03:10 评论数 0 0
  • 丁微 资质认证

    学习

    2025-02-05 02:39 评论数 0 0
  • 吴则均 资质认证

    有一天,当你走过蔓草荒烟,我便在那里向你轻声呼喊,以风声,以水响

    2025-02-05 02:2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抽动症 陈鹏

    四联方案♟强迫训练:每天靠墙站立五分钟♟感统训练:每天数大米150粒♟药物治疗:中药不严重的时候,早苏仁2勺/晚龙生2勺♟忌口:吃任何东西超过37度

  • 早泄 潘洪波

    48岁,主诉敏感易早泄,时间短暂。结果,症状大减,牙龈没有出血了,口腔溃疡也好得七七八八了,胃口增加,时间提至10分钟。早泄世一剂,看似是虚症,所以很多患者一出现症状,就想着去吃补药。如此,上中下三焦的热邪可以得到化解,早泄世问题自然能被解决。

  • 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失眠(舌苔剥脱)医案 张训景

    胡某,女,50岁,2024.03.09初诊主诉:眠差数月。2024.04.13经1月的调方治疗。舌苔剥脱完全消失。多数医生患者喜用酸枣仁,茯神、茯苓、首乌藤、龙骨、牡蛎等各种安神药治疗失眠。虽然沙参麦冬汤的功用没有治疗失眠,但病因去除,失眠自然就消失了。

  • 经方实验录之风湿免疫科病 张宝华

    既往有干燥综合症病史,所见症状观之,确是津亏失濡所致,然深究之否也。面隐青黄欠泽,口干喜热饮,上半身易汗出,舌淡苔白,乃木土失和,津血不足,且有饮郁之征也。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妇人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

  • 一例IV期直肠癌患者的中西医结治疗之路 张训景

    本患者为IV直肠腺癌患者,自2016.1.18-至本次就诊一直在杨老师处就诊。做为IV期直肠癌患者,不可能完全治愈,其近期治疗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远期治疗目标是:通过化疗及射频消融等治疗配合中医治疗缩小肿块、控制转移扩散、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

  • 《伤寒论》经方之男人的“痛” 郭文龙

    丁某,男,35岁。随年龄增长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性生活后少腹胀痛,同时勃起障碍2年余。病情出现反复,复诊嘱其服药期间禁欲。《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 盗汗怎么处理 谢江强

    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痰湿体质之手指脱皮病例分享 郭文龙

    李某,男,30岁。主诉:双手指腹反复脱皮3年。水湿困脾导致脾失健运,津液无法达四末濡养十指指腹皮肤,故出现脱皮、干燥疼痛。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请批评指教,感谢

  • 带状疱疹不“背”这个“锅” 于军

    上午十点多,诊室进来一名女患者,她还没坐下就说:“医生,我腿上得带状疱疹两个月了,还是疼,你帮我治治。”得带状疱疹前,我的膝盖不疼呀!当带状疱疹遇上膝骨性关节炎,诊断不同,治法不同,带状疱疹“不背锅”。

  • 《伤寒论》7-9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仲景在第3条所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