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之皮病妙用

2024.06.24 662阅读 评论数 4 13
现代医学的面部过敏性皮炎、敏感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均可见面部红斑、自觉灼热的症状,调胃承气汤能攻下阳明实热,通降腑气,其因胃热上冲红斑等诸症顿可迎刃而解,诚经疾之良方也。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按:此方以大黄、芒硝二者相须为用,攻下实热,泄腑通便,益以炙甘草安中缓急,更使其药力缓行。名调胃,是调和胃气也。本方乃大承气汤去消胀除满行气之枳实、厚朴,加安中缓急之炙甘草而成,炙甘草能缓硝、黄之急下,为胃不和、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之阳明腑证较轻者而设,故以调胃名之。

辨证要点:临证以大便不通之腑实证,伴有发热、心烦等,甚则谵语者。

按:《伤寒论》中有大、小、调胃三承气汤,均治阳明腑实证,然同中有异。大承气汤以硝、黄配伍枳、朴,长于下热除满,其峻猛至重;小承气汤则其力逊,因去芒硝,大黄少俾助之臣,故本方攻下力减,仅长于除满;调胃承气汤则其力更逊,无枳、朴之行消,复有炙甘草之甘缓,故除满不在,而擅于下热。

皮病本方临证应用机要:

临证若遇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红斑狼疮等皮病,而有阳明燥结、腑实不通、发热、心烦、脉实有力、形体壮实者,宜投本方,或相证合方以赴其疾。若面部红斑、燥热、瘙痒,大便秘结难解、体实病实者,此乃阳明腑实,胃热上熏于头面所致,本方能泻下腑实,腑日通畅,上热自能随之而降。皮病中面部湿疹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痤疮、玫瑰痤疮等,均有运用之机。此类面部红斑乃腑气不通,阳明胃热上熏头面所为,予以调胃承气汤可通腑下热,效如桴鼓。

面部红斑乃皮科常见之象,为众皮肤病所共有。调胃承气汤应用皮病红斑特点:面部现红斑,或现红斑疹、细小丘疹。皮疹多是干燥,伴细小脱屑,可有瘙痒,亦可不痒。此类患者常有自感面部灼热或者烘热感,时有热气上冲头面,因人及病情不定而有轻重不同之发作,日次数不等。其病程顿长,且反复发作,顽固者经年不愈。其多见于女性。其现代医学谓之面部过敏性皮炎敏感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所致。中医一般认为多为血分有热或辨证,若血虚风燥,治以凉血或养血润燥,其效有无参半。经方加减或合方对证而投,疗效显著,此类常用经方有调胃承气汤、桂枝茯苓丸、黄连阿胶汤、四逆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等。

调胃承气汤相关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 ,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70条: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第94条: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第105条: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第12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自欲极吐下者,先此时,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极吐下,故知也。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第207条: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第248条: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第249条: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和之则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不明原因身痒,中药一周疗效显 李娟

    治则:健脾胃,清内热,消积食处方:保和丸加减2024.1.6二诊,患儿大便可,每天一次,身不痒,饥饿感减轻,怕热不甚,上药稍作调整,继服一周。

  • 现代视角下的麦门冬汤 张宝华

    麦门冬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类别传统中药方剂方歌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宜煎烹。组成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主治1.虚热肺痿证。肺受燥热所伤,津液难生而为痰浊凝聚于上焦。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前胡9克、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9克、连翘9克、桔梗9克、薄荷4.5克、陈皮18克、生姜6克、竹茹6克、炙甘草6克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能疏散风热,止咳利咽,对于支气管炎现咳而脉浮,发热头痛或咽痛者,良效。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薏甘汤 张宝华

    小柴胡汤一、简介小柴胡汤是一种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等草药组成的传统中药汤剂,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和胃、调和营卫等功效。在临床上,小柴胡汤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黄疸、胸胁胀痛、胃痛、呕吐等疾病。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四逆汤 李华歆

    关于“四逆汤”的条文非常之多!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重汗之后阳气大伤,复与烧针重伤其表,表里阳俱虚,可与四逆汤温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女性都想纳入怀中的减肥方单纯性肥胖 谢江强

    女性都想纳入怀中的减肥方单纯性肥胖,指的是非药物引起的,因个人体质、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的调理不当而导致的体重增加,且属于难以消减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