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湿毒疮临床用药经验
湿毒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瘙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对湿毒疮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病因病机
湿毒疮的发生主要与外感风、湿、热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虚弱等因素有关。
1. 外感邪气
• 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邪侵袭人体,可与湿、热之邪相合,客于肌肤,导致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
• 湿邪:湿邪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湿邪蕴结肌肤,可使皮肤出现水疱、糜烂、渗液等症状。
• 热邪:热邪易伤津耗气,生风动血。热邪侵袭人体,可使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灼热等症状。
2. 饮食不节
•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如辣椒、花椒、羊肉、海鲜等,可内生湿热,蕴结于肌肤,发为湿毒疮。
•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与热邪相合,发为湿毒疮。
3. 情志失调
• 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精神紧张等,可导致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与湿邪相合,发为湿毒疮。
• 长期情绪压抑,可使气机郁滞,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湿,与热邪相合,发为湿毒疮。
4. 素体虚弱
•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湿邪内生,易受外邪侵袭,发为湿毒疮。
• 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肌肤失养,易受外邪侵袭,发为湿毒疮。
二、辨证论治
1. 湿热蕴肤证
• 证候: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萆薢、薏苡仁、黄柏、茯苓、丹皮、滑石。
2. 脾虚湿蕴证
• 证候: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止痒。
•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
3. 血虚风燥证
• 证候:病程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甘草。
三、临床用药经验
1. 清热利湿药
• 黄芩: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蕴肤证,可与黄连、黄柏等配伍使用。
• 黄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蕴肤证,可与黄芩、黄柏等配伍使用。
• 黄柏: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功效。常用于湿热蕴肤证,可与黄芩、黄连等配伍使用。
• 苦参: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蕴肤证,可与黄柏、蛇床子等配伍使用。
• 龙胆草: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常用于湿热蕴肤证,可与黄芩、栀子等配伍使用。
• 滑石:甘淡寒,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暑的功效。常用于湿热蕴肤证,可与甘草、车前子等配伍使用。
• 薏苡仁:甘淡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蕴证,可与茯苓、白术等配伍使用。
2. 健脾利湿药
• 茯苓:甘淡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蕴证,可与白术、薏苡仁等配伍使用。
• 白术:苦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蕴证,可与茯苓、薏苡仁等配伍使用。
• 苍术: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蕴证,可与厚朴、陈皮等配伍使用。
• 厚朴: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蕴证,可与苍术、陈皮等配伍使用。
• 陈皮: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蕴证,可与苍术、厚朴等配伍使用。
3. 养血润肤药
• 当归: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血虚风燥证,可与白芍、川芎等配伍使用。
• 生地: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常用于血虚风燥证,可与当归、白芍等配伍使用。
• 白芍:苦酸微寒,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常用于血虚风燥证,可与当归、生地等配伍使用。
• 川芎:辛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血虚风燥证,可与当归、白芍等配伍使用。
•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血虚风燥证,可与当归、生地等配伍使用。
4. 祛风止痒药
• 荆芥:辛微温,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常用于湿毒疮的各个证型,可与防风、蝉蜕等配伍使用。
• 防风:辛甘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湿毒疮的各个证型,可与荆芥、蝉蜕等配伍使用。
• 蝉蜕:甘寒,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湿毒疮的各个证型,可与荆芥、防风等配伍使用。
• 白蒺藜:苦辛平,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常用于血虚风燥证,可与当归、生地等配伍使用。
四、外治法
1. 中药熏洗
• 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等中药煎水熏洗患处,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 艾叶、花椒、黄柏、苍术等中药煎水熏洗患处,具有温经散寒、燥湿止痒的功效。
2. 中药湿敷
• 马齿苋、黄柏、地榆等中药煎水湿敷患处,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痒的功效。
• 黄连、黄柏、黄芩等中药煎水湿敷患处,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3. 中药软膏
• 青黛膏、黄连膏、黄柏膏等中药软膏外涂患处,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痒的功效。
• 硫磺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中药软膏外涂患处,具有杀虫止痒、清热燥湿的功效。
五、临床案例
案例一:
患者,男,35 岁。因“全身皮肤红斑、丘疹、瘙痒 1 周”就诊。患者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丘疹,瘙痒剧烈,抓破后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湿毒疮(湿热蕴肤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龙胆草 10g、黄芩 10g、栀子 10g、泽泻 10g、木通 10g、车前子 10g、当归 10g、生地 10g、柴胡 10g、甘草 6g、萆薢 15g、薏苡仁 15g、黄柏 10g、茯苓 15g、丹皮 10g、滑石 15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同时,用苦参 30g、黄柏 30g、蛇床子 30g、地肤子 30g 煎水熏洗患处,每日 2 次。
治疗 1 周后,患者皮肤红斑、丘疹明显减轻,瘙痒缓解,渗液减少。继续治疗 1 周,患者皮肤红斑、丘疹基本消退,瘙痒消失。
案例二:
患者,女,45 岁。因“双下肢皮肤红斑、瘙痒 2 个月”就诊。患者 2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红斑、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诊断:湿毒疮(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止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 10g、厚朴 10g、陈皮 10g、猪苓 10g、泽泻 10g、茯苓 15g、白术 15g、滑石 15g、防风 10g、栀子 10g、木通 10g、肉桂 3g、甘草 6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同时,用马齿苋 30g、黄柏 30g、地榆 30g 煎水湿敷患处,每日 2 次。
治疗 2 周后,患者皮肤红斑、瘙痒减轻,糜烂渗出减少。继续治疗 2 周,患者皮肤红斑基本消退,瘙痒消失。
案例三:
患者,男,55 岁。因“全身皮肤瘙痒、粗糙肥厚 5 年”就诊。患者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湿毒疮(血虚风燥证)。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 10g、生地 15g、白芍 15g、川芎 10g、何首乌 15g、荆芥 10g、防风 10g、白蒺藜 15g、黄芪 15g、甘草 6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同时,用青黛膏外涂患处,每日 2 次。
治疗 1 个月后,患者皮肤瘙痒减轻,皮损粗糙肥厚有所改善。继续治疗 2 个月,患者皮肤瘙痒消失,皮损基本恢复正常。
六、预防与调护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
2.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海鲜等发物,戒烟限酒。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4.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
5.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
总之,中医治疗湿毒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加强预防与调护,有助于减少湿毒疮的发生和复发。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前列腺增生,补肾用药有讲究 孙成力
在外院就诊一月余,医生诊断为肾虚,并开具右归胶囊服用,未见起效。中医男科治疗前列腺增生,以用温补肾阳的中药为主,但是要注意补肾用药的精准性;而针灸则特别注重专穴专用。 -
秋冬季养生知识 张娟
秋冬季养生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秋冬季养生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饮食篇--1.多吃温热食物:在秋冬季节,身体的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应选择温热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生姜、韭菜等,以养胃气。 -
伤寒论第五十九条 张宝华
第五十九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第五十八条说啥着,“大下之后,复发汗”,本条呢是“下之后,复发汗”,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差个“大”字,就是用的度有大小,对吧!如此的治疗会使表里俱虚,那么表里俱虚出出现“必振寒,脉微细”的脉证,书上告示我们了。 -
后“疫情”时——论“汗” 李王杏安
后“疫情”时——论“汗”第1篇好久没有更新在甘草平台的作品,缘由还是精力不充沛,忙于诊务,想总结时就是空想,实在懒于动笔。 -
一顿见效的柴胡桂枝汤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
减肥方 陈鹏
♟呵呵,三斤盐,一两花椒♟每天加热后外用1①可以用。微波炉中高火,打180秒1②可以用。干锅炒三分钟,中高火2弄好之后放入一个布口袋里面,热敷患处,凉为止3勿烫伤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柴龙通窍汤治“头痛5天伴多年打呼噜”案 宗琪
诊断:头痛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24g清半夏15g党参10g茯苓2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桂枝10g磁石20g生黄芩10g生大黄6g川芎30g生石膏4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葱段一根黄酒200ml煎服方法:冷水1 -
静脉曲张 潘洪波
杜仲9克、续断9克、狗脊9克、五味子45克、黄芪9克、白术6克、白芍9克、归身6克、制首乌9克、丝瓜络9克、新会皮6克上方加减服6剂后,腰酸症状已减,腿部静脉曲张亦好,腿膝沉重感消失,小腹部不再有坠胀感。 -
四逆散 李华歆
小编认为当人体有了“瘀”的情况,仲景名方“四逆散”就可能会扮演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交警”的角色!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小柴胡汤”的基础方——柴胡、甘草,我们暂且称之为“柴胡汤”吧,“柴胡汤”加上这个“枳实芍药散”合在一块就是“四逆散”!
最新文章
-
搜索性欲减退 谢江强
性欲减退除少数是器质性疾病、炎症所引起的之外,大多数属于亚健康状态。多数妇女在妊娠期间性欲有些减退。实验研究表明,性欲减退的女性,其焦虑、抑郁、偏执和敌意均明显高于男性,焦虑和愤怒能直接抑制性欲。
-
卒中后遗症膏方调理性的心得 谢江强
在这57个国家中,中风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1.3%,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中风发病半年以上者,即为卒中后遗症期。故卒中后遗症十分适合用膏方进行调治。膏方可通过补虚化瘀、祛痰通络等法,促进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恢复。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湿热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对于湿热体质,若用温药祛湿邪,则易助长体内之热;若用凉药祛热邪,则又会使湿气更重。
-
感冒后遗症,中药3剂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党参15g生姜20g大枣6个生石膏60g白芷20g葛根30g苍耳子15g细辛6g薄荷15g(后下)仙鹤草3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黄连在经方中的运用 彭功伟
黄连一药,经方用之较广,大致功用如下:①心中烦用黄连,如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方中用黄连清心火。②清热止痢用黄连,如葛根芩连汤中用黄连清肠中之热邪。②黄连配阿胶,常用于养阴清热,如黄连阿胶汤。黄连临证中运用很多,使用得当可治愈很多疑难疾病。
-
爱的光 陈鹏
爱的光文/陈鹏医生有的时候会爱上一个动作有的时候会爱上一个背影有的时候会爱上一段文字有的时候你站在我面前不讲话我也会爱上你有的时候爱屋及乌有的时候我爱淙淙的流水,还有芬芳的野花,甚至那些皑皑白雪有的时候围炉煮茶,秉烛夜话,我爱那个沉默寡言的你北方人的执念是
-
头痛对方 夏耀飞
头痛对方治疗头痛,有两个方子寒热相对,可以相互参照对比记忆,属风热者头痛桑菊饮主之,属风寒者,清上蠲痛汤主之。不仅罗芷园用此方治愈了自己多年的偏头痛,岳美中也用此方治愈了女儿感冒引起的剧烈头疼。
-
晓小青龙最有功,外寒内饮均可从 张宝华
小青龙汤一、概述小青龙汤源于《伤寒论》,为外寒内饮证治的典范方剂。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