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府源流——初探玄府作用下的肺结节、肺癌

2024.04.11 11阅读 评论数 0 2

1.玄府源流

1.1概念雏形

    先秦时期,道家昌盛,又具有浓厚的养生思想底色,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医就带有深深的道家思想烙印[1]。“玄府”发韧于《素问·水热穴论篇》“所谓玄府者, 汗空也”,应属道家哲学加持下产生的一个医学组织概念。《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道家术语中一个意蕴深邃的哲学概念,曾释为“天”,后又引申为“幽深妙远”[2],意指道法自然,幽微玄远、神秘玄妙、难以把握。



“府,文书藏也”(《说文解字》),原指储藏文书或财务之所,进一步引申指脏腑[3]。《内经》化用、熔炼道家哲理以为己用,将“玄”与“府”结合来命名人体中的一类生理结构(即汗孔、魄门、鬼神门等)以体现该结构的实质性与独特性,不仅用出了新境界,同时也构建了一个新概念。


1.2创新与深化

    金元时期,中医哲学思想受当时文化熏陶,融摄了道、儒、释三家之学,如当世纯正道医刘完素、援儒革道张从正、根儒向道李东垣、融摄三教朱丹溪[4]。


    
    刘完素推崇“玄府”之说,其于《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目昧不明》“玄府者,谓玄微府也”中以“微”发起了对“玄府”的探底式求索;认为人体之中“玄府”无处不在,凡“人之藏府、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液、血脉、荣卫、精神升降出入的门户。玄府通利,气液宣通则“目得血而能视......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气”;但若玄府闭密,热气怫郁则“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近代学者王明杰受其师陈达夫引导,对刘完素“玄府气液”学说研究颇深。学术观点:形态上,玄府分布广泛,为一种孔道微观结构,是藏象、经络中最精妙细小的单位;功能上,玄府具有畅达气机、输布津液、渗灌精血、运转神机、调节阴阳等五大生理功能;病机上,玄府贵开忌阖,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治则上,畅达气血津液运行,开通玄府郁闭为治病之纲;用药上,主张以风药/虫药开玄/增效[5]。由此,掀起了玄府研究热潮,“肺玄府”、“脾玄府”、“肾玄府”、“骨玄府”、“脑玄府”等概念应运而生。


2. 三焦——络脉——玄府

    络脉由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形成大络、系络、缠络、孙络等各级分支交互穿插的网络循环通路系统,并呈现时间、空间和功能高度统一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具有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内外环境交通和谐的作用[6]。络脉是存在于三焦系统结构之中。

①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津液。新器官,广泛分布在人体之中,联通了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等系统,是一个充满体液的“间质组织”。

②络脉:络(气络、血络、津络)中气、血、津、液等物质均须通过玄府才能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防御、调节、滋润、濡养等目的。

③玄府为孙络的进一步细化。

    功能上,玄府与络脉结构中都流通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功能;结构上,络脉具有“通路”的特点,玄府则展现出“门户”的特性,皆是精微物质流通的基本物质载体;因此玄府实为络脉网状“通络”的“门户”。络脉又存在于三焦系统结构之中,所以人体中就存在一个三焦—经络—玄府的体系结构[7]。

    玄府是三焦—经络末端连通的“桥接器”,它将最终实现人体肌腠、经脉、脏腑等组织的交汇贯通;协助络脉完成营卫交会生化,以供血供气、渗灌濡养、营养代谢与津血互换。



   《灵枢·玉版》“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气血运化、输布的核心路线就是三焦—络脉—玄府。


3.肺与三焦、络脉、玄府

    肺间质主要靠支气管动脉供应,肺间质的毛细血管和肺泡的毛细血管广泛吻合,为肺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8]。这正与三焦——络脉的温煦濡养、供血供气、津血互换、营养代谢等生理功能相吻合[9]。  



    肺络包括肺之气络、血络、津络,与气道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行血、通调水道等生理功能[10-11]。

   肺之玄府调节络脉系统中气血间有序地转化与协调运输,而肺络气血又渗灌、滋养玄府[12]。


4.三焦—络脉—玄府作用下肺结节、肺癌的特点

    营卫“以气血之体,作流通之用”、“由络以通,交会生化”,是三焦—经络—玄府体系的核心内容,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调控着脉络及血液的运行[13]。

    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可致痰湿瘀毒等病邪留滞在三焦,卡顿在气络、津络、脉络,并内传到玄府,导致络脉不畅,玄府郁闭或萎闭,进而引起渗灌气血、濡养代谢、津血互换等障碍,最终形成“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生成结节),“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血脉相传,壅塞不通”(形成肿瘤)。

参考文献:
[1]黄老道家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曹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老子》“玄”与晚唐五代“极玄”诗歌美学;罗曼;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学版)
[3]从《黄帝内经》“心”“神”关系看先秦黄老道家对中医学的影响;李曌华;中华中医药杂志
[4]道医与术医;程雅君;哲学研究
[5]玄府学说;王明杰
[6]络脉理论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翟华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7]玄府——络脉体系概论;陆鹏;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8]肺微血管研究进展;俞诗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吴以岭;前沿科学
[10]肺络病变证治研究 ;贾振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浅谈津络学说;常富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2]肺玄府络脉与气血屏障论;陆鹏;中医杂志
[13]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吴以岭;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宁松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一味中药治牙疼 王振刚

    尤其对于慢性牙疼的患者来说,往往被折磨得寝食不安。在中药里,有这么一种“草根”,虽是植物却有治骨补肾的功效,在治疗牙疼时必不可少,今天王老师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余在临床中,用骨碎补治疗以下两种疾病,效果颇佳。最为难治的牙痛,是肾虚阳浮之牙疼。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食管癌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食管癌致死的患者约为15万人。食管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出现吞咽时喉中有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吸烟者食管上段和中段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对而言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可能。

  • 中药的四性、五味 谢江强

    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产后恶露不下 谢江强

    三产后恶露不下胎儿娩出后,恶露应自然排出体外,如果停滞不下,或下之甚少,称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下,可引起血晕、腹痛、发热,甚至更为严重的症状,应及时调治。症状本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症状如下:血虚产后恶露量少或不下,色淡。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 谢江强

    将红参、黄豆放入煲中,煮成粥状,加入红糖,调匀即成。用油爆香猪蹄和生姜,放入锅内,加入其余用料及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猪蹄酥烂,加精盐调味。饮汤吃枸杞子、黑豆,每天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产后出血。

  • 痴呆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 谢江强

    痴呆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髓海不足型主症:智力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定向力减退,表情淡漠,懒惰思卧,齿枯发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