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H1N1)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H1N1)
主诉:发热恶寒,伴头痛、咳嗽3天。
现病史:患者男性,35岁,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如裂,周身肌肉酸痛,咳嗽频作,痰黄黏稠,咽痛,口渴喜冷饮,食欲减退,二便尚调。自服布洛芬后体温短暂下降,但反复升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既往史:平素体健,无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辨证论治
辨证分析
患者外感风寒,表邪未解,入里化热,属《伤寒论》太阳阳明合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为太阳表实证;痰黄、咽痛、口渴为阳明里热证。符合"表寒里热"之证,属大青龙汤证。
方剂
大青龙汤加减
组成:
麻黄12g(先煎去沫),桂枝6g,杏仁10g,石膏30g(先煎),生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加减:
加连翘15g、金银花15g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桔梗10g宣肺利咽。
方解
1. 麻黄、桂枝:辛温发汗,解表散寒,开腠理以驱外邪。
2.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阳明里热,兼制麻黄、桂枝之温燥。
3. 杏仁:宣肺止咳,助麻黄平喘。
4. 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针对疫毒化热之咽痛、痰黄。
5. 桔梗:载药上行,利咽排脓。
全方共奏解表清里、宣肺解毒之效,契合"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与"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
用药与疗程
一诊(第1日):予大青龙汤2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嘱避风寒,多饮温水,忌食辛辣油腻。
二诊(第3日):服药后汗出热退,体温降至37.5℃,恶寒消失,咳嗽减轻,痰转白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表邪已解,里热未尽,改方为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10g、石膏20g、甘草6g),续服3剂以清余热。
三诊(第6日):症状基本消失,唯乏力、纳差。予竹叶石膏汤(竹叶10g、石膏15g、麦冬15g、半夏9g、粳米20g)调理3日,益气养阴、和胃生津。
愈后
治疗第3日体温复常,第6日咳嗽、咽痛悉平,第9日体力恢复,随访1周无复发。
按语
1. 辨证要点:甲流属中医"疫病"范畴,初期多见表寒里热证,需紧扣《伤寒论》"表里双解"法。大青龙汤为表寒里热之经典方,尤适用于高热无汗、烦躁者。
2. 方药活用:甲流疫毒易化热伤津,加入金银花、连翘增强解毒之力;后期余热未清时,麻杏石甘汤可防邪陷肺络,避免咳喘迁延。
3. 治未病思维:愈后以竹叶石膏汤收功,既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又顾护气阴,契合"瘥后防复"理念。
4. 现代意义:研究证实,麻黄、石膏等药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如连花清瘟含类似组方思路)。
结语:甲流治疗需遵循六经辨证,活用经方,结合疫毒特点灵活化裁,可显著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儿童感冒高烧案。 李高勤
分析:1.患者为儿童,年龄较小。有其体质特异性,这一点需要注意。连续输液4日后,还是持续发烧。这和患儿年龄有关。儿童纯阳之体,易于化热,没有明显怕冷怕风症状,不代表没表证。 -
中医治疗小儿口疮的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中医凭借丰富的理论体系与长期临床实践,在小儿口疮治疗上积累了宝贵用药经验,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出发,标本兼治,为患儿减轻痛苦,现对其临床用药经验予以深入剖析。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外用治疗小儿口疮极为常用。 -
伤寒论三泻心汤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半夏泻心汤能够调和脾胃的寒热升降,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病情的改善。三泻心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以其独特的组方和卓越的疗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
国医大师路志正痰湿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是中医界泰斗之一,他在痰湿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路志正教授曾接诊一位严重肥胖的患者,该患者体重超过120公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路志正教授的痰湿理论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颈椎病(气血两虚型)医案 吴春水
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嘱其继续注意休息,适当进行颈部功能锻炼,以防止复发。初诊以八珍汤加减,益气养血,舒筋通络。 -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崔国宁
六、结论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
失眠多汗案。 李高勤
李某,男,20岁。2024-10-31就诊主诉:失眠多汗1周。口干口臭,饮水较多,无怕冷怕风,大便一天一次,小便晨起色黄。忌口辛辣、油腻、烟酒。 -
中医治疗痤疮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继续治疗两个月后,面部痤疮基本消失,皮肤恢复光滑。随访半年,痤疮未复发。 -
桃花开了 陈鹏
桃花开了文/陈鹏2024.3.28我曾在月光下亲手埋葬了你你却在日光中微笑阵雨过后的露珠停留在花瓣每一滴露珠心里都有一个太阳你懂我的苦楚么桃花默默山亦默默唯有流水时疾时缓在灵魂中流过房间里还有你呼吸的味道一呼一吸之间正是一个标准的轮回我的心穿过天罗地网穿过 -
伤寒论七十三条(一) 张宝华
七十二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他这个本来是无汗的伤寒证,经过发汗现“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这个症候,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就是有小便不利嘛,所以还得用这个五苓散来治,“五苓散主之”嘛。
最新文章
-
门诊医案——胸痛 胡松岩
刘某,女,71岁主诉:间断胸痛半月余,加重1天。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西医诊断:1.胸痛待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
乳腺结节 潘洪波
现代医学对于乳腺结节的常规处理是定期监测,而针对符合手术指征的乳腺结节多建议手术切除,目前多为微创旋切术。此案固然简单,服药后症状缓解,无长期随访,对该患者乳腺结节长期预后也未可知。
-
黄褐斑 谢江强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多因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刺激局部黑素增加所致,此外还与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等有关。黄褐斑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黄褐斑影响美观,常使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
辩证辨病结合治肺脓肿,朱良春善用金荞麦 李文选
金荞麦片2瓶,每服4粒,每日3次,饭后服。病为肺痈,初、二诊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更用金荞麦、鱼腥草、荏草、败酱草等,增强清热解毒、泄瘀消痈之力,三诊后见大量腥臭脓痰排出,为脓溃之象,甫见痰中挟血,即时加用花蕊石、海浮石止血消瘀,以防络损动血,都是重要环节。
-
伤寒论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第27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
炙甘草汤 李华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对于此条的理解,笔者个人认为“炙甘草汤”的核心作用在于“补血”二字!
-
消渴症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医案132达某,女,64岁。继服上药30剂,症状尽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围。随访两年,血糖正常。自拟黄芪消渴方加减。医案131高某,女,55岁。以黄芪、丹参,补气活血化瘀,消渴方加葛根清热润燥升清。
-
美白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美白肤色白皙成为东方女性美丽的崇尚标准。而中药美白因其不使用激素、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越来越受爱美女士的青睐。
-
初步认识痴呆 张宝华
西医认为,痴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痴呆总数的50-70%。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
"湿疹难缠?中医揭秘缠绵皮肤病的根治之道!" 白成振
中医揭秘缠绵皮肤病的根治之道!湿疹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然而,食用海鲜和辛辣食物后,病情再次加重。因此,在治疗湿病时,芡实的用量应适当增加至30g左右。
学习了
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
学习
学习了!
学习
不错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