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

2024.07.20 495阅读 评论数 1 3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
《医学三字经》里有一章讲的是小儿疾病,原文如下: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凡发热,太阳观。热未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若吐泻,求太阴。吐泻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痘疹,此传心。惟同志,度金针。请大家特别注意里面的一句话——“阴阳证,二太擒。”其中,“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阴”指的是“足太阴脾经”。《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认为,孩子在患外感的时候,只要抓住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小儿的内伤证,只要抓住足太阴脾经的问题就行。按照我的理解,内伤证指的就是脾胃虚弱,脾气不足。因此,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只要学会调理外感和脾胃不足,孩子的身体基本就不会出问题了。我认为,想要防治孩子的外感,家长还要养好孩子的肺。空气中的病菌,会通过孩子的呼吸,和肺频繁接触,外邪(病毒、细菌)往往都是通过肺部入侵全身,从而使孩子患上外感。一般情况下,人体内部的器官是能够与外界侵入身体的外邪和谐共处的,不会轻易受到感染——因为人体内有正气。体内正气充足,身体的防御系统就能正常运行。但如果有什么情况导致身体的防御系统运行失常,无法抵御外邪了,孩子就会生病。在什么情况下,孩子身体的防御系统会不正常呢?脾胃不足的时候。如果您问脾胃不足和外感,哪个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我一定会说,脾胃不足对身体的影响更大。脾胃不足代表脾胃的营养吸收不正常,使脾胃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正气来帮助防御系统抵御外邪。因此,调理身体的根本就在于调理脾胃,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脾胃健康。在古代,孩子的脾胃出现问题,通常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吃不饱饭,脾胃被饿伤了。而到了现在,我们的孩子出现脾胃不足的症状,百分之九十多都是由于好吃的吃多了,把胃给撑坏了。人体的脾胃运化功能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尤其是小朋友的脏腑娇嫩,他们的脾胃运化功能比起成年人更有不足。如果强行给孩子脾胃塞太多消化吸收不了的东西,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积食。家长一定要记住,积食是影响孩子脾胃健康的主要问题,大多数孩子脾胃不足,都是由积食引起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重用黄连半个月治好反流性食管炎。 潘洪波

    今天讲讲反流性食管炎案例。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反流性食管炎二级,食道下段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融合。胃镜复查,食管下断,黏膜基本正常。·四吴茱萸入肝经疏肝,同时兼制黄连,过于苦寒乏味,协同加强降逆治酸之力。

  • 产后缺乳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又称“乳难”“缺乳”“无乳”,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但研究表明,产妇产后缺乳、乳房不适等现象明显增加。

  • 带下量多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带下量多带下病是指女子带下量、色、质、味异常,伴或不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女子生理状态下也可出现带下量增多或减少,如女子排卵期、月经前后、妊娠期时带下量增多者,或绝经期前后白带量会相应减少,均为生理现象。

  • 膏方调经心得3 谢江强

    膏方调经心得32.疏肝健脾膏:肝郁脾虚型《妇科膏方应用指南》。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肾、脾和肝。治疗原则为补益脾肾,清热调经,进而固摄冲任,调节月经量。每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20g,每日2次,早晚饭后开水调服。连续服2~3个月经周期。

  •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2 谢江强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26.资生健脾膏:脾胃虚弱型《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放入鹿角胶,再入酥油及白蜜同煎,和匀,收膏,贮瓶封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锻炼。适当服用抗衰老之品,注重日常保健。

  • 神经性耳鸣 潘洪波

    神经性耳鸣的医案。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心肝火旺”引起的耳鸣。李女士连服三副药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大约十天后耳鸣基本消失。总之,现代人的神经性耳鸣,很多都是和压力过大,心里烦躁有关。大家如果遇到神经性耳鸣的情况,不妨试试。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淤血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6.血瘀体质的朋友平时可去养生会馆或康复中心进行一些中医理疗,如拔罐、刮痧、按摩、艾灸等,这些中医操作借助一定的外力及中草药,帮助疏通人体经络,促进毒素排出,而使新血更顺畅地输送至人体,不失为一种舒适的选择。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