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

2024.01.04 1147阅读 评论数 20 78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

杨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2023年10月1日初诊。

主诉:咳嗽7天。现症见:陈发性咳嗽,鼻塞,口苦,痰黄稠,恶心,纳可,有时烘热汗出。

方证辨证:此为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合方证,宜此二方加减治疗,其方如下:

柴胡15黄芩10党参10半夏12

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10竹茹10

炒枳壳10陈皮10茯苓12瓜蒌10

浙贝母10桔梗10枇杷叶10莱菔子10

桑白皮15

结果:2023年10月5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诸症明显减轻,咳嗽消失。

按语:咳嗽有使用柴胡剂的机会,这一点很多人想不到,尤其是咳嗽兼有胃系症状时,可以考虑小柴胡汤主之。这种咳嗽一般有四个特点,一则是病性属痰热,典型表现是痰液质稠色黄,质稠是主要的证据,颜色可以白,也可以黄,但是质地一定是粘稠的,因为有热加工而变稠;另外有一种晨起的粘稠除外,那是因为停留在呼吸道时间长而变稠,这个不一定是热证;二则是陈发性咳嗽,即不咳嗽时症如常人,咳嗽时则连续不断,须臾则止,即所谓的时咳时止,这个时是不定时的,也属于往来寒热的另一种表现;三则有咳甚则呕的情形,用脏腑辨证的病机来解释就是肺气上逆扰动胃气不降则呕,本案即是如此;四则痰时稀时稠,稀为寒,稠为热,时稀时稠就是往来寒热,不是自觉温度上的寒热交替,而是病机上的寒热交替。

本案有“烘热汗出”,按照《伤寒论》第7条的观点,“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可见阴证和阳证的区别主要看是否发热,有发热者属阳证,无发热者属阴证,所以本案就发热类型来看,当属阳证,阳证有三个,即太阳、少阳和阳明,因为这种咳嗽与烘热汗出具有陈发性,不发作时是正气胜,发作时是邪气胜,时发时不发,不就是一种正邪分争、互有胜负吗?不就是《伤寒论》第97条论述的“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这种情形吗?特别是“正邪分争、休作有时”一语,简直道破了少阳病的核心病机,故本案属少阳病,当在柴胡剂中求之,再结合上述咳嗽前三点,当属“小柴胡汤证”无疑,故宜小柴胡汤主之。“痰黄稠、恶心、咳嗽”,这是“温胆汤证”,宜温胆汤合之。对于这种热性有痰的咳嗽,笔者一般有两套方案,一则直接用郭永来的前胡止嗽汤,二则用贝母瓜蒌散与枇杷清肺饮合方,因为前方药味较多,故笔者倾向于用后方,如此这三方合用,组成一个强力清热化痰止咳的军团,按照毛主席的说法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如此则咳嗽焉能不止?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临床治疗淋巴结肿大用方经验总结 崔国宁

    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在治疗淋巴结肿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淋巴结肿大主要与湿热、瘀血、气滞等病机有关。

  • 常备归母消瘿膏 谢江强

    常备归母消瘿膏,防治甲亢有奇效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俗称“大脖子病”。

  • 治愈率99%的全效鼻炎方 谢江强

    治愈率99%的全效鼻炎方24岁的韩小姐,平时由于工作忙碌而疏于照顾自己,也不怎么会照顾自己,经常感冒。她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可能是由鼻炎引起的,所以也没往过敏性鼻炎方面想。因此我认为只要对症治疗,坚持锻炼身体,科学饮食,您的过敏性鼻炎也一定会被治愈。

  •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消 谢江强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肪消46岁的曹先生,过着每天都要应酬、开会的日子已经将近两年了。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形成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 有小秘方:胃肠神经官能 谢江强

    我抓住她的病症与辨证,诊断她患有胃肠神经官能症,于是给她开了滋阴提神膏。这些不仅对胃肠神经官能症的康复有所帮助,而且对于预防各类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 麻黄细辛附子汤 李华歆

    ——格里美尔斯豪森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 浅谈感冒千古第一方桂枝汤 王飞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万方之祖、群芳之冠"之称,也被称为"食疗第一方"。一天,有三个患伤风感冒的人来看病,叔叔都给开了桂枝汤。作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感冒千古第一方的桂枝汤。

  • 黄芪建中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表现为背肩胸前疼痛的一类颈椎病,也会痛到肋侧和腰 钟金桥

    如果查颈椎X片有C5-7的颈椎下段关节紊乱,结合具体体查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可初步判断为颈椎病导致的胸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为主时表现的症状往往诊断为颈肩综合征,但区别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个手臂麻木流胀疼痛。

  • 杂病诊治(三十一) 张宝华

    杨某某,女,42岁。柴胡30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黄芩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泽泻25克、苍术15克、党参15克、薏苡仁30克、炙甘草10克七剂,日一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