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伴经前头痛腰酸”—经方加减二诊愈

2024.10.10 589阅读 评论数 2 5

患者:王某

性别:女

年龄:43岁

初诊日期:2024年8月31日

主诉:乏力,贫血,经前头痛,经期第3天有大血块。

现病史:患者述近几个周期月经第3天有大血块,伴乏力,贫血,烦气,纳差,眠差,易醒,伴咽干,来月经前腰酸不适,自述有甲状腺结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经前会头痛,腹诊:脐上下左右压痛(左重),小腹正中压痛,舌质淡,苔腻略厚,舌下瘀不显,左脉:沉有力,右脉:寸沉力稍弱,关尺弦沉有力。

诊断:经期头痛

处方:柔肝合剂7剂

方组:制附片15g   大黄15g   细辛10g   柴胡15g 

   赤芍15g     枳实15g   炙甘草15g 党参15g 

   干姜15g    茯苓15g   龙骨45g   牡蛎45g 

   生姜45g(切) 桔梗15g

煎服方法:冷水1800ml泡透,水开后煮到约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药渣泡脚。

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生冷等

9月11二诊:述此次来月经时未觉头痛,用药前3天大便4-5次/天,精神佳,乏力好转,身适,纳増,眠略可,查: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同前,更方柴胡肉桂干姜汤7剂,方药如下:

   柴胡125g   肉桂45g    干姜30g      生黄芩45g

    炙甘草30g   天花粉60g  生牡蛎30g    

煎服方法:冷水24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1200ml,去掉药渣,单煮1200药水至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药渣泡脚。

10月10日三诊:述前几天再次来月经时未觉头痛,未觉腰酸,自觉血块减少一半,搬家时也未感觉劳累,大便日一行,偶有烦气,纳一般,左脉:沉有力,右脉:沉略弦有力,续方7剂柴桂干。

思辨:患者初诊时右关弦有力,考虑肝木克脾土,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先以疏肝理气健脾为主,以涂华新导师之临证验方—柔肝合剂治疗(此方含四逆散,附苓理中汤,大黄附子细辛汤),二诊患者诸证好转,然舌苔变薄,更方柴胡肉桂干姜汤,三诊患者诸证再次好转,遂续方治之。

条文学习:

《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龙生膏配伍原理(陈医生) 陈鹏

    龙生膏配伍解读:君:扁豆,山药(健脾养胃,除湿。脾健则气血充盈,后天足)臣:枸杞,龙眼(一个补肾阴,一个补肾阳,中医之肾乃西医讲的免疫/生殖/内分泌/泌尿四大系统合一。肾主骨生髓,主发育)佐:①花生,干姜,大枣②陈皮③银耳使:蜂蜜(补虚)

  • 带下量多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带下量多带下病是指女子带下量、色、质、味异常,伴或不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女子生理状态下也可出现带下量增多或减少,如女子排卵期、月经前后、妊娠期时带下量增多者,或绝经期前后白带量会相应减少,均为生理现象。

  • 闭经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闭经女子年龄超过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形成月经周期后6个月以上未行经,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为闭经。闭经病因病机复杂,分为虚证实证。月经的产生为脏腑、气血、天癸、冲任共同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1 谢江强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1明代著名医家万全,主张坚持长期服用延年养生之中药,以尽享天年。中医认为,“正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长期服用膏方以益气养血、防病于未然,必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龟甲胶隔水炖烊,冲入清膏中,和匀。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小谈发热二则 王井清

    患者恶寒重发热轻,鼻塞重,流清涕,脉浮紧,考虑卫表失和,肺失宣肃引起的外感风寒型感冒,以荆芥防风羌活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患者肌肉疼痛,以川芎、独活祛风止痛;刺激性咳嗽,考虑存在肺气不宣,予前胡、桔梗宣畅肺气,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