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医生头像
谢江强
中医执业医师
温州市瑞安人民医院 中医儿科
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1.用药灵活,取材简廉根据病证需要,外用方剂用药灵活,常常来源于身边随手可得的药物或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之品,如蒲公英、野菊花这样的鲜药,粗盐、葱白、生姜、大蒜、花椒这样的厨房调味品,只要应用得当,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治疗吐泻腹痛,用炒盐布包置脐上,以碗覆之,腹痛即止;治乳痈,捣葱铺乳上,以瓦罐盛炭火逼之,汗出而愈;鲜青蒿捣烂敷脐治疗尿潴留。也常用中成药物进行随证使用,如用藿香正气水敷脐治疗晕车、晕船、呕吐、腹泻,川芎茶调散茶调外敷太阳穴治疗风热头痛。外用方剂组成的药物数量根据病情、剂型的需要,既有单味药物使用,也有三五味、十余味的组成,更有膏药制作使用的七八十味的大方。药物用量既有敷脐、涂搽时每味药物不到1克的小剂量,也有熏蒸、泡浴时用的每味药物几十克的大剂量。
2.组方注重配用引经药、气味俱厚药及血肉之品
(1)多配用引经药物 一方面,在组方中配用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的药物如冰片、麝香、白芥子、花椒、蓖麻子、凤仙草、轻粉、穿山甲以及槐枝、柳枝、桑枝、桃枝等开窍以引诸药入内,拔病邪出外,且通行经络,促气血流转;另一方面,注重辨清病所在之经络,选用合适药物,如升麻、桔梗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治疗风寒头痛,以川芎为君,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巅顶藁本即为引经药,治疗气虚头痛,可煎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进行熏蒸。同时根据用药剂型的不同,注意赋形剂与其他药物的配合,促使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赋形剂多用液体及汁液丰富的鲜品,如醋可助破血消痞,盐可引药入肾,姜、葱、韭、蒜等可开皮窍。
(2)多用气味俱厚之品 如半夏、甘遂、牵牛、巴豆、细辛、川乌、草乌、天南星、木鳖子之类,这类药物力猛燥烈而峻,能够起到“统领健儿、斩关夺门、擒贼歼魁”,直达病所,攻坚克难,此类药物多有一定的毒性,在内服用药时多用炮制之品,且用量和服用方法必须按照药典相关规定执行,如川乌内服必须用制川乌,草乌不可内服,细辛内服不过钱等,在外用方剂中该类药物则多用生品且量大,以图发挥其峻猛之力。因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含有这些药物的外用方剂切不可内服应用。
(3)补药必用血肉之物 外用方剂不仅仅能够起到清热、活血、通络、祛寒等泻实的作用,也有补益之效,补益时常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茸、羊肉、猪肾、乌骨鸡、鳖甲、鲫鱼等,使人体气血得补益而充盛,从而促进气血流通,如吴师机健脾膏中用牛精肉及牛肚,扶阳益火膏用鹿茸、高丽参,清肝散中用鳖甲,安胎膏中用母鸡,即为此意。
3.根据外用剂型不同,组方用药各有特色外用法使用的剂型多样,如汤剂、散剂、膏剂、酊剂等,剂型不同,组方用药也各有特色。如使用热熨法时,多用饮片原形,药物多用辛香之品,取辛能开窍、香能行散之意,使用时宜炒香应用,以促其本身辛香之性,如炒苍术、炒羌活,并使其“不独经皮且经口鼻”,经皮和口鼻双重给药,加强疗效;穴位贴敷制膏时多用热药,“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可在摊涂膏药前加入冰片、薄荷脑等凉药,通过这些药物的辛凉透皮刺激作用,加强对腧穴及患处的刺激,传递信息,调动人体自身潜在的修复能力。由于剂型和使用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药物,在使用时也应有所区别,如白芥子一药用于治疗哮喘时,用于三伏贴剂型中应取其拔毒开窍之意,应用生品,而用于敷脐方剂,则取其理气化痰之效,则应用炒白芥子;对于冰片一药,由于其微溶于水,因此如果是汤剂则效果不显,而多用于散剂、酊剂和膏剂。因此,即使是“兵多将广”的制膏用药,虽无君臣佐使之严格区分,但在治疗中何药为主、何药为次,何药为粗药、何药为细药,炮制之生熟,用量之多寡,加入之前后及时间,都应详细斟酌,才能配伍得当,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眩晕(肝阳上亢证)医案 吴春水
口苦、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阳上亢之象。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九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共九条条文,方十首。阳微阴弦既是胸痹心痛的脉象,又是其病机。为医者当须紧紧抓住此治疗胸痹心痛病。 -
经方治感冒,一剂知,两剂已。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要略》第二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而脑脊髓膜炎属于温病中的春温,其治疗,可从春温中求之!后听胡希恕老的金匮要略,方有所理解,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湿偏重,而麻杏苡甘汤虽然也是治疗风湿在表,但已化热,热偏重,而胡老治疗风湿病,临床中常常以桂枝汤加术附。 -
为什么亲人与熟人最难调? 张娟
说的是医生给至亲之人治病,思想容易被情感所左右,治疗就会畏首畏尾,错失良机。3)调理身体,它的规律不会因为你的有钱或者没钱,熟与不熟,而有所改变。就像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逐步成熟,是因为他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思想不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时那么天真了。 -
孕妇1-9月孕育期间饮食和注意事项 张娟
第三个月:在这个月,孕妇的饮食应该以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为主,多吃一些粗粮、杂粮和蔬菜等食物,同时还要注意补充铁和钙等矿物质,以预防孕妇贫血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
大柴胡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治疗胁痛腹胀医案 张训景
大便日1次,不成形。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 -
一个处方开这么多中药,药锅里能放下吗? 于军
开“开大处方”的原因可能很多。一是医生利用“大处方”来提升医院和个人效益,卖药谋财。若用大处方,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中病即止。 -
蓝田葛玉中心卫生院抢救病例 马亮
蓝田下乡的抢救病例来蓝田葛玉中心卫生院下乡满两个月了,2024年10月10日晚上真正的抢救了一个病人。当天值班的是马驰医生,一个年轻的西医大夫,比我下乡早三天来到这个基层卫生医院。马亮医生立即给予提捏腋前大筋的抢救措施,操作一次患者及感到痛苦,反应强烈,直 -
月经过多治验案 吴春水
月经过多治验案张某,女,35岁。患者服用10剂后,月经量减少,色转红。继续服用5剂后,月经正常。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固冲止血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调节月经。
最新文章
-
门诊病案两则 胡松岩
患者王某,男,65岁。苇茎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g,浙贝母20g,桑叶、三七各10g,守宫5g,法半夏12g,陈皮、甘草各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
胸痹 潘洪波
服上药4剂,病证基本好转,胸痛未曾发作,肩背等放散疼痛均消失,胸闷气短亦见减轻。患者于去年9月15日复查:服上药后心绞痛未见发作,仅偶因走路过多劳累后,曾有两次出现胸闷,随即自行缓解。
-
不寐证病例分享 郭文龙
李某,女,30岁。症状简述(刻诊):夜梦多、半夜醒,再无法入睡2个月余。
-
银翘散的“辛” 赵龙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用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的风热犯卫证。银翘散,为辛凉平剂之代表方。此方市面上有成药,银翘解毒颗粒。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杨桢教授说过,辛解表,辛退热。在退烧处方中,用好辛味,事半功倍。再看银翘散,辛凉药物为主。煮加服银翘解毒颗粒一袋。
-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陈) 陈鹏
中医有这么一句话:外病靠医,内病靠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子的:其实是分两类:一类是滋养你的人一类是消耗你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兄弟姐妹/或者夫妻媳妇也是这样的,如果是指责大于包容的话,慢慢就淡了吧。他们都是自私的人。。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属于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体现在运动障碍,具体表现为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以及运动迟缓等,部分也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医案55陈某,男,28岁。此案嘈杂,肝胃郁热使然。方中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助柴胡散肝郁解郁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瓦楞子对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有制酸止痛作用。医案56吴某,女,36岁。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1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25苏某,男,40岁。现病史:汗出1年,昼夜皆然。臀部疹痒,形体肥胖,倦怠神困,面黄油腻,B超示脂肪肝。2018年10月9日二诊:药后汗止,神清气爽,臀部湿疹减轻。医案26杨某,1岁。六味地黄丸3粒,碾碎以适量冰糖水调服,1日3次。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脉法心悟(十二) 陈玉佳
宋右,33岁,月经愆期,经行涩沥1年多,心烦,行经2天。经色黯或鲜红,时夹细粒状瘀块。末次月经6月下旬。月经前一周服药。
学习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了
感谢分享学习
感谢分享
学习
好的
学习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