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孙洽熙先生医案解析·第一案
(原载于《麻瑞亭治验续集·附篇》)
麻某,女,70岁,山东省安丘市人,退休中学教师,家住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业师麻瑞亭长女,我的婶母。患高血压病二十余年,冠心病十余年,糖尿病近十年,胆结石近十年,子宫脱垂近十年。前几年,已行胆囊切除及子宫复位手术,术后尚可,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虽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平素靠西药控制。1996年9月起,麻老因多脏器衰竭,呕吐不食,日渐加重,卧床不起。我婶母因伺候麻老,劳累焦急,疏于已病之治疗,自11 月中旬以来,尿少不利,色深黄如浓茶,日尿量渐少,以至不足500ml。然恐麻老及家人着急,一直隐忍不言。12月18 日起,头晕目眩加重,不敢睁眼,闭目也泪流不止,头胀痛难忍,耳如群蝉争鸣,心慌气短,胸闷纳呆,整夜不眠,似睡非睡,口气如烂苹果味,恶心呕吐,日强进食不足二两,下肢轻度肿胀,面色㿠白,全身疼痛,疲困难支,卧床不起。12月20日,赴西安市某医院求治,血压:185/105mmHg,查血、尿;尿素11.9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0mmo/L,尿蛋白(+++),酮体(++),其他项也多不正常。诊断: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衰、2高血压病Ⅲ期、3冠心病。接诊之某主任医师嘱立即住院抢救。因麻老病重,我婶母恐她住院加重麻老思想负担,同时家里也抽不出人来陪她,征得该主任医师勉强同意,暂不住院,居家治疗。家人商定,由我以中药主治,配服降糖西药。诊见脉细濡而沉、弦促、寸关大,舌苔白薄、舌根厚腻、舌质较暗。
辨证:脾湿胃寒,肝气逆升,升降倒置,上热下寒,膀胱热癃。
诊断:消渴、肾病、眩晕、心悸。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疏肝,清上温下,利尿通淋。
处方:云茯苓10g,建泽泻10g,炒杭芍15g,黄芩炭10g,上肉桂4g,广陈皮10g,炒杏仁10g,法半夏10g,炒杜仲10g,苏泽兰20g,柏子仁15g,北沙参30g,白蔻仁10g,木防己6g,车前草12g,冬葵子12g,瞿麦10g,夏枯草12g,川续断15g,炒芡实30g,焦山栀4g,炒山药30g,1剂,水煎温服。
12月22日二诊:药后尿已微利,颜色较前好转,日尿量800mL以上,胃口已开,再未呕吐,已敢睁眼,流泪已止,面色好转,昨夜安卧四个多小时,头晕、头痛、耳鸣、身痛、心慌、气短、腿胀等症均减轻。脉细濡、稍弦促、关寸大,舌苔白薄腻、舌质淡红。上方增木防己为10g,1剂,水煎温服。
12月23日三诊:药后尿利,色淡黄,日尿量1000mL以上,日进食三两左右,他症继续减轻,唯稍泛酸水,大便较稀。脉细濡、稍促、关寸较大,舌苔白滑、舌质较红。12月20日方增云茯苓为15g、广陈皮为15g、苏泽兰为30g、车前草为15g、冬葵子为15g、木防己为10g,改白蔻仁为缩砂仁10g,加乌贼骨15g,2剂,日1剂,水煎温服。
12月25日四诊:药后尿已畅利,色淡黄,日尿量1500ml左右,泛酸已除,日进食半斤左右,口气已正,他症也明显减轻,已能下床活动,大便仍较稀。脉细濡、稍促、关尺较大,舌苔白滑、舌质淡红。12月20日方增云茯苓为15g、建泽泻为12g、炒杜仲为15g、苏泽兰30g、车前草为15g、冬葵子为15g、木防己为10g,改白蔻仁为缩砂仁 10g,加肉豆蔻4g,3剂,日1剂,水煎温服。
12月25日五诊:药后尿已大利,日尿量1800mL.左右,大便已成软条,他症也继续减轻,唯稍感腹胀。昨日赴西安市某医院复查,血压:164/105mmHg,血、尿检查均已正常,接诊之前主任医师直呼中药神奇,远比用西药抢救为佳,嘱继续服中药巩围疗效。脉细濡、稍促、关尺较大,舌苔白滑、稍腻、舌淡红。12月20日方去夏桔草、焦山栀,增云茯苓为12g、炒杜仲为15g、车前草为15g,改黄芩炭为生地炭12g,加茺蔚子12g、姜厚朴6g,5剂,日1剂,水煎温服。
药后血压160/95mmHg,诸症继续减轻。其后,据脉证以12月20日方加减,继服60余剂,至1997年5月,已如常人。其间赴西安市某医院复查5次,血、尿、血压、心电图等理化指标均已正常。麻老于1997 年3月 26 日谢世,我婶母也未因极度悲痛而复发。其后继续服少量降糖药、降压药等维持,季节变更时,服数剂中药调理。1997年10 月10 日乘飞机赴澳大利亚探亲,次年3月返回,机上无任何不适,其后又赴加拿大探亲半年余,来回平安。2010 年去世,享年85岁。
1、解析:本案第一诊断当为癃闭,以尿少不利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机为脾湿胃寒,中气不运,肝气逆升,升降倒置,上热下寒,膀胱热癃。治以健脾和胃,复其升降,理气疏肝,清上温下,利尿通淋。方中茯苓、泽泻健脾利湿,广陈皮、法半夏、炒杏仁、白蔻仁、北沙参清肺理气,和胃降逆,炒杭芍、黄芩炭双清君相之火,兼以平胆,木防己、车前草、冬葵子、瞿麦、夏枯草、焦山栀、苏泽兰、川续断清热行瘀利尿通淋以解癃,肉桂温中下之寒,佐以炒山药补肺胃之精,以敛精神,而住疏泄,炒芡实收敛固涩,以防精伤,辅以柏子仁养心止悸。人身之气机系于中气,而脾胃双土为之中轴,肝木肺金为之两翼,心火肾水为之两极。平人之气,阴阳互根而阳下阴上,火收而水藏,上清而下温,气行于外,血守于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气、血、精、津、液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升降出入,营卫相向而谐和,阴平阳秘,精神相保而互用,五行有序,六气和平,为平人无病之象。一旦得病,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气机为之失衡,六气或现或隐,升降紊乱,出入滞碍,五脏六腑生克承制失其常道,其标为寒热燥湿之偏,其本为阴阳中气失健。“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四圣心源》)此为黄氏医学心法之精义奥旨,不二法门,可谓一言在握,万象皆归。症现癃闭而不唯治癃闭,健胃和胃以运中气,清上温下以复气机,平胆疏肝以住疏泄,清肺养心以助降敛,为治本之法,清热行瘀,利尿通淋为治标之法,标本兼治,病情日见好转,五剂而危机除,两月多已如常人,可证法则无差。
注:后续各诊乃据证加减,为枝节之事,凡不涉及治则之变者均不再赘言,读者可自行循《长沙药解》、《玉楸药解》、《麻瑞亭治验集》等书中各脉证机理及药理求其大意。余案皆仿此。
2、后记:本例医案在患者年老病重、在西医主任医师判断为急需“立即住院抢救”的条件下,仅凭中药汤剂和维持使用西药降糖药,即从初次服汤药开始就获得显著之效验,尿量渐增,饮食渐加,直至临床治愈,充分证明了辨证准确,遣方对症(证),没有浪费分毫的“抢救时机”。且病人于治疗结束后的次年5次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再次证明了中医独立承担的急救治疗的远期效果坚定而稳固。对本案的学习,应该着眼在其治疗的模式上,这是一场真正由纯中医药疗法担纲的对急危重症的抢救。孙老在讲到此案的时候明确指出:中医在处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中医自己的诊病思路和治疗原则,不能被西医制定的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住,那样只会干扰中医的辨治思路,进而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失去中医治疗的优势,于病人、于医学都无益有害。我的理解是,对于同一个病例的中西医的结合运用更多的应该出现在战略的层面,在治疗前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擅长领域和不同见解,以及判断预后,而在具体施治过程中则需分工明确,各自坚守其专业理论和治疗方式的纯正不偏,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使两种治疗效果形成合力而非抗力。本案病人是业师孙洽熙的三婶(师爷麻瑞亭之长女),本身所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病史均在十年以上,又有多次手术史,体质极差,发病时值麻老病重,患者因忙于照料病重的麻老而疏于对己病的治疗,身心俱疲之下,又兼对自身病情隐忍不言,以致病势沉重。业师孙洽熙是黄元御五代传人、师爷麻瑞亭的学术继承人,熟悉黄元御医学思想和麻瑞亭医疗经验的同道不难看出,本案的治疗思路和过程堪称麻老医疗经验的经典再现。孙老说,如西医治疗本病肯定会对各种慢性病做综合参考,虽说在我们中医的治疗中也不是不参考,但是,中医辨病辨证的思路和对组方的考校均要限定在中医的框架下,尤其是守住脾胃升降和清上温下、利尿、运中气的大原则,才是能在短期内取得显效、全效的首要条件。病人在本次治疗成功后,又健康地生活了15年,且在这15年中病情一直没有大的反复,而其晚年辞世也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当属意外)而非因病。虽然孙老谦虚地表示这仅是一个个案,但是,个案之中也必定存在着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对本案的学习更坚定了我对中医学和对黄氏医学的信心,更加明确了中医药在当前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医疗大环境中的参与模式和角色定位。我在学习本案中,最大的收获是肯定了一门医学——中医学,坚定了一个信念——中医行。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命运交织的智慧与科 崔国宁
从表面上看,《了凡四训》所传达的命运观与量子纠缠所处的科学领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一个是古老的智慧传承,一个是前沿的科学发现,它们共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刻理解世界和自我的大门。 -
再读《温热论》:“透”法-中医因势利导治疗的关键(杨文豪原创 杨文豪
就我个人所好而言,我对叶桂《温热论》更加青睐。整体而言,《温热论》关于病机的论述是基于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透邪于外的出发点,但就具体病例的分析又是非常详细,分两步走、或三步走循序渐进治疗,并非一个方子吃到底。 -
浅谈《伤寒论》之小便不利证 郭文龙
《伤寒论》中关于小便不利证的论述与治疗主要有五苓散和猪苓汤两个方剂。上述这三个方剂可以看出临床当中遇到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阴虚火旺,热盛伤津导致的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急迫。 -
中医总是让忌嘴,意义何在! 李娟
但大家的观念好相似:比如感冒了要补充Vc,或者感冒了不补一补,身体岂不是更虚?是的,初感冒可以适当补充Vc。)综上,中医让忌嘴的意义,就是:早日康复,且不留后患。 -
颈型颈椎病→葛根汤 韦毓安
对于感受风寒,这种肩颈部经脉拘急,用葛根汤,效果非常好。 -
腰痛→温肾阳、强筋骨方 韦毓安
三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体质较弱或肾阳不足引起的。仅温补肾阳是不够的,因为阴阳是相互制约的,阴阳互相依存。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阴阳两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和腰腿冰凉等症状。 -
“伤仲永”之大承气汤 郭文龙
现在“回阳救逆”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后世很多医家们的发扬光大,而大承气汤却没有得到现代中医师们重视,在这里阐述一下个人的几个观点。 -
阳气不足之肥胖 韦毓安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脾土是至阴的,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
脂肪肝,降脂减肥方。 韦毓安
总的来说,降脂减肥汤是一个益气健脾,利湿化浊的经典方子,并且经过了大量的临床验证,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脂肪肝、高血脂,辩证为气虚痰湿证者可谓效如桴鼓。 -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治亚硝酸盐中毒 李文选
因救火,吸入亚硝酸盐类气体中毒,住某医院特护病房抢救。舌苔黄白而厚,脉来弦滑治法:辨为肝之气机疏泄不利,痰火交郁于上、中二焦。在中西医配合治疗下,此人终于转危为安。#刘渡舟医案#中醫不是慢郎中#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小陷胸汤#小柴胡汤#
最新文章
-
运气方总结(1) 曹雪盼
静顺汤治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方解按《内经》运气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终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温。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所谓平其上者,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也。
-
药性赋2 曹雪盼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详论药性,平和惟在。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
药性赋摘录1 曹雪盼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
一方搞定带状疱疹后遗症 韦毓安
在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里记载了一张方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就叫止痛如神汤。就是皮肤表面的带状疱疹已经消退,但疼痛依然还在。这就得从带状疱疹的病因说起了。一说到带状疱疹,中医往往会把它和湿热联系在一起。止痛如神汤其实不仅对带状疱疹后遗痛有效。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中药的四性、五味 谢江强
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治疗脾胃病的10种“三味方”,张仲景古方 韦毓安
肝郁呕吐的用左金豆子汤,胃热呕吐的用清胃三味汤。用半夏来化痰,用黄连、黄芩来清热,三味药主要治疗痰热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等,这类人的舌苔大多是黄腻的。
-
平补阴阳,调和气血 韦毓安
气血阴阳,用他自己的话说"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四君子汤再加上四物汤,气血双补。紧接着又用了两味血肉有情之品来补阴补阳,分别是龟板和鹿角。"我们知道气血阴阳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气虚有哪些表现?
-
子宫复旧不全调养 谢江强
◎旱莲贞子汤墨旱莲30克,女贞子30克,乌贼骨30克,生地黄15克,地榆15克,鸡冠花15克,墓头回15克,黄芩10克。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黄芪益母汤黄芪15~30克,益母草30~60克,红糖适量。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适用于血瘀
-
产后恶露不下 谢江强
三产后恶露不下胎儿娩出后,恶露应自然排出体外,如果停滞不下,或下之甚少,称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下,可引起血晕、腹痛、发热,甚至更为严重的症状,应及时调治。症状本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症状如下:血虚产后恶露量少或不下,色淡。
呕吐,头晕是不是因为痰湿中阻的原因,痞满而吐?
学习了, 棒棒的!
学习了
胃寒膀胱热,何谓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又可称外热内寒。
行文矛盾了,自诉胃寒膀胱热,又言上热下寒此误。再言外热内寒,是真寒假热?
上热下寒和外热内寒可是根本性的不一样啊。
做自己就好
学习了
学习了
👍👍👍
学习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