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2-115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每日格言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
1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
SPRING 2025
第113条开头说的是你接诊的患者从症状表现上看很像“伤寒”,但是脉象上并没有“弦”或者“紧”的典型“伤寒脉”,反而见“弱”,“弱”说明津液亏虚,如果津液亏虚那就要补,所以患者主观上会觉得口渴,如果此时你用了“火法”再去强制发汗,那么只会导致津液更加受损,阳明内结燥屎,就可能会出现谵语,最后仲景又告诉我们,如果患者脉象见浮弱,且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你做的就是要从表解,让患者自主出汗而不是强制性发汗,而自主出汗的关键在于津液的充足与否!
第114条其实是在113基础上继续讲的,也就是说同样是太阳表证的患者,治疗上本应该用表解法,你用了“火熏法”强制发汗,结果是患者并没有出汗,那么火热的温力就直接进入到身体,患者可能本身津液就亏虚,“汗”的基础不够,你用火法去熏的后果就是火的热力不仅伤害了津液,更是长驱直入损害了血分,此时患者会觉得很“躁”,那么血分过热就是沸腾,这样的热得有出口,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115条说的是患者当前仍有表证,所以脉象上见“浮”,而且发热的程度比较高,此时应该从表解法治疗,但是要考虑一些“汗”的资本——津液,如果津液不足,无作“汗”之源,那你还用“灸法”去熏,那么邪热和火热一起就难了,两热相搏,热力伤津液,动气血,患者可能会觉得咽喉更加干燥,甚至吐血的表现!
临床上的确有很多患者会这样做,有了些许恶寒发热的症状就要拔个罐,艾个灸啥的,反正出点汗最好,有的不负责的医生也应声响应,丝毫不考虑辨证,这是大错特错的!中医缺了“辨证”,那就失去了灵魂!与君共勉!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对甘麦大枣汤的一点探讨 陈杏
甘麦大枣汤治脏燥悲伤欲哭,脏燥乃是胆非子脏。近人对胆作用有忽略和混淆。甘麦大枣汤三味药:甘草、大枣、小麦,非润子脏之药,润胆脏之药。小建中汤乃是治胆,非直接治脾胃之方,亦是明确无疑。 -
孩子“O”形腿、“X”形腿正常吗 谢江强
事实上,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腿没有大人那么直,并不需要过多担心,因为在8岁以前,孩子有点“O”形或“X”形腿绝大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就是说,在大约2岁之前孩子有点“O”形腿,在2~8岁有点“X”形腿是正常的,要是孩子一生下来腿就笔直挺立,反而可能不正常。 -
枳术汤、外台茯苓饮、吴茱萸汤三方合用治胃痛呃逆 高颖
其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吴茱萸汤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 -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四) 张宝华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面说了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还有这条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三个方都为小发汗法。 -
年味 陈鹏
《年味》文/陈鹏医生门窗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大街小巷鞭炮齐鸣小孩子换了新装据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善行恶行然后再降下奖罚我在想今天都几号了医院还不发奖金每逢过节特别思念两个弟弟一个在海南一个在黑龙江从小到大爱抬杠的兄弟俩今生能聚的机会很 -
熏蒸技术发展史 谢江强
熏蒸技术是借助中药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的“窜”就是指的熏蒸技术。宋金元时期,熏蒸技术在临床上更加广泛使用。 -
伤寒论第二十三条(二) 张宝华
表证以恶寒为主,咱们第一条怎么说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先生搁一个“而”字加重了语气,就是强调这个恶寒啦!欲,想要,需要,将要。解手,大小便将要正常,这个“自可”是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
胃反流 刘勇
但并非所有胃反酸的情况都是由胃热引起的。这种情况下,胃反酸确实与胃热有关。其他因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食管和胃交界处的贲门及食管下括约肌负责阻止胃酸反流。此外,暴饮暴食、过度肥胖、负重劳动等也会导致腹内压增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 -
伤寒论第十八条 张宝华
只不过别人成就了或者技术上,或者艺术上的业绩,而这个是病家,喘家呀!这个喘家,肺的功能可想而知啦!杏仁也是苦温的,能降肺气,它能止咳平喘,对喘家很有帮助,这个第十八条就说到这。 -
伤寒论第十五条(二) 张宝华
要是良能不济了,未现气上冲,说明生理机能不足以保持原有的抗病机制了,这个病变了,这个不合法的“下”变证多端呀,这里他没具体说现什么病证,后面有,届时咱们一一来看。
最新文章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思辨:患者脉浮有力,晨起鼻不适,考虑表证存在,舌尖红点(郁点),纳差,脉弦考虑柴胡证,脉有力者考虑病在三阳,遵有表先解表的原则,辩为太少两感,以柴胡桂枝汤治疗,便干用赤芍,加附子温阳气,仙鹤草补虚扶正,葛根疏解太阳经腧缓解后背不适,诸药合用而治之。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三) 门静脉血栓胃底结腸静脉曲张痛泻 钱开达
国庆前某君男中年来善持堂求治即为此病。医院检查肝功能正常,但有门静脉血栓,结肠和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和胃底结肠静脉均属消化系统范围,某君从小脾胃虚弱,经常腹泻,日久痰湿瘀其静脉完全可能。
-
用食疗的方法兼顾消积食和补脾 谢江强
而8个月到2岁的孩子,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健全,如果要给他食用补脾消积米,我建议用补脾消积米熬粥。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四逆散 李华歆
小编认为当人体有了“瘀”的情况,仲景名方“四逆散”就可能会扮演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交警”的角色!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小柴胡汤”的基础方——柴胡、甘草,我们暂且称之为“柴胡汤”吧,“柴胡汤”加上这个“枳实芍药散”合在一块就是“四逆散”!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今天为大家分诊一个小编之前的经典医案!(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耳鸣 潘洪波
结合患者的舌象和脉象,他证属肝风耳鸣,也就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两味药用在一起平肝柔肝、养血止血,可以帮助决明子一起压住上亢的肝气,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耳鸣、血热忘形等情况。
-
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 曹雪盼
经方治疗克罗恩病侧重在少阳,阳明,太阴三者之中。
-
升结肠癌造瘘术后中医治疗医案2 张训景
李*,男,47岁,2017.7.24二诊主诉:IIa期升结肠癌造瘘术后2年1月,还纳术后1年6月。现病史:2014年10月体检CEA20升高,当时未积极治疗。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男,31岁。舌淡红,脉弦,符合肝胃不和。其二李某,女,45岁。
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