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四篇学习心得体会

2025.02.26 593阅读 评论数 1 5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共三十三条条文,共十二首方(防己黄芪汤、越婢汤、防己茯苓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杏子汤、蒲灰散、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枳术汤),本篇即后世所说之水肿病,篇中将水气病分为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及五脏水,其治疗大法为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下水肿,当利小便,若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其脉沉绝者,可下之,无论汗法,利小便,下之,最终目的则是实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则其水乃消也,从此句亦当悟出,治水之机要,乃治气也,或行气,或补气,随证而施之,而此气,乃中气也,脾胃之气也,而回头检阅诸方,似乎更偏重于直接利小便,所以当我们在临床中遇到此病人,当补中气与发汗,利小便,下之相结合!

读完此篇之前,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心衰的病人,其临床表现会有阴囊种,一直搞不懂其病机,而当我读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原来,仲圣先师那个时候就已经发现心衰的病人会出现阴肿了!陆渊雷说此条颇似浆液性心包炎,其人常左卧,或坐而不得卧,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病重者或谵妄昏迷,惟阴肿决与心脏病无关耳,此说是不敢苟同,殊不知心衰严重患者伴有阴肿的病人比比皆是!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尿,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治疗此病,当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合补中益气汤试试,若日久当考虑有瘀血也,当适当加入活血化瘀药,所谓血不利则为水。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饮食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窃以为攻击冲气者,当用苓甘五味桂枝汤,待冲气即低,治咳,即用苓甘五味桂枝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此条当结合十二篇中苓甘五味桂枝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条文看。读完此条,回想起自己以前临床上一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皆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化裁,而疗效平平,甚至有些无效,实乃学艺不精,亦可从此悟出,读医书,并不是读过一遍就行,而是应当滚瓜烂熟,牢记于心,特别是像《金匮》这种经典,不然只是单纯地读过一遍,那相当于白读。就算在临床上遇到,也想不起来,也不知道其病机,更不知道用何方,还美其名曰自拟方!而重新读完此条以后,又为治疗梅核气开辟了新的途径,至少在以后的临床中遇到梅核气,不会孟浪运用半夏厚朴汤了,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无效,我更想表达的是临床中应该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不能一见到咽中如有炙脔,就想当然地用半夏厚朴汤!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之前在学习这条条文时,说来也巧,竟然在临床上遇到了一个患者,在这里插一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最近在看什么书,或者是什么文章时,临床当中就会遇得到类似的病人,那个患者是颜面部和双下肢水肿,无自汗出,无发热等症状,西医检查都好着,然后我就给她开了个越婢汤加术汤加味五剂,后面随访,药还没吃完,病就好了!哎,说来也是惭愧,我竟一直记不住越婢汤这个方!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医,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此条当与第五篇中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条以及第二篇中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日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条文结合看!关于黄汗病,临床中常见的不是衣服变黄,而是枕头被子变黄。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此条所列之种种症状,临床中皆有可见,谨当熟记于心。

阳气不痛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治疗当调营卫,通阴阳,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陆渊雷曰:此处之方当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今姑从之。

通读此篇最大的感受就是此篇所论述的症状,临床中基本上都见得到,只是我之前通读《金匮》时在学生期间,未有临床实践,故不曾留意此中症状,而工作的前八年又未认真通读全书,学艺不精,故临床中遇到好多《金匮》中描述的症状时往往解释不了其病机,而处理时总是不得其要,捉襟见肘,这几年更是到了所谓的瓶颈期,幸得于2024年8月拜入王寅老师门下,重读《金匮》,这亦是此次重读《金匮》最大的收获!仲书勉乎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仲书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肝郁化火所致不寐治验案 吴春水

    吴某,女,45岁。综合症状与脉象,辨证为肝郁化火、扰动心神之证。

  • 蓝田葛玉中心卫生院抢救病例 马亮

    蓝田下乡的抢救病例来蓝田葛玉中心卫生院下乡满两个月了,2024年10月10日晚上真正的抢救了一个病人。当天值班的是马驰医生,一个年轻的西医大夫,比我下乡早三天来到这个基层卫生医院。马亮医生立即给予提捏腋前大筋的抢救措施,操作一次患者及感到痛苦,反应强烈,直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积食的孩子嘴巴有味儿、肚子疼怎么办 谢江强

    孩子嘴里有味儿,是由于他们的胃气上逆,把脾胃中消化食物的酸腐之气带到了嘴里。有时候孩子肚子疼,您按着他的肚子会有较硬的手感,这就是由于身体里有积滞——还没被消化完全的食物。

  • 伤风散加减治“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15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8日主诉:咳嗽咳痰1周。回访:咳嗽咳痰尽愈,大便约2日一行,纳略增。

  • 经方之小结胸证 郭文龙

    张某,女,65岁。时轻时重,经多方诊断为“不典型心绞痛”,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金匮要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 口舌生疮麻烦多 谢江强

    口舌生疮麻烦多有次和家里人在外面吃饭,由于那家饭店的客人很多,我们就在饭店的大厅里面坐下了。中医把口腔溃疡称为口疮。还有一种口疮发生在嘴唇的两侧,被称为燕口疮。

  • 伤寒论第82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1SPRING2024第82条中患者同样是先有“太阳病”,此时细心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整部《伤寒论》一共有398条条文,而偏偏归纳于“太阳病”的条文竟然有178条之

  • 怎样拥有丰盈有光泽的秀发 谢江强

    怎样拥有丰盈有光泽的秀发秀秀是高三的学生,学习正忙的时候,可是最近却出现一件让秀秀和妈妈都很头疼的问题:秀秀的头发脱落得厉害。本来秀秀拥有一头令人羡慕的头发,又黑又亮又直,梳起一个大辫子来很精神。

  • 经方实验录之耳鸣,抑郁症 张宝华

    初步判断:1、耳鸣;2、郁证。首诊方夏枯草20克。近来饿时时头晕,耳鸣如旧似减轻。肝郁渐开,脾虚渐复,再议前法,二诊方生姜易干姜,去大枣加泽泻、苍术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