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芪通络膏

2023.10.20 721阅读 评论数 1 4
归芪通络膏:缓解脑梗塞有一套三四十岁的男子,往往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基本都没怎么看过病,对于偶尔出现的症状都不怎么在意,等到真的生病了才后悔莫及。陈先生在开车的时候,曾有过一次突发的手脚麻木,发作时,手无法握住东西,也无法开口说话,但这样的情况只持续了一分钟左右,陈先生也就没在意。后来有一次,陈先生在上厕所的时候,突然左半身动弹不得,送医急救后,诊断为脑梗塞,大夫问他之前有没有什么征兆的时候,陈先生才回想起以前那次突发的手脚麻木。陈先生出院后,非常纳闷儿,心想自己怎么可能会生大病呢?虽然出院时他可以自行走路,可还是不时有半身肢体麻木的症状,情绪也变得比较低落,常常便秘,时有心慌、失眠,食欲也不太好。像陈先生这样的脑血管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因为大便稍一用力,就容易把脑血管给撑破了,后果不堪设想。针对陈先生的情况,我以活血化瘀、益气通便之法给他治疗。除了“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句话以外,我还想说的是,“消化功能好人就快活”。这不,陈先生的大便通畅了,半身肢体麻木的情况也明显见好,他也逐渐接受了自己真的得病的事实,知道治疗不是没希望的。半年后,当我再一次看到陈先生时,他告诉我他恢复得非常好。归芪通络膏水煎药:生黄芪200克、茯苓150克、当归150克、砂仁100克、黄精100克、桃仁100克、陈皮100克、姜黄100克、炒白术150克、炙甘草60克、瓜蒌120克、白僵蚕60克、川牛膝150克。成膏药:阿胶250克。调味药:西洋参30克、藕粉(无糖)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制作方法:先将阿胶加入黄酒中浸泡一日。隔日,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200毫升药液;将浸泡好的阿胶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西洋参、藕粉和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用药加减原则:口干口渴者,将西洋参换成太子参;便溏拉稀者,去瓜蒌,并将炒白术加量,或再加入芡实;食欲不振者,将黄精换成木香、砂仁;腰膝酸软者,加杜仲、补骨脂。服用方法: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因为是在长夏之时服用,故服用时间为2至3周即可。头两周早、晚饭后各1次,第3周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功效:活血化瘀,益气通便。注意事项: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去掉阿胶,并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为2至3小时。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保健药方,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等;脾阳虚弱、腹胀便溏者,可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丸等。

  •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 谢江强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一、膏方的适用对象1.患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病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

  • 小儿医案二则(1) 王建飞

    小儿案一:2023年11月26日胡某,女,10岁,初诊。处方:蜜麻黄6g生桂枝10g炙甘草10g苦杏仁10g桔梗15g橘络5g生石膏15g生姜10g大枣10g5剂代煎。于昨日洗澡洗头后症状又再次加重,发热。小儿案二:2023年11月26日钮某,男,11岁,

  • 针刺手法:舒缓身心的古老疗法 崔国宁

    针刺手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疗效而闻名,被视为一种能够平衡身心、促进自然疗愈的疗法。第一部分:起源和发展针刺手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时期。

  • 高血压的中药饮茶方 陈鹏

    文/陈鹏三七花5朵玫瑰花3朵炒决明5克黄芩3克枙子4克枸杞4克

  • 经方适应方证治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见咳而脉浮,呼吸急促,满闷而烦躁者,可与厚朴加麻黄汤。处方:厚朴15克、麻黄12克、杏仁15克、半夏6克、干姜6克、细辛6克、五味子18克、小麦60克、石膏60克。时下见此多与输液对抗,殊不知却病同时亦害人体正气,多遗后患,然时事使然,虽有良策亦不

  • 现代视角下的四物汤 张宝华

    下面将对四物汤的组成、功效、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

  • 柴胡桂枝汤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一、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芍药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现代剂量桂枝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芍药大枣[擘](6枚)生姜柴胡二、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一剂见效的柴胡桂枝汤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